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學軍
在新課改背景之下,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愈發明顯,并逐步成為當前小學語文教師常用的教學手段之一。基于此,本文從培養學生識字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三方面重點對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小學語文教學的相關內容作出思考與研究,旨在通過本文研究為小學語文一線教師提供一定的借鑒參考,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略盡綿薄之力。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對社會活動、經濟建設、教育教學、行業發展均產生了深刻影響,現代信息技術憑借高效性、時效性、豐富性、交互性的多重特征廣泛應用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之中。小學語文作為教育教學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受到了信息技術的極大影響,在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注入新活力的同時,也使得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模式等環節發生了重大變革。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如何科學合理的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是值得其深思的重要課題。
1 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識字能力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學生書面語言意識培養、讀寫能力提升的基礎環節。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因受年齡因素的影響學生在識字方面不免存在一定的困難,加之單一講解教學方式的應用更是會使得學生感覺枯燥無味,這對學生識字能力的培養極為不利。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識字教學活動,借助圖片、動畫、音樂等形式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漢字的奧秘,掌握字的結構特征,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識字能力的效果。
例如,在“青、清、晴、蜻、情”等形聲字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青蛙、青草等與“青”字的圖片,隨后為學生呈現小河流水的圖片,并引導學生在“青”的基礎上思考添加什么偏旁部首可以表示這幅圖片中的漢字,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會很快回答出“三點水旁”,進而教師點擊鼠標出現“清”字。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學生可以更好的了解形聲字偏旁表義的特點,加深對漢字含義的理解,有利于學生識字能力的提升。
2 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課程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新課程改革精神為引領,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尊重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制定有針對性的語文課堂教學方案,并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創設相應的教學情景,最大限度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學生產生探索知識、渴望知識的心理傾向,進而實現學生思想觀念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有效轉變。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與西沙群島有關的視頻、圖片等資料,包括種類多樣的魚類、奇形怪狀的海底植物、蔚藍無際的大海、成群成片的海島等。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景,對于沒見過西沙群島的學生來說必然會產生強烈好奇心,甚至一部分學生會發出驚嘆,此時此刻,教師則需要抓住時機適時導入新課——《富饒的西沙群島》,隨后學生會積極主動討論文章中的內容,極大程度上提高了本課的教學效果,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3 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小學語文課程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優勢,善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方法,更新調整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模式,強化現代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學功能,使得小學語文教學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創新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例如,“修改病句”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因此類型較多、修改方法多樣,學生無法在一節課中有效掌握修改病句的技巧。因此,教師可以制作以“病句修改方法”為主題的微課視頻,其中包括病句類型、修改方法等,微課視頻時間控制在5-8分鐘,由學生利用課后時間在學習網站中自行下載, 觀看視頻學習時將不懂的地方加以整理,于課堂教學活動中向教師提出,并由教師進行集中講解。通過這種課后自主學習與課堂集中講解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效率必然會得到極大程度提升,所收到的教學效果更是十分明顯。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要明確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樹立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科學合理的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科學合理、現代優化的語文教學方法,并借助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講解語文知識點、整合語文教學資源,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斷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奠定基礎,為我國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作者單位: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