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靜 翟福英
【摘 要】 目的:分析白細胞檢驗采用尿液干化學法聯合尿沉渣鏡檢法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所接收的白細胞檢驗患者140例,根據患者入院時間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各70例,參照組患者給予尿液干化學法,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之上聯合尿沉渣鏡檢法,對比兩組患者的檢驗結果。結果:對比兩組患者白細胞檢驗結果,研究組患者陽性率為72.86%,參照組患者陽性率為68.57%,組間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研究組患者漏診率為0.00%,參照組患者漏診率為11.43%,組間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研究組患者誤診率2.86%明顯低于參照組患者的17.14%,組間對比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結論:在進行白細胞檢驗的過程當中,應用尿液干化學法與尿沉渣鏡檢法,其臨床檢測結果的準確率較好,相比單一尿液干化學法檢測的效果較高,能夠有效避免漏診與誤診情況。
【關鍵詞】
臨床效果;白細胞檢驗;聯合檢驗;尿液干化學法;尿沉渣鏡檢法
臨床中觀察患者泌尿系統是否具有異常疾病,通過對患者白細胞進行檢驗,能夠有效對患者病情進行全面了解,如果患者白細胞檢驗結果為陽性,則表示患者可能患有尿道炎癥以及膀胱炎癥等[1]。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數據
選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所接收的白細胞檢驗患者140例,該140例患者全部知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均簽署相關知情文件,本次研究經過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通過。本次研究排除標準:1)患有合并疾病的患者;2)無法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3)精神系統異常的患者。納入標準:1)認知功能健全的患者;2)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3)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根據患者入院時間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各70例,其中參照組女性患者31例,男性患者39例,最小年齡23歲,最大年齡46歲,平均年齡(32.2±1.3)歲;研究組女性患者30例,男性患者40例,最小年齡22歲,最大年齡45歲,平均年齡(32.1±1.4)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基本臨床數據,經分析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給予尿液干化學法,選取患者新鮮尿液10mL,在混合后將試紙條浸泡在尿液當中,立即取出后將殘留的尿液清除,隨后將試紙條放置在檢測儀器中進行檢測,檢驗結果為+以上表明患者白細胞檢驗是陽性。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之上聯合尿沉渣鏡檢法,尿液干化學法與參照組相同,檢查后對患者進行尿沉渣鏡檢,選取患者新鮮的尿液10mL,混合后將其放置在尿沉渣離心管當中進行離心處理,離心轉數可調整為1500r/min,時間控制在5min左右,隨后將上層的清夜清除,將底部的尿沉渣留下,隨后將1滴尿沉渣放置在定量的計數板后,采用低倍鏡對其進行全面觀察,隨后采用高倍鏡對白細胞數量進行觀察,超過20μL為陽性[2]。
1.3 效果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檢驗結果,對兩組患者檢驗的誤診情況、漏診情況以及白細胞陽性率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分析
將兩組患者白細胞檢驗結果的臨床各項數據均輸入到SPSS 22.0軟件中,兩組患者白細胞檢驗結果的誤診情況、漏診情況以及白細胞陽性率均以率(%)的形式表示,行χ2檢驗,P<0.05,組間對比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白細胞檢驗結果,研究組患者陽性率為72.86%,參照組患者陽性率為68.57%,組間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研究組患者漏診率為0.00%,參照組患者漏診率為11.43%,組間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研究組患者誤診率2.86%明顯低于參照組患者17.14%,組間對比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見表1。
3 討論
尿液分析是臨床中泌尿系統疾病的常見檢驗項目,該種檢驗方式對患者疾病的篩查、相關治療以及預后效果評估具有重要作用。患者如果泌尿系統出現炎癥,體內白細胞數量會不斷增加,因此對患者白細胞進行檢驗對判斷患者是否患有疾病具有重要作用[3]。臨床最常用的白細胞檢驗方式為尿液干化學法,該方式操作相對簡單,檢測獲得結果的速度較快,因為檢驗方便、結果迅速對節省醫院人力以及物力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臨床廣泛應用[4]。但該檢測方式存在的缺陷較多,檢測儀器極易受到藥物、化學、物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干擾,從而導致患者的檢驗結果出現假陰性、假陽性情況,導致誤診或者漏診等事件的發生。而尿沉渣鏡檢法是臨床檢驗白細胞的另一種措施,該檢查措施雖然操作復雜,但對患者尿液中所含的白細胞能夠全面進行成分分析與識別,是臨床檢測的一種金標準[5]。該檢測方式主要是通過顯微鏡對患者尿液的沉著物質進行全面觀察,其原理在于,尿液作為人類主要的代謝物質,對其腎臟變化具有直接反應效果,但該檢測方式也有相應的缺點,如果患者白細胞出現崩解,該檢測方式則會失去檢驗效果。鄭光祿研究表明[6],聯合檢驗組的患者誤診率1.72%與漏診率0.00%明顯低于單一尿液干化學法檢驗組的誤診率15.23%以及漏診率11.36%,而本次研究應用兩種聯合檢驗的研究組患者,其研究組陽性率為72.86%,參照組陽性率為68.57%,研究組漏診率為0,參照組漏診率為11.43%,研究組誤診率為2.86%明顯低于參照組的17.14%。由此可見,聯合檢驗結果優單一檢驗結果。
綜上所述,兩種檢測方式各自均有不同的優點與缺點,只有在臨床檢驗過程中聯合運用,才能全面提升臨床檢驗的準確率。
參考文獻
[1] 李宏.聯合應用尿液干化學法與尿沉渣鏡檢法進行白細胞檢驗的臨床價值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22(02):162-163.
[2] 韓德勇.聯合應用尿液干化學法與尿沉渣鏡檢法進行白細胞檢驗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3):182.
[3] 劉曉,王濤,謝娜.聯合應用尿液干化學法與尿沉渣鏡檢法進行白細胞檢驗的臨床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74):106.
[4] 邱峰,陸秀芬,劉燕.聯合應用尿液干化學法與尿沉渣鏡檢法進行白細胞檢驗的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8,(05):149-151.
[5] 路娜.聯合應用尿液干化學法與尿沉渣鏡檢法進行白細胞檢驗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4):157-158.
[6] 鄭光祿.聯合應用尿液干化學法與尿沉渣鏡檢法進行白細胞檢驗的臨床價值分析[J].蛇志,2017,(04):41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