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玲
【摘 要】 目的:分析腹腔鏡手術和開腹手術用于良性卵巢腫瘤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定本院收治的良性卵巢腫瘤患者112例,研究時段為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隨機數字表法的分組原則下,分研究組(56例,腹腔鏡手術)、對照組(56例,開腹手術),比較手術情況、VAS評分、并發癥。結果:研究組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顯著較對照組短,術中出血量、VAS評分以及并發癥發生率顯著較對照組低,P<0.05(具統計學差異)。結論:腹腔鏡手術可有效減少良性卵巢腫瘤患者術中出血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效果顯著,值得借鑒。
【關鍵詞】
腹腔鏡手術;開腹手術;良性卵巢腫瘤;治療效果
良性卵巢腫瘤是一種臨床常見病,腹痛、下肢水腫、尿潴留、排尿困難、尿頻是患者典型的臨床特征,對患者生理、心理均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當前臨床治療該病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手術方法主要有傳統開腹手術以及腹腔鏡手術兩種,對于兩種手術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在當前臨床中仍舊存在一定的爭議[1]。鑒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作者選定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良性卵巢腫瘤患者112例進行研究,只在于為良性卵巢囊腫患者提供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做出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線資料
在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下開展本研究,選定本院收治的良性卵巢腫瘤患者112例,研究時段從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隨機數字表法的分組原則下,分研究組(n=56)、對照組(n=56)。研究組年齡23~48歲,平均年齡為(35.52±6.28)歲;病程4~12個月,平均病程為(8.12±3.06)個月;體質指數18~26kg/m2,平均體質指數為(22.36±1.06)kg/m2。對照組年齡25~47歲,平均年齡為(35.86±6.21)歲;病程在5~12個月,平均病程為(8.18±3.05)個月;體質指數19~26kg/m2,平均體質指數為(22.31±1.05)kg/m2。基線資料兩組相比,P>0.05(不具統計學差異),可比較。
診斷標準:均滿足第8版《婦產科學》[2]中對良性卵巢腫瘤的診斷標準。
納入標準:1)均滿足上述診斷標準者;2)自愿參加本次研究者;3)病情穩定者;4)患者、家屬于研究前均知情,并對“知情同意書”閱讀簽字者。
排除標準:1)哺乳期、妊娠期女性。2)存在精神疾病、聽語障礙者;3)研究前接受過相關治療者;4)存在凝血功能障礙、血液疾病者;5)臨床資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腰硬聯合麻醉患者,在腹部正中做一切口,長約6~10cm,將皮膚切開后,游離皮下組織,直至腹膜,卵巢提到患者腹腔之外,將卵巢皮質層切開,對腫瘤組織進行剝離,實施卵巢成形術,用0.9%的氯化鈉溶液反復沖洗腹腔,縫合切口,術后予以抗感染等對癥治療。
1.2.2 研究組 協助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將腹腔鏡置入,改為頭低臀高仰臥位,將臍上緣約10mm皮膚切開,建立二氧化碳氣腹,腹壓控制在14mmHg,詳細探查腹腔,將5mm的套管置入雙側腹,將舉宮器經陰道置入,詳細檢查患者盆腔、腹腔,判斷盆腔有無粘連,卵巢囊腫暴露之后,沿著卵巢囊腫的縱軸將囊腫包膜1cm地方電切,標本完整取出之后,用0.9%的氯化鈉溶液反復沖洗腹腔,判斷無出血后,方可將器械取出,排空二氧化碳,縫合切口,術后予以抗感染等對癥治療。
1.3 觀察指標
1.3.1 手術情況 包括所有研究對象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
1.3.2 VAS評分 以VAS(視覺模擬自評量表)評估所有研究對象術后1d、3d、7d疼痛程度,總分為10分,分值越低,疼痛越輕[3]。
1.3.3 并發癥 統計所有研究對象感染、脂肪液化、皮下氣腫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24.0軟件展開數據處理,計量資料(手術情況、VAS評分)用(±s)表示,展開t檢驗;計數資料(并發癥)以[n/(%)]表示,展開χ2檢驗,P<0.05,具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手術情況對比
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研究組顯著較對照組短,術中出血量:研究組顯著較對照組低,P<0.05(具統計學差異)。見表1。
2.2 兩組VAS評分對比
VAS評分:研究組術后1d、3d、7d顯著較對照組低,P<0.05(具統計學差異)。見表2。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并發癥發生率:研究組顯著較對照組低,兩組分別是3.57%、17.86%,P<0.05(具統計學差異)。見表3。
3 討論
近年來,在人們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的不斷變化下,良性卵巢腫瘤的發生率有了明顯增加跡象,明顯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現已引起臨床的高度重視[4]。良性卵巢腫瘤起病隱匿,各個年齡段均可發病,臨床癥狀缺乏特異性,極易被患者忽視[5]。傳統的開腹手術創傷性較大,術中出血量較多,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法滿足臨床需求。腹腔鏡手術具有切口小、疼痛輕、創傷小、并發癥發生率低等優點,在腹腔鏡輔助下,明顯擴大了手術醫師手術視野,有助于手術醫師更加精準的切除病變范圍,避免對周圍臟器、組織造成不必要的損傷,提高了手術操作的精確性、安全性[6-7]。術中如果發現微小病灶,可通過電凝、內凝、灼燒等方法,及時對病灶進行處理,避免再次復發,腹腔鏡技術現已被臨床用于盆腔粘連、宮腔粘連、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疾病的治療中。腹腔鏡技術明顯縮短了患者手術時間,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住院費用,減輕了患者、家屬的心理負擔,具有較高臨床價值。本文研究顯示:研究組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顯著較對照組短,術中出血量、VAS評分以及并發癥發生率顯著較對照組低,P<0.05。在冷紅[8]研究中,并發癥發生率研究組、對照組分別是5.00%、17.50%,研究組顯著較低,P<0.05,與本文研究結果一致,證實了腹腔鏡手術在良性卵巢腫瘤治療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值得作為良性卵巢腫瘤患者首選的治療方法,在臨床中借鑒、參考價值更高。
但是本文仍舊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樣本研究容量較小,研究時限過短等,對結果一般性有所影響,仍舊需要臨床進一步擴大樣本研究容量,延長研究時段,開展大量多中心、前瞻性、大規模的隨機試驗加以驗證。
綜上所述,良性卵巢腫瘤患者采納腹腔鏡手術治療,可有效減少出血量與術后并發癥,縮短治療時間,減輕了術后疼痛感,患者接受度更高,安全有效。
參考文獻
[1] 阮海波,王小佩,王敏園.探討腹腔鏡手術和開腹手術在良性卵巢腫瘤中的治療效果及對免疫功能的影響[J].浙江創傷外科,2016,21(02):323-325.
[2] 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第8版[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3] 李建團.腹腔鏡手術治療良性卵巢腫瘤的療效觀察[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4,21(03):343-344.
[4] 曹蕓.腹腔鏡下手術治療良性卵巢腫瘤的臨床效果觀察[J].吉林醫學,2014,35(08):1673-1674.
[5] 肖淑,鄭新秋,歐海蔚,等.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老年良性卵巢腫瘤對患者免疫功能及神經內分泌功能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22(01):62-65.
[6] 姜海燕,李小靜.探討應用腹腔鏡手術治療良性卵巢腫瘤的療效[J].吉林醫學,2014,35(05):998-999.
[7] 石照娣.探討應用腹腔鏡手術治療良性卵巢腫瘤的療效[J].中國實用醫藥,2016,22(05):63-64.
[8] 冷紅.腹腔鏡手術和開腹手術治療良性卵巢腫瘤的療效對比[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0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