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艾
摘 要:通過醫院會計科目的兩次銜接比對分析以及醫院會計科目與政府會計科目的對照分析,研究了醫院會計制度的轉換成因,建立了醫院會計核算體系。方法:對比分析法。結果:該體系的建立在醫院會計決策、經濟指標分析、財務數據對比等方面具有適用性和可行性,該體系的建立將通過搭建醫院會計核算信息系統并建立體系內會計科目映射關系的方式來實現。
關鍵詞:醫院會計;科目銜接;核算體系;應用探索
從政府會計基本準則到六項具體準則,從《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財會〔2017〕25號)到《〈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與〈行政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有關銜接問題處理規定》(財會〔2018〕3號),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財政部主導的政府會計制度建設穩步推進。
《政府會計制度》的執行時間是2019年1月1日,2018年,是新舊會計制度的銜接年。財政部近期陸續出臺了《政府會計制度》與《財政總會計制度》以及《政府會計制度》與十個分行業(高校、醫院、科學等)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銜接處理規定。會計制度銜接的重點是會計科目銜接,本文將以《政府會計制度》與《醫院會計制度》的科目銜接為例,通過梳理、分析1998版《醫院會計制度》、2011版《醫院會計制度》、2017版《政府會計制度》三個制度階段的發展過程及會計科目關系,探索醫院會計由科目銜接到核算體系形成的方法,進而探索通過會計信息化,實現形成醫院核算體系之路。
一、 梳理醫院會計科目銜接關系
1.列示1998版、2011版醫院會計制度、2017版政府會計制度三種會計制度的科目銜接對照表
2.科目銜接關系說明
表1所列示的科目對照關系中,“—”表示無對應科目,“×”表示對應科目取消。例如:資產類科目中,政府會計制度下的“政府儲備物資”“公共基礎設施”等均為本次政府會計制度新設科目,以前會計制度無對應科目;1998版會計制度下的“藥品”“藥品進銷差價”等科目在2011版醫院會計制度中均被從一級科目中取消;政府會計制度因采用雙基礎雙分錄的核算方法,其預算收入類、預算支出類、預算結余類科目,均為新設科目。
科目對照表反映出三次會計制度變更下的科目銜接關系――繼承與發展。不同階段會計制度下的科目,既相互聯系又有所區別。繼承的科目,繼續滿足科目的延續性;新設的科目,體現政府公共管理的新要求。2011版的醫院會計科目大部分繼承了1998版醫院會計科目,但取消了與藥品相關的一級會計科目設置,新增了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和無形資產“累計攤銷”科目以及財政、科教項目的收、支、余科目;而政府會計科目在延續、整合行政、事業、行業會計科目的基礎上,新設了“研發支出”“公共基礎設施”“政府儲備物資”“保障性住房”“預計負債”“受托代理負債”等科目以體現政府對公共物資及單位負債的管理新要求。
二、 梳理醫院會計制度的發展過程
通過醫院會計科目銜接對照表(表1),可以清晰地看到醫院會計科目從1998版到2017版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行業特點。將醫院會計制度三個階段的發展貫通起來,就形成了形成近20年的醫院會計核算科目體系。
醫院會計核算體系在不斷地調整和完善中,走向更加科學和合理。2011版醫院會計制度在“去除以藥補醫”的政策環境下,取消了1998版醫院會計制度里所有和藥品有關的一級科目,包括“藥品”“藥品進銷差價”“藥品收入”“藥品支出”等科目;而因為醫院特殊的行業特點和國家醫改的迫切要求,2012年開始實施的2011版醫院會計制度先行了權責發生制會計核算基礎,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的計提、“待沖基金”科目的應用,都體現了這一核算基礎。2017版政府會計制度在“提升政府綜合治理能力”的政策要求下,合并了所有行政、事業、分行業會計制度下的有關科目,形成統一的政府會計制度。政府會計制度用基于權責發生制會計基礎的財務會計體系反映經濟業務的財務屬性,用基于收付實現制的預算會計體系反映經濟業務的預算屬性,“雙基礎雙功能”實現“全口徑”。
三、形成醫院會計核算體系
從醫院會計科目銜接對照表(表1)中可以看出,醫院會計科目銜接只是科目體系內部的調整,并不改變醫院會計價值的總量和結構,會計科目具有連貫性;從醫院會計核算體系形成(圖2)中可以看出,醫院會計制度的三個發展階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會計制度具有繼承性和發展性。
基于《醫院會計制度》(1998版)、《醫院會計制度》(2010版)、《政府會計制度》之間的兩次新舊會計科目銜接以及三次會計制度的發展過程,可以探索將歷次新舊會計科目,通過銜接梳理成一套可供持續運行的醫院會計科目體系,進而通過信息化手段,形成醫院會計核算體系。向前,它可以通過會計科目對以前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追溯;往后,它可以在新舊會計制度銜接之時,預演會計科目處理、會計分錄形成和會計報表生成。
四、醫院會計核算體系的應用探索
通過《醫院會計制度》及其與《政府會計制度》的銜接,建立新舊會計制度科目集合的“映射”關系,形成醫院會計核算體系,為電子信息系統打通會計數據關系建立基礎。通過《醫院會計制度》科目與《政府會計制度》科目的銜接,打破由會計制度變更而形成的會計數據分段記錄的格局,形成會計數據的一體化鏈接。
醫院會計核算體系提供的會計數據應具有連貫性、可比性和穩定性,當會計政策變更時,會計銜接處理方法不應只是一個時點上的,它還應該考慮到會計分期和持續經營的原則,通過歷次新舊會計科目的銜接,連貫生成兼容性強的核算體系,并通過電子信息系統,實現會計科目的融通、會計賬套的融通以及會計報表的融通。貫通后的醫院會計核算體系可以為經濟決策、數據分析提供更有價值的基礎數據。
1. 會計決策應用
醫院會計核算體系的形成,有兩個方面的會計應用――追溯與模擬。追溯,通過現行科目與歷史科目的銜接,迅速找到歷史數據。追溯,形成歷史數據。模擬,通過現行科目與未來科目的銜接,迅速生成未來數據。模擬,形成未來數據。歷史數據和未來數據,最終都將為醫院會計決策服務。
2.經濟指標分析應用
醫院會計核算體系的形成,為醫院未來經濟指標的分析提供全面、準確的數據支持。無論是滿足政府對醫院醫療控費考核的經濟指標,如“藥占比”“耗占比”“門診均次費用”“住院床日費用”等,還是滿足醫院管理需求的經濟指標,如風險控制指標“資產負債率”、發展能力指標“凈資產增長率”、工作效率指標“平均住院天數”、運行效率指標“每百元醫療收費耗用人員經費”等,都可以通過系統獲取全面數據,不再局限于某一個時點或時期。同時,因為會計科目的銜接關系明確,對應經濟指標所提取的會計數據也會增強其準確性。
3. 財務數據對比應用
醫院會計核算體系的建立,增強了會計數據同質性。當醫院需要對某些關鍵數據或敏感數據進行比對時,可以任意從系統中提取同質數據,如:查詢特需門診醫療服務收入情況,系統可以調用出不同會計制度下、不同會計科目下特需門診的醫療服務收入,也可以調用出不同時點、不同時間段特需門診的醫療服務收入,甚至可以同時調用出不同時期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隨機值等會計數據,讓數據的提取變得更加科學、合理。這樣的對比更能滿足醫院會計數據使用者的需求。
五、 醫院會計核算體系的實現
1.搭建醫院會計核算信息系統
目前各類醫院使用的會計核算系統均具備各類端口功能,預留包括和HIS系統、OA系統、HRP系統等的連接。會計核算信息系統的搭建,可以讓會計人員從煩瑣的手工匯總、記賬工作里解放出來,更加有效地投入到數據的分析和應用等管理工作中去。
2.建立歷次會計制度會計科目間的映射關系
醫院會計核算系統也應預留科目銜接端口功能,在厘清新舊科目關系的基礎上,建立不同會計制度下科目的映射關系,讓會計核算體系能夠真正實現前后25年無縫連接。一筆經濟業務,不再因為會計制度的變更而被分割成不同的時間段,表達不同的經濟意義。
3.會計報表的自動生成
在醫院會計核算體系形成以后,會計報表不再僅僅表達為制度要求的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現金流量表或是月報、季報、年報等,而應成為隨時、按需生成數據集合。如2018年在核算體系中設置現行醫院會計科目與2019年將行政府會計科目的映射關系,即可模擬生成政府會計制度下部分數據集合,為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各行業各單位,只有通過科學、系統的方法,理清會計制度、會計科目的銜接關系,建立與現行制度貫通的本行業、本單位的新制度會計科目體系,才能實現會計數據服務于歷史、服務于未來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鄭大喜.《醫院會計制度》與《政府會計制度》的銜接設想.中國衛生經濟,2017(10).
2.鄭大喜.《醫院會計制度》與《政府會計制度》會計標準的比較分析.中國衛生經濟,2017(1).
3.趙廣忠.會計核算方法體系的“點線面”邏輯觀.會計之友,2015(13).
(責任編輯:劉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