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美
【摘?要】 目的:探討中醫護理干預對于改善腫瘤化療患者胃腸道反應的臨床效果分析。方法:將80例腫瘤化療患者分為研究組及對照組,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中醫護理,觀察患者的胃腸道反應療效、化療消化道毒副作用指標、胃腸道反應發生率。結果:給予中醫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療效較對照組明顯提高,TB、ALT、ALP指數明顯下降,惡心、腹瀉、便秘的發生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結論:中醫護理可明顯減少胃腸道反應的發生率,降低化療毒副作用。
【關鍵詞】 中醫護理;腫瘤;化療;胃腸道反應
文章編號:WHR2018072058
惡性腫瘤是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和生存質量的一類疾病,在2012年,我國新增的腫瘤病例數位于亞洲首位,并存在持續增長的趨勢。在《國內數據庫的2011年至2015年的腫瘤研究情況報告》中指出,我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已達264.5/10萬,死亡率達161.49/10萬[1]。目前針對腫瘤的治療主要以手術聯合術后放化療為主,且部分不能耐受手術者只能選擇放化療治療。與此同時,腫瘤化療卻具有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缺點,其中患者的胃腸道反應為發生率最高的化療副反應,如何有效的降低這一副反應,提高化療效果,成為研究的重點。在本項研究中通過給予接受化療的腫瘤患者中醫護理,對比常規護理,探討中醫護理干預對改善化療患者胃腸道反應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腫瘤科就診的進行化療的患者80例。以胃、結直腸惡性腫瘤術后化療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的化療周期為6個月,采用FOLFOX方案(五氟尿嘧啶、亞葉酸鈣、奧沙利鉑),每14天1次化療,共12次。納入標準:患者經病理檢測證明為惡性腫瘤,術后分期為2~3期;既往未接受化療;除已知腫瘤無其他器質性疾病。
1.2?方法
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及對照組,兩組患者在病程、年齡、性別,腫瘤分期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以進行比較。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中醫護理干預,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2.1?艾灸護理?適用于有胃痛、惡心嘔吐的患者,主穴選用中脘、足三里,配穴選用神闕、胃脘等。初次艾灸以小劑量為宜,在耐受后,增加劑量,艾灸過程中注意巡視,隨時詢問患者感受,如出現水皰、燙傷及時停止艾灸。
1.2.2?穴位點按?應用于胃脘、腹瀉、腹脹、腸鳴音亢進患者。患者取臥位暴露相應穴位,取中脘、內關、足三里、漏谷等,每穴位點按15min,以皮膚潮紅為度。將雙手搓熱后順時針方向環形腹部按摩5min。
1.2.3?中藥穴位貼敷?應用于胃脘疼痛。噯氣泛酸、惡心嘔吐的患者。在敷貼前應詢問患者是否有膠布過敏及皮膚敏感情況,觀察患者皮膚是否有破損、潰爛等不能進行敷貼的情況。采用自制中藥(白芷、吳茱萸、藿香、半夏、干姜等藥物搗碎后研磨成泥狀),敷貼與中脘、脾俞、胃俞、梁丘、足三里等穴位,通過發皰灸的方式給予穴位強刺激。
1.2.4?情志護理?給予患者以充分的病情及治療方案的講解,讓患者放松緊張的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另外還可以通過音樂療法、氣功療法等方式輔助患者放松情緒,增強化療療效,降低胃腸道反應。
1.3?監測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后對于胃腸道反應的療效比較,治愈:消化道癥狀消失,食欲正常、大便正常;顯著:胃脘痛、脹滿改善,惡心嘔吐緩解、大便基本正常;有效:胃疼、脹滿略改善,偶有腹瀉或便秘,惡心嘔吐偶有出現;無效:胃疼、脹滿無改善、惡心嘔吐劇烈、甚至食后即吐,腹瀉或便秘嚴重。兩組患者消化道毒副作用的比較:膽紅素(TB)、谷丙轉氨酶(ALT)、堿性磷酸酶(ALP)。兩組患者胃腸道發生比率的比較。
1.4?統計方法
采用SPSS數據包,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其中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后消化道反應療效比較
通過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療效比較發現,給予中醫護理后患者的治愈率較對照組明顯提高(P<0.05),且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患者消化道毒副作用指標
通過對兩組患者化療后毒副作用比較,發現給予中醫護理后,患者的TB、ALT及ALP明顯降低,說明給予患者中醫護理后可明顯降低化療后毒副作用,保護肝功能。
2.3?兩組患者治療后胃腸道癥狀發生率
通過對兩組患者胃腸道癥狀的比較發現,在給予中醫護理后,患者發生惡心嘔吐、腹瀉及便秘的比率明顯降低(P<0.05),同時發生胃腸道反應的程度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3?討論
惡性腫瘤作為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其主要治療方案無外乎與手術聯合放化療,然而這些治療方法使患者本身虛弱的機體進一步受到傷害,化療藥物在控制和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造成患者自身正常細胞的大量死亡,機體的生理功能受到嚴重影響,其中胃腸道反應為其中最為常見的反應之一。據統計,約有75%的化療患者會發生胃腸道反應,其中鉑類化療藥物發生胃腸道反應高達90%以上[2]。長期反復的嘔吐、腹瀉等癥狀導致患者的胃液丟失及電解質紊亂,免疫功能下降,甚至因為無法耐受化療帶來的胃腸道反應而終止化療[3]。如何有效的降低這一反應,提高化療效果成為本次研究目的。
在本項研究中,通過積極有效的中醫護理方案,如艾灸護理、穴位點按、中藥敷貼等中醫特色護理方案干預化療患者,結果發現中醫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腸道反應療效,提高總有效率,同時降低化藥的毒副作用,保護患者肝功能。中醫護理可降低患者胃腸道副反應的發生率,減輕患者痛苦,值的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蘇暢,劉芹,徐少卿,等.基于國內數據庫的2011~2015年腫瘤研究情況報告[J].現代醫藥衛生,2017,33(02):166-168.
[2] 張一敏,孫秋華.腫瘤化療后胃腸道反應的護理研究[J].護理研究,2011,25(01):1-3.
[3] 秦慶福,李洪福.放化療對胃腸道的損傷以及微生態制劑防治的研究進展[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2,24(07):667-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