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燕 李興民
【摘?要】 目的:探討對高血壓病伴更年期女性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治療的90例高血壓病伴更年期女性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對照組實施日常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結果:觀察組血壓水平控制效果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高血壓病伴更年期女性患者采取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其不良癥狀,對患者血壓水平降低有明顯作用。
【關鍵詞】 護理干預、高血壓伴更年期、療效
文章編號:WHR2018071063
高血壓屬常見疾病,高血壓出現的主要原因與患者的心理因素、飲食習慣、作息習慣等有著密切關系[1]。由于更年期女性的卵巢功能漸漸衰退,患者神經系統和性腺發生了紊亂現象,使更年期女性心理變化較為復雜,容易出現憂郁、多疑敏感、焦慮抑郁、易怒失眠、腸胃功能紊亂等癥狀,給更年期伴有高血壓女性患者的治療帶來不良影響。此次主要對更年期高血壓女性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更年期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經檢查確診患有高血壓疾病伴更年期癥狀。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平均年齡(47.21±2.35)歲,平均病程為(3.88±1.74)年。對照組平均年齡(46.82±2.08)歲,平均病程為(4.12±2.00)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對比,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日常護理,包含指導患者按時按量正確用藥,告知患者關于疾病的注意事項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護理干預,方法如下。
1)加強健康教育宣傳。護理人員給患者講解有關更年期的相關專業知識,給患者分析更年期是女性從成熟逐步衰退的一個過程,是自然規律。讓患者了解更年期存在的特點,依照患者不同文化程度,采取使用圖文并茂的宣傳冊等向患者宣傳教育。讓患者知曉更年期不良情緒對高血壓治療的嚴重影響。引導患者通過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來改善不良反應,以確保患者更加積極配合治療。
2)科學合理膳食結構。護理人員根據患者日常飲食習慣,分析科學合理的膳食結構[2]。讓患者明白合理飲食是控制血壓的重要方式之一。讓患者做到每天攝入鹽量不超過6g,腌臘食品、高鹽高脂食品、辛辣刺激性食等減少食用。可多選用低油、低鹽、低膽固醇的一些食物,食物含有高蛋白、富含微量元素的可多食用,飲食宜清淡營養豐富。告知患者每日控制飲食,盡量少食多餐。
3)良好的溝通護患關系及心理疏導。掌握患者心理狀態,根據不同的心理反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護理。對患者出現不良情緒的有關因素詳細分析,給出具體的應對措施。引導患者每天聽聽輕音樂,參加一些活動來舒緩情緒。護理人員鼓勵患者密切配合治療,給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4)運動干預。患者積極開展適量運動對控制血壓水平十分重要。護理人員引導和鼓勵患者開展有氧運動,諸如太極、慢跑、散步等等,增加自身抵抗能力,使血壓水平降低。
5)體質量管理。每周對自身體質量進行嚴格監管,并進行詳細記錄,嚴格控制體質量,讓患者學習掌握測量腰圍的方法,減少因肥胖而引起的血壓升高。男性腰圍應小于90cm,女性腰圍應小于85cm屬正常達標。叮囑患者家屬監督檢查患者,進行有效的家庭干預,讓患者引起重視。
6)用藥管理。給患者認真講解遵守醫囑按時按量用藥的重要性,把用藥有關的注意事項整理成冊并發放給患者學習。告知患者及家屬私自停藥、換藥、減量用藥所帶來的嚴重后果,叮囑家屬監督患者用藥情緒,在患者有嚴重的不良反應之時,應立即前往醫院就診。
1.3?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采取不同護理模式后的臨床療效,對比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前后的舒張壓及收縮壓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此次數據處理分析采用的是SPSS 19.0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采取不同護理模式后,血壓水平變化情況。其中觀察組舒張壓和收縮壓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在該年齡段出現衰退和萎縮現象,神經系統以及性腺調節功能出現紊亂,多容易使患者伴有血壓升高現象的發生[3]。高血壓疾病伴更年期患者血壓水平波動較大,在該階段對血壓水平進行有效控制十分關鍵。患者進行藥物治療同時,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對患者良好控制血壓起到關鍵的輔助作用[4]。
本研究中,給高血壓伴更年期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包含了健康教育宣傳、膳食結構調整、心理護理、護理關系搭建、體質量管理、運動干預、用藥指導等。護理人員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給患者對癥采取心理干預,讓患者更加充分地了解更年期高血壓有關的知識,使患者對高血壓的誤解情況減少,逐步改善患者負面心理情緒,使治療效果得到提升。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我護理能力,對飲食結構調整、適量運動以及保持良好心理狀態有了重要的認識。通過用藥指導來引導患者保持良好的臨床療效,減少患者出現錯服、漏服或是停藥、換藥等情況發生。通過飲食結構的調整,適量的運動和生活指導,可有效改善患者以往的不良生活行為習慣,使患者增加了治療信心,增強了患者治療依從性,患者自身抵抗能力得到加強,有效提升患者控制血壓的效果。
綜上所述,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對更年期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進行良好控制,使患者減少各類不良情緒,更加積極地配合治療,使患者生存質量得到改善。
參考文獻
[1] 林雪,楊娜,葛麗,等.女性更年期高血壓病中醫證型與性激素水平相關性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13,40(09):1791-1794.
[2] 阮伶俐,汪君芬,張艷普.系統化健康管理對更年期女性患者的影響[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10):193-194.
[3] 胡培英.健康教育對女性更年期高血壓患者的作用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05):140-142.
[4] 楊璐.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替代治療中是否加用抗抑郁藥的療效對比[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4,25(11):1571-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