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靜 翟福英
【摘?要】 目的:將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測結合細胞學檢查運用在宮頸病變篩查中,分析和評定應用效果。方法:本文實施調查及統計的資料是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入并接受宮頸病變篩查的100例患者,對100例患者開展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測結合細胞學檢查、宮頸病理活檢,統計并分析100例患者的檢查結果。結果:細胞學檢查結果中,不存在宮頸上皮內病變76例,未明確診斷意義的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15例,低度鱗狀上皮細胞內病變7例,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1例,鱗狀細胞癌有1例;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查結果中,檢出陰性73例,檢出陽性27例;病理檢查結果中,HPV感染16例,CIN Ⅰ有1例,CIN Ⅱ有1例,CIN Ⅲ有1例,宮頸浸潤癌1例,子宮內膜癌1例,陰道上皮內瘤樣病變1例,宮頸結核1例;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查聯合細胞學檢查的診斷準確率是86.96%。結論:宮頸病變篩查中采取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測結合細胞學檢查應用效果良好。
【關鍵詞】 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細胞學檢查;宮頸病變;篩查
文章編號:WHR2018072209
本文主要分析和評定將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測結合細胞學檢查運用在宮頸病變篩查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基礎資料
本文實行分析的資料是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入并接受宮頸病變篩查的100例患者,年齡最小23歲,最大76歲,其年齡平均值是(36.42±4.87)歲。
1.2?方法
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測結合細胞學檢查均應用于100例宮頸病變篩查患者。細胞學檢查方法:對患者的鱗-柱交界和頸管部位的脫落細胞進行采集,并放到含保存液的瓶內,采取達誠液基細胞沉降式制片儀制片且予以染色,同時采集患者標本開展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查。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測方法是:采取PCR—反向點雜交法,將15種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主要包含16型、18型、31型、33型、35型、39型、45型、51型、52型、56型、58型、59型、68型、73型、82型)依據試劑盒相關操作方法予以檢查,并開展宮頸病理活檢。
1.3?相關指標
1)觀察并研究100例宮頸病變篩查患者的細胞學檢查結果,細胞學診斷包含無上皮內病變、鱗狀上皮異常(包含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鱗狀細胞癌)、腺上皮異常(包含非典型腺細胞、原位腺癌、腺癌)。2)觀察并研究100例宮頸病變篩查患者的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查結果,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負荷量大于等于5×103拷貝數/mL則判定為陽性。3)觀察并研究100例宮頸病變篩查患者的病理檢查結果及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查聯合細胞學檢查的準確性,病理診斷包含慢性炎癥、CIN Ⅰ、CIN Ⅱ、CIN Ⅲ、早期浸潤癌以及鱗癌。
2?結果
2.1?分析和統計100例宮頸病變篩查患者的細胞學檢查結果
100例宮頸病變篩查患者的細胞學檢查結果中,不存在宮頸上皮內病變的患者有76例,占76.00%(76/100),檢出未明確診斷意義的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的患者有15例,占15.00%(15/100),檢出低度鱗狀上皮細胞內病變的患者有7例,占7.00%(7/100),檢出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的患者有1例,占1.00%(1/100),檢出鱗狀細胞癌的患者有1例,占1.00%(1/100)。
2.2?分析和統計100例宮頸病變篩查患者的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查結果
100例宮頸病變篩查患者的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查結果中,檢出陰性的患者有73例,占73.00%(73/100),檢出陽性的患者有27例,占27.00%(27/100)。
2.3?分析和統計100例宮頸病變篩查患者的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查聯合細胞學檢查結果
100例宮頸病變篩查患者的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查聯合細胞學檢查結果中,檢出陽性患者20例,檢出陰性患者80例。
2.4?分析和統計100例宮頸病變篩查患者的病理檢查結果及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查聯合細胞學檢查的準確性100例宮頸病變篩查患者的病理檢查結果中,診斷存在HPV感染的患者有16例,占16.00%(16/100),診斷存在CIN Ⅰ的患者有1例,占1.00%(1/100),診斷存在CIN Ⅱ的患者有1例,占1.00%(1/100),診斷存在CIN Ⅲ的患者有1例,占1.00%(1/100),診斷存在宮頸浸潤癌的患者有1例,占1.00%(1/100),診斷存在子宮內膜癌的患者有1例,占據百分率是1.00%(1/100),診斷存在陰道上皮內瘤樣病變的患者有1例,占據百分率是1.00%(1/100),診斷存在宮頸結核的患者有1例,占據百分率是1.00%(1/100)。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查聯合細胞學檢查共檢出20例陽性患者,診斷準確率是86.96%(20/23)。
3?討論
早期檢出宮頸癌,且遏制于癌前病變,可以減少宮頸癌的發病去向[1-3]。細胞學檢查在宮頸病變篩查中使用廣泛,能夠準確檢出異常細胞及宮頸疾病等[4-6]。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和宮頸癌之間具有嚴密關系,所以,在宮頸癌早期篩查中采取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測也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相關數據結果證實,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查聯合細胞學檢查的診斷準確率為86.96%。
綜上所述,宮頸病變篩查中采用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測聯合細胞學檢查呈現良好效果,體現重要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 馮陽春,張園,劉誠明,等.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在高危型HPV感染人群宮頸病變分流診治中的應用[J].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35(06):989-992.
[2] 李芳,劉慧英,苗葉,等.高危型HPV檢測與TCT檢查聯合應用的臨床意義[J].診斷病理學雜志,2016,23(06):441-443.
[3] 方晏紅.新柏氏液基細胞學技術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測及陰道鏡檢查對宮頸病變的診斷意義分析[J].黑龍江醫學,2016,40(05):438-440.
[4] 趙群,陳志恒,朱小玲,等.湖南省24817例體檢婦女篩查宮頸病變結果分析[J].基礎醫學與臨床,2015,35(04):435-438.
[5] 閆振宇,安玉英,張澍,等.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檢測與宮頸病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01):161-163.
[6] 倪倩,周躍華,倪云翔,等.高危HPV檢測聯合液基細胞學檢查在妊娠期婦女宮頸疾病篩查中的價值[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18):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