梁高飛 魯藝 曾錦 王艷飛 衡圓圓 賀俊


摘要硯山縣是云南省重要的養殖大縣,畜禽養殖業發達,但畜禽糞污問題也日益嚴重。沼氣工程是處理畜禽糞污污染的重要手段。為了解硯山縣養殖場沼氣工程運行情況,對硯山縣養殖場21處聯戶沼氣工程進行調研。發現硯山縣養殖場聯戶沼氣工程存在不能滿負荷運行、業主管理維護技能弱、沼肥經濟效益差等問題,提出沼氣建后服務體系、開展沼氣綜合利用和管理維護方面的培訓、推動沼肥市場化的建議,提升沼氣工程盈利能力,為硯山縣養殖場沼氣工程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養殖場;沼氣工程;建議;硯山縣
中圖分類號S216.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9)03-0206-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03.064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尤其是農村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以家庭為單位的小型分散式養殖逐漸萎縮,大中型養殖場和規?;酿B殖小區發展迅速[1]。隨著養殖業朝集約化、規?;陌l展,養殖場畜禽糞便的排放量急劇增多[2]。2017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文《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指出大量養殖廢棄物沒有得到有效處理和利用,成為農村環境治理的一大難題。因此,加強畜禽養殖廢棄物污染治理,是當前畜禽養殖業發展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沼氣工程是解決畜禽養殖廢棄物污染問題的重要方法。養殖場沼氣工程的建設能夠有效解決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的難題,而且沼氣池能夠提供清潔能源和優質有機肥,改善人居環境[3]。沼氣工程良好的運行對推動地區沼氣行業發展十分有益,沼氣工程的運行情況也影響當地養殖業繼續建設沼氣工程的信心,良好的運行情況對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也有著積極的意義。關于養殖場沼氣工程運行情況的研究多集中于沼氣工程經濟效益、運行情況等方面。朱軍平等[4]研究吉安縣沼氣工程認為聯戶沼氣工程管理方式存在一定難度,沼氣工程技術不規范等;涂國平等[5]認為養殖場沼氣工程的經濟效益有待提升,提出促進沼渣有機肥行業的發展和種植經濟價值高作物的建議,提升沼氣工程經濟效益。曾憲波等[6]研究黔東南地區養殖場沼氣工程發現,同樣存在工程管理力度小、工程經濟效益差等問題。為了對這些問題進行核實和評估,以硯山縣為對象開展了本次調查,2018年4月調查組在云南省硯山縣開展調研工作。通過了解現有養殖場沼氣工程產品利用方式和沼氣工程運行狀況等方面,分析硯山縣養殖場沼氣發展存在的問題,為硯山縣養殖場聯戶沼氣工程提出建議。
1調研基本情況
云南省硯山縣位于云南省東南部,縣域總面積3 888 km2,總人口49.5萬人,山地面積占56%,丘陵面積占29%,盆地面積占15%。2016年硯山縣畜牧業產值11.9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29.15%。2016年規模化養殖場90個,配備糞污處理設施的養殖場有74個,其中配套建設沼氣工程22處,其中21處為60 m3聯戶沼氣池,是由同一施工單位施工的。該類型聯戶沼氣工程是該地分布最廣、使用數量最大的沼氣工程,在硯山縣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故該次調研選擇此21處沼氣工程作為對象。調研分別對21處聯戶沼氣工程進行現場走訪以及對沼氣工程業主、附近農戶、沼氣工作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發放問卷61份,有效問卷61份,其中沼氣工程業主21份,政府及公司工作人員5份,附近農戶35份。
2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2.1沼氣工程未能滿負荷運作
硯山縣21處養殖場沼氣工程中有16處沼氣工程運行情況較差,實地調查發現,養殖場沼氣工程未能滿負荷運行的原因如表1所示,具體有以下3種原因:一是養殖規模減小。因為畜禽養殖業的發展與市場密切相關,養殖場生產經營穩定,是推動沼氣工程正常運行的重要因素。一些中小型養殖場由于抵抗市場風險能力弱,養殖規模變化較大,出現投料減少甚至停止投料的情況。二是部分沼氣業主人為控制入池原料量。由于硯山縣21處工程中,產生的沼氣全部用于養殖場內部使用,沒有通過管道或者其他方式輸送到其他地方使用,部分養殖場沼氣使用不完,調研結果顯示6處沼氣工程會通過人為控制投料減少沼氣產量。以硯山縣民強養殖場沼氣工程為例,該養殖場沼氣主要用于園區內部炊事、燒水、烤酒等,其中烤酒用氣量最大,占該沼氣工程每周用氣量的40%。但是烤酒設備發生故障停用后,沼氣用量大減,養殖場內其他用途用氣量有限。為控制沼氣工程產氣量,沼氣工程業主采用減少投料的方式,控制沼氣產量,導致實際沼氣產量低于預期。三是沼氣工程管理維護不當。管理維護不當會出現病舊現象,影響工程運行。調研中有6處沼氣工程因管理維護問題曾導致過沼氣工程停用或者使用效率低的情況。無論哪種原因導致的沼氣工程不能滿負荷運行,都會嚴重制約沼氣工程經濟價值的產出[7],對運行效率的影響較大,不能夠發揮好沼氣工程的效益,也會影響養殖戶建設沼氣工程的積極性。
2.2業主對沼氣工程管理維護技能較弱
管護技術是決定沼氣能否正常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調查發現,21處養殖場沼氣工程均沒有專職的沼氣工程管理人員,由養殖場工作人員自行管護。沼氣工程施工完成后,農環站對養殖場人員進行培訓,養殖場業主對沼氣工程管理的知識來自于沼氣建設方和農環站。養殖場業主的管護技能弱也是沼氣工程管護不當導致未能滿負荷運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通過業主自行可解決的小問題,則養殖場使用沼氣的積極性也會提升。反之,業主的管理維護技能弱會導致操作不當、使用不規范,造成沼氣池出現問題甚至安全隱患等,養殖場則對沼氣工程產生排斥,所以聯戶沼氣工程更需要養殖場業主掌握更多的管理維護知識,提升他們的技能,才可以更好地利用好沼氣工程。
2.3沼肥經濟效益差
沼肥經濟效益差有內部和外部2種原因:首先是沼氣工程業主對沼肥經濟效益的認識不足理念缺乏,養殖場沼肥出售的情況少。調查發現,21處沼氣工程中,其中8處有過沼肥出售的經歷,沼肥出售價格為15~20元/t,其余的養殖場沼肥都是以贈送附近農戶的形式消納。沼氣池業主樂意將沼肥免費贈送給農戶施用,業主忽略了沼渣的經濟效益。其次是當地沼肥市場不健全,農戶對沼肥的肥效認同感不高(表2)。普通農戶多應用化肥,對沼肥的肥效以及利用方面認識存在偏差,對沼肥的施用方法不了解,存在不合理施用的情況,使得沼肥在市場上受歡迎度不高。針對養殖場附近農戶調查發現,農戶對沼肥肥效認識不高。當地畜禽糞便市場中,干豬糞售價為150元/t,且市場接受程度高于沼肥。
3建議
3.1建立專業的建后服務體系
聯戶沼氣池同戶用沼氣池存在同樣的問題,簡單概括為“重建輕管”[8]。建后服務體系的建立,應該由政府部門、沼氣技術人員、養殖場、農戶等多方參與,加以一定的工作標準、管理制度、服務體系作為保障。沼氣服務的工作包括工程維修、配件更換、進出料服務、安全使用等方面。沼氣池建后服務體系的建立就是要形成一種長效機制,通過規范標準來協調各方面的利益,將沼氣技術人員和沼氣用戶進行整合,最終形成統一管理、統一標準、規范服務的可持續的服務模式。
3.2開展沼氣綜合利用、沼氣池管理維護等方面的培訓
沼氣工程是生態農業的紐帶,通過沼氣工程建設,能夠拉近養殖業和種植業的距離[9]。如根據民強養殖合作社的情況,應開展沼氣的多元化利用方式,尤其在農村能源利用方面,可將沼氣用于養殖圈舍的照明取暖、農產品干燥烘烤等方面,拓寬沼氣利用途徑。同時,培訓養殖戶利用沼液沼渣浸種、葉面施肥、養殖飼料等方面的技能。開展沼肥功效宣傳示范工作,建立由沼氣協會、種養殖合作社、養殖戶、種植戶組成的沼肥利用農民協會等組織,通過宣傳示范工作改變農戶對沼肥的認識,開展不同形式的沼肥利用培訓工作,結合當地種植作物的特點開展針對性的沼肥利用講座,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科學合理使用沼肥,激發農戶對沼肥使用的積極性。培訓更重要的是要改變業主以及農戶的意識,加強他們對沼肥經濟效益的認可度,認識沼肥良好的肥效和利用方法,培養業主生態農業的理念。向農戶介紹農藥化肥利用的危害,生態農業的益處,如何運用沼肥發展循環農業等內容。沼氣管護培訓上,要針對沼氣池日常維護管理、安全使用等方面的技能,定期開展沼氣管理維護講座,讓沼氣用戶意識到不能良好管護會帶來經濟效益低下、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認識管護的重要性,通過對養殖場沼氣管護人員的培訓,使其掌握沼氣工程管理維護相關技術,提高工程的運行效益,使沼氣用戶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提升使用沼氣的積極性。
3.3推動沼肥市場化,提升其經濟價值
建立區域性的沼肥流通市場,建立運輸、倉儲、加工、銷售的鏈條式沼肥利用模式[10]。通過沼肥市場,將政府部門和養殖企業、種植基地、沼肥收運方等社會資源連接起來,綜合利用沼肥。在沼肥運輸方面,可以引導社會資金進入沼肥運輸市場,方便養殖場沼肥運輸,解決沼肥運輸困難的問題,幫助建立沼肥市場。打通沼肥利用的壁壘,通過優化沼肥運輸路線,就近方便種植戶使用沼肥。鼓勵社會資金進入沼肥市場,以市場化的運行形式,推動沼肥進入農資市場。推動沼肥市場化,能夠有效地提升養殖場業主對沼肥經濟效益的認可度,增加他們的收入來源,實現沼氣工程的又一營收方式,更進一步增強當地養殖戶建設沼氣池的信心,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
4結束語
推動養殖場沼氣工程發展,有利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養殖場收益情況,促進養殖業長久健康發展,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調研發現硯山縣養殖場沼氣工程的運行情況不容樂觀,有必要提升養殖場對沼氣工程的信心,所以需要從發現的問題入手,通過建立完整的管護體系、開展沼氣綜合利用、推動沼肥市場化等手段,推動養殖場沼氣工程健康有效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鵬.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的績效評價及產業發展機制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4.
[2] 宣夢,許振成,吳根義,等.我國規?;笄蒺B殖糞污資源化利用分析[J].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2018,35(2):126-132.
[3] 孫路,田國成,吳發啟.關中農戶型“豬-沼-糧”循環農業的能流及效益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5,31(8):139-144.
[4] 朱軍平,黃振俠,鄒昌諄,等.吉安縣農村小型沼氣工程集中(聯戶)供氣模式[J].中國沼氣,2008,26(1):34-36.
[5] 涂國平,張浩.我國大型養殖場沼氣工程經濟效益分析:以江西泰華牧業科技有限公司為例[J].中國沼氣,2017,35(4):73-78.
[6] 曾憲波,劉光美,胡建平.黔東南州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建設現狀與發展對策[J].中國沼氣,2014,32(2):42-44.
[7] 鄭凱,劉衛國.北京大中型沼氣工程運行效率研究[J].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13,21(1):63-66.
[8] 康潔.戶用沼氣物業化管理機制和模式研究[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14):106.
[9] 王丹俠.農村沼氣在生態農業發展中的作用[J].中國農業信息,2015(8):71,147.
[10] 李秀金,周斌,袁海榮,等.中國沼氣產業面臨的挑戰和發展趨勢[J].農業工程學報,2011,27(S2):35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