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翠儀
引言:當代大學生受時尚產業影響較深,業余模特活動在高校中有良好的群眾基礎,開展業余模特訓練,能從多方面提升大學生的審美水平,體現了高校美育的要求,對大學生美育教育的促進有積極作用。
時尚產業在西方國家發展較早,歷史較長,甚至成為一些歐洲國家的支柱產業。法國時裝學院(IFM)2016年主持的一項研究顯示:法國時尚產業及時尚相關行業的銷售收入,要高于航空航天業和汽車業兩大主要工業部門。我國正處于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時尚產業由于結合了文化與傳統制造業,已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有近100家高等院校開設服裝表演專業,很多高校藝術團都設有學生模特隊,許多對時尚產業有憧憬的大學生紛紛利用業余時間進行模特訓練和實踐。可以認為,模特文化在高校中的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開展業余模特訓練,對大學生的美育有著積極的作用。
1 業余模特訓練提升大學生的審美情趣
模特最初的定位是服裝的表演者,他們的任務是激發觀眾的購買欲,可以說,模特的任務是展示服裝的美,模特表演是展示美的藝術,人體是模特美的基本材料,因此模特表演對此有著極高的要求。大學生在參加業余模特訓練過程中涉及個人形象、美學基礎、技能訓練等多個方面,對他們的審美情趣的發展有良好作用。
1.1 業余模特必須保持形體美
模特可以分為T臺模特、平面模特兩類,對于身高、體重、三圍比例等都有一系列的固定標準。一般而言,女模特身高在1.65-1.80米之間,體重不超過55kg,男模特身高一般在1.80-1.90米之間,體重在70-80公斤之間。平面模特對身高的要求稍低,但對于業余模特隊而言,T臺模特跟平面模特并沒有明確區分,因此所有業余模特都需要保持良好的形體,開展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形體訓練。
1.2 業余模特必須學習美學藝術
服裝表演是服裝行業的衍生產業,服裝表演從根本上說是對服裝的傳達與再創造,通過服裝的穿著效果將服裝的信息對觀眾進行傳達,并在此基礎上對服裝的整體穿過效果進行再創造。可以說,模特對于所要展示的服裝要求掌握服裝的面料、款式、色彩搭配等表面傳遞的信息要清晰掌握,這將促進他們學習色彩、形狀、肌理等多方面的美學知識。在學習個人形象設計時,業余模特也會接觸到人體骨骼知識以及美容化妝技能,能大大提升自己的氣質和形象,也能提升個人自信和氣場。
1.3 業余模特需要掌握一定的表演技能
臺步是模特的標志性技能,也是吸引很多大學生參加業余模特訓練的主要因素。臺步一定要做到挺而不僵、柔而不懈,使身體各部位的動作協調起來。臺步可以根據整體形象個人風格而有所變化,或胯部擺動大些,或活潑跳躍,或步態平穩。為了保證臺步的質量,業余模特訓練中會開展站姿訓練、步姿訓練等專門項目。經過系統訓練的業余模特在氣質、表現力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現。
2 業余模特活動體現高校美育成果
美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客觀要求。教育部門對高校美育改革的部署中也一直強調第二課堂的作用。高校中的模特隊一般屬于藝術類社團,藝術社團在高校美育教育中具有審美教育功能、文化發展功能以及實踐教育功能。實踐中,一系列的業余模特活動也體現了高校美育的成果。
2.1 校園模特大賽豐富校園文化
很多學校都有業余模特隊伍,并且會定期舉辦模特大賽,促使大學生積極投入到藝術活動中。對于學生而言,參加這一類活動能促使他們提升自身的素質,提升審美水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應注重校園文化環境的育人作用。校園模特大賽已經是校園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與其他藝術類比賽一起,組成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
2.2 優秀業余模特代表學生形象
優秀業余模特通常都有著陽光、活力的形象,作為學生代表的他們往往活躍在校園活動中,成為學生形象的“代言人”,對普通學生而言能起到示范作用,鼓勵普通學生關注自身、關注審美學習。
3 小結
美育有著促進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綜合素質的提升、知識體系的完善等多方面的作用。業余模特訓練從多個角度促進著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開展業余模特訓練,既符合時代要求,也符合高校美育的要求,在未來的高校教育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