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時清 盧義芳

【摘 要】 目的:研究中醫體質辨證調護對社區圍絕經期婦女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本社區收治的60例圍絕經期婦女,依據護理方法將這些婦女分為中醫體質辯證調護組(n=30)和常規基礎健康教育組(n=30)兩組,統計分析兩組婦女的生存質量。結果:和護理前相比,兩組婦女護理后的生理、情感、功能、社會/家庭狀況評分及總分均顯著較高(P<0.05);護理后和常規基礎健康教育組相比,中醫體質辯證調護組婦女的生理、情感、功能、社會/家庭狀況評分及總分均顯著較高(P<0.05),但護理前兩組婦女的生理、情感、功能、社會/家庭狀況評分及總分之間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結論:中醫體質辨證調護較常規基礎健康教育更能有效提升社區圍絕經期婦女生存質量。
【關鍵詞】
中醫體質辯證調護;社區圍絕經期婦女;生存質量
圍絕經期婦女具有較弱的卵巢功能、不斷波動的激素水平、紊亂的代謝功能及植物神經功能等,進而會促進一系列軀體、心理等不適狀態出現,具有越來越低的適應能力,即圍絕經期綜合征[1]。本研究比較了常規基礎健康教育與中醫體質辨證調護對社區圍絕經期婦女生存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新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60例圍絕經期婦女,納入標準:所有婦女均有月經失調或月經、烘熱汗出等臨床癥狀;排除標準:將雙側卵巢切除、心腦血管疾病等婦女排除在外。依據護理方法將這些婦女分為中醫體質辯證調護組(n=30)和常規基礎健康教育組(n=30)兩組。中醫體質辯證調護組婦女年齡40~60歲,平均(49.2±7.3)歲。在絕經情況方面,21例未絕經,9例已絕經;在疾病或手術史方面,17例有,13例無。常規基礎健康教育組婦女年齡41~60歲,平均(50.4±7.6)歲。在絕經情況方面,22例未絕經,8例已絕經;在疾病或手術史方面,16例有,14例無。兩組婦女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基礎健康教育組婦女接受常規基礎健康教育,將圍絕經期保健知識講解給婦女,定期將健康教育課堂設立起來進行健康講座并調查婦女的生存質量,每3個月1次;中醫體質辯證調護組婦女接受中醫體質辯證調護,依據王琦[1]的中醫辨體類型診斷婦女的體質,然后將辯體保健處方制定給各個體質婦女,對所有婦女進行指導,督促其在堅持科學合理飲食,并適當鍛煉,在此過程中嚴格依據保健處方,具體為:
*盧義芳通訊作者
1)將多種膳食方案制定出來,讓婦女依據自身飲食習慣選擇,督促婦女對體質辨識保健處方中的膳食進行食用,每周3次及以上;2)將個體化的多種鍛煉方式制定出來,讓婦女依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督促婦女鍛煉過程中嚴格依據體質辨識保健處方的鍛煉方式,每周3次及以上,每次15min及以上;3)將多個音樂條目制定出來,讓婦女依據自身喜好選擇,督促婦女聽體質辨識保健處方的保健音樂,每周3次及以上,每次15min及以上。
1.3 觀察指標
護理前后分別采用生存質量評價量表評估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包括生理、情感、功能、社會/家庭狀況4個部分27個條目,總分0~108分,隨著評分的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逐漸提升[2]。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兩組婦女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婦女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2.2 兩組婦女護理前后的生存質量變化情況比較
和護理前相比,兩組婦女護理后的生理、情感、功能、社會/家庭狀況評分及總分均顯著較高(P<0.05);護理后和常規基礎健康教育組相比,中醫體質辯證調護組婦女的生理、情感、功能、社會/家庭狀況評分及總分均顯著較高(P<0.05),但護理前兩組婦女的生理、情感、功能、社會/家庭狀況評分及總分之間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具體見表2。
3 討論
現階段,相關醫學學者認為[3-5],中醫調養措施能夠對圍絕經期婦女的臨床癥狀進行改善,其中飲食調理能夠強身健體,對患者體質進行積極調整,將防病治病作用發揮出來,同時還能夠對圍絕經期婦女的軀體癥狀進行積極緩解,對圍絕經期婦女的抑郁情緒進行改善,促進圍絕經期婦女生活質量的提升;運動鍛煉能夠將患者的情志改變,對氣機進行疏通,對氣血進行和暢,將各種不良情緒發泄出來,使患者保持積極愉悅的心情和飽滿的精神;音樂治療屬于情志療法,能夠將音樂充分利用起來,對患者陰陽進行調節,使其保持平衡,為患者身體康復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相關醫學研究表明[6],將中醫體質辨證調護應用于圍絕經期婦女的護理中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改善患者心理及生存質量。本研究結果表明,和護理前相比,兩組婦女護理后的生理、情感、功能、社會/家庭狀況評分及總分均顯著較高(P<0.05);護理后和常規基礎健康教育組相比,中醫體質辯證調護組婦女的生理、情感、功能、社會/家庭狀況評分及總分均顯著較高(P<0.05),但護理前兩組婦女的生理、情感、功能、社會/家庭狀況評分及總分之間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和上述相關醫學研究結果一致。
總之,中醫體質辨證調護較常規基礎健康教育更能有效提升社區圍絕經期婦女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琦.中醫體質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61.
[2] 呂晶武.徐琴教授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的經驗[J].光明中醫,2017,32(03):325-327.
[3] 姚姝,高杉,李琳,等.圍絕經期婦女冠心病辨證與治療研究概述[J].中醫雜志,2015,56(22):1976-1980.
[4] 曹術紅,劉輝,吳淑芳,等.中醫藥治療婦女更年期綜合征50例臨床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16):24.
[5] 張媛園,周彩峰,付文君.婦科門診和住院患者更年期癥狀與抑郁的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1):62-64.
[6] 楊瑛.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圍絕經期手足麻木探析[J].亞太傳統醫藥,2014,10(1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