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教育的本質是審美教育,中小學音樂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音樂課程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培養審美能力是音樂教育的核心目標。音樂教學的核心任務是情感體驗。音樂課程是激發情感的藝術課程,教學注重師生間的情感溝通,強化情感體驗是實施音樂審美教育的根本途徑。本文研究了出總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學的價值,探索了音樂課堂情感教學的具體策略方法。為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情感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音樂課程的核心是審美教育,情感體驗是音樂審美活動的核心任務。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身心愉悅,產生音樂審美體驗。新課改實施多年,許多音樂教師雖已轉變教學理念,但在教學實踐中仍存在較多的問題。初中學生普遍存在不喜歡音樂課的現象,部分教師受傳統音樂教學觀念影響,教學形式單一,導致學生缺乏音樂學習興趣,一些教師雖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但課堂教學活動流于形式,并未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反倒降低了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體驗。學校對美育教育重視不足,教學課時得不到保證。亟待加強對情感教學的重視,促進對學生審美教育的實施。
一、初中音樂審美教育與情感教學研究
(一)音樂課程的審美教育目標
音樂審美指對音樂藝術美感的體驗感悟,及對不同音樂文化語境的認知。音樂藝術作品是美的化身,音樂語言符合人體律動規律,引起情感共鳴是音樂審美的功能。音樂藝術能促進審美價值意識的形式。
審美教育是我國教育體制中的有機組成部分,音樂教育是審美教育的表現形式,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音樂是一門實踐性強的藝術,音樂課程的核心目標是實施音樂審美教育,中小學音樂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1]。在掌握一定基礎音樂知識技能上提高審美能力。
音樂審美活動通過課堂教學完成。音樂課堂教學活動可視為音樂審美活動。義務階段的音樂教育通過音樂課程實施,音樂課程的目標體系建立在音樂審美心理學基礎上。促進學生音樂審美素養發展。
音樂審美心理發展體現在音樂審美態度,能力與趣味三方面。音樂審美能力體現音樂審美創造性的認知能力。是音樂審美活動的基礎,包括音樂感知,音樂想象,音樂記憶與音樂情感反應等。
(二)審美教育在音樂課程教學中的作用
中小學音樂教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課程標準》中的目標設定與內容設置以音樂審美心理學為依據。目標規定,通過音樂實踐,從中培養音樂興趣。提高審美能力。目標的設定在音樂審美態度方面強調培養音樂興趣,音樂審美趣味方面要求陶冶高尚情操。音樂審美能力方面指出提高審美能力。
《課程標準》階段目標包括審美情感發展目標,與審美能力發展目標,目標以音樂審美心理學中有關心理發展內容相關理論為依據[2]。教師在教學中應將審美教育為中心。采用課程表中的分階段目標作為音樂教學實踐的依據。
實現初中音樂審美教育發展目標,必須結合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制定實施審美教育策略。初中學生處于青春期,其神經系統生長發育迅速,在各項活動中易于分心。支配行為能力不強。初中男生發生器官變化引起聲音改變較大。
初中學生的心理發展由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易接受外界刺激。情緒情感日益豐富。意志品質不斷發展,個性化逐漸形成。
審美活動中的心理要素包括審美感知,音樂審美想象,審美情感與理解四個要素。四者相互融合。初中課程內容包括感知,表現,鑒賞與創造四個主題。初中音樂課程內容設置從音樂審美心理要素出發,與審美心理要素構成完善的體系。
(三)情感教學在音樂審美教育中的應用
情感是音樂審美活動中的重要心理因素。初中音樂教學中發揮情感因素在音樂審美教育中的價值有利于學生更好的體驗音樂藝術。情感體驗是音樂審美活動的核心任務。情感教學是音樂審美教育實施中的關鍵因素。
情感與情緒同屬于感情范疇,情感是音樂表現的內容,每種音樂都表現一定的情感,音樂通過音響媒介,使人產生相應的情緒反應。情感由情緒感受上升為高尚情操。審美心理由審美感知,想象,情感與理解等多種心理要素構成。情感在音樂審美心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音樂審美體驗過程可分為審美初級階段,核心階段與升華階段。審美情感在審美活動全過程。審美初級階段通過審美感知激發興趣產生審美情感,審美核心階段是連接其他審美心理要素的紐帶。通過審美情感積累得到情操陶冶[3]。
二、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審美教育中的應用
(一)剖析音樂審美要素
情感教學策略是音樂情感教學體系中最具實踐性的。作品剖析指通過剖析音樂作品,在課堂教學中以適當的教學方法展示出來。是學生發掘音樂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強化學生的審美體驗。作品剖析主要手段是對音樂的情感因素發掘。要考慮如何挖掘情感因素用適當的方式表現。
音樂的表現要素指音樂的各種構成元素,結合構成音樂常用形式要素。音樂語言是作曲家與欣賞者間信息溝通的載體。現行的課程標準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只有讓學生對音樂基本要素及表現形式有一定了解,才能使其更好的體驗音樂美。要通過音樂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必須進行系統的學習,對音樂審美的培養應從音樂基本要素分析入手。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必須對各音樂進行適當剖析,使學生掌握基礎的音樂知識,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音樂欣賞是音樂審美活動的基礎,要注意采用音樂實踐活動剖析音樂要素。教師應設計恰當的教學環節,落實審美教學任務。如冼星海作曲的《黃河大合唱》中的《黃河船夫曲》,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屈的斗爭精神。在整體聽賞前,要求學生從速度,力度,情緒等方面進行分析。通過分段剖析的方式對每段音樂從速度,力度與情緒方面進行剖析。將分析要素用PPT投放到大屏中,在學生對音樂情感及情感表現力度等要素有一定的理解后,再通過欣賞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4]。
音樂教材根據《課程標準》編制,選擇有利于達成課程目標的教學內容。教學中必須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其審美能力,適當調整教學內容,使之符合學生的審美特點。才能有效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審美需求。教材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滿足了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基本需求。但教師應注意收集相關的教學材料,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是七年級下學期中的欣賞課內容。教師可在教學中加入樓臺相會等情節,采用視聽教學的方法,播放教學視頻,使學生感受到教學資源的豐富。
(二)拓展音樂文化內涵
音樂是人類文化中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拓展音樂文化內涵,使學生在系列審美活動中吸取音樂文化養分,提高音樂素養。了解音樂作品文化背景,是深化音樂審美理解的有效途徑。有利于加深學生對音樂的體驗,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理解能力。
了解音樂作品創作背景及音樂家生平是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有些音樂作品取材于民間故事,教學中應充分挖掘相關文化信息。如柴可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年序曲》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教學方式向學生展示作品背景,使其了解作品表現的和平戰爭勝利等內容,促進學生對作品的理解。
器樂教學是音樂表現學習領域的內容,器樂教學是通往更好體驗音樂的橋梁,器材教學是學生學習表現音樂的重要手段。可豐富音樂審美活動形式,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分層器樂教學有利于學生器樂演奏水平的提升,使其分享合作,從音樂中感悟成長。通過分層器樂教學,讓學生演奏擅長的樂器參與到課堂器樂演奏中,使音樂表現力更加豐富,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三)傾聽體驗音樂魅力
傾聽是音樂審美的最基本方式。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辨別音樂的表現形式,幫助學生將音樂想象與自然和人的情感相聯系。豐富學生的內心情感體驗。
音樂表達的情感隨樂曲的演奏呈現,某些樂曲欣賞必須分段細聽,有的音樂作品必須完整傾聽音樂,才能把握其內在情感。使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得到加深,整段音樂欣賞后會對音樂的印象有模糊的感覺,必須通過反復傾聽,才能讓學生在分析音樂要素中全面把握音樂內在情感,深刻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
學生充分傾聽后,教師可設計多種教學活動,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如《歐洲音樂大師的童趣之筆》教學中,可通過不同方式讓學生欣賞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四小天鵝舞曲》,通過播放《四小天鵝舞曲》讓學生分析音樂的特點。完成聽賞后,播放舞劇視頻,讓學生體驗音樂與芭蕾舞結合的獨特藝術魅力。然后教師讓學生隨著樂曲自編動作,用律動的方式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5]。
(四)創設音樂審美情境
情感教學心理學認為,課堂認知信息傳遞的順利與否會直接影響師生情緒與情感交流。在教學中,運用情境創設策略能為音樂審美活動創設良好的氛圍。使師生的情感交流更加順暢。提高教學效果。教學情境是影響學生音樂審美情感的重要因素。創設情境即為讓學生參與學習營造適當的教學情境。音樂教學的要通過多種方法創造高漲的情緒。
(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情境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創設情境包括情感與環境,二者結合使學生在愉悅的音樂教學氣氛中,強化審美體驗。有效獲得音樂文化知識,音樂教學中,會涉及到一些古代樂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陌生的樂器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對體積較大的樂器可利用樂曲模型進行形象化的教學。音樂時刻陪伴在人們的身邊,音樂是學生喜歡的娛樂項目。教師要將這些音樂學習活動巧妙引入課堂,創設親切的教學情境。如在《行進》教學中,教師利用升旗儀式視頻作為導入材料,學生看到視頻被畫面吸引,在學生進入高漲的學習熱情時引入音樂教學主題。
三、結語
情感教學是有效實施音樂審美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論述了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用情感教學增強學生的審美體驗,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為有效實施初中音樂審美教育提供了具有一定價值的探索。在音樂審美教育中運用情感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審美能力情感的發展,提高其綜合素質,為學生鐘愛音樂,讓音樂更好的融入美化學生的生活打下了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艷艷.情感與音樂關系試論[J].名作欣賞,2018(11): 161-162.
[2]施麗兵.論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黃河之聲,2016(20):53.
[3]唐穎青.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中應用分析[J].音樂時空,2015(19):176,133.
[4]呂光明.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中應用的研究[J].北方音樂,2015,35(9):104.
[5]黃奇美.運用情感教學實施初中音樂審美教育的探索[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葛玲潔(1980—),女,杭州市蕭山區,本科,中學一級,蕭山區朝暉初級中學,研究方向:初中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