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滑雪,還能采摘,家鄉辦的這個冰雪節真有趣。”1月25日下午,在同心縣興隆鄉黃谷川冰雪旅游節上,剛剛玩完一系列雪地游樂項目后,買子嘉琦一家又來到滑雪場附近的草莓大棚中,體驗冬日里難得的采摘樂趣。
棚外數九隆冬,棚內溫暖如春。看著綠葉掩映的草莓,買子嘉琦穿行于壟溝中,撥開綠葉采摘一枚枚大個兒草莓,不一會兒手中的托盤就裝滿了。
“一口吃不完,要分三口才能吃完。”驚嘆于草莓個頭的同時,游客還贊嘆它的果香與口感,“聞著有股奶香味,吃起來特別甜!”買子嘉琦的母親連聲夸“好”。“這是‘甜寶草莓,從山東引進的,一斤能賣60元錢。”大棚種植負責人張貴喜感嘆“甜寶”名不虛傳。盡管價格不菲,游客還是紛紛解囊,買子嘉琦一家就買了近400元的“甜寶”草莓。
在當天下午的冰雪旅游節開幕式上,還同時推出滑雪、徒步登山、雪地騎馬、全地形車駕駛等10余個游樂項目,吸引了同心縣、海原縣、利通區等地居民前往游玩,節會一直持續到了2月25日。
黃谷川的“前世今生”
站在400米滑雪道頂端,年僅6歲的楊艾米凝神屏氣,撐著滑雪桿縱身一躍,以之字形軌跡馳騁,身姿瀟灑極了。
“來這兒滑雪,是舞蹈考試通過后,爸爸媽媽給我的獎勵。”楊艾米告訴記者,她是土生土長的同心人,家門口建起這座滑雪場后,她經常來這兒練習,5歲時就掌握了基本滑雪技能。 冰雪節舉辦地黃谷川滑雪場,集塞外自然景觀、紅色旅游文化、中國黃谷川影視基地等于一體,是目前寧夏規模較大的四季戶外休閑運動基地,年接待游客16萬人次。
然而就在5年前,黃谷川還是一個連當地村民都嫌棄的窮山溝,搬遷的只剩下十幾戶人家。“村子缺水,又窩在山里頭,下場雨‘進不去出不來。”村民金學明感嘆。然而,同心縣汽車、電腦銷售商楊鴻宇卻從這片荒涼中發現了商機。近年來,楊鴻宇陸續投資數千萬元,削山填壑,上馬滑雪場、水庫、有機果蔬園等一系列項目,未來還計劃建設休閑垂釣園、極限運動訓練基地等,致力于打造黃谷川運動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建設投入大、回收慢,不少人都對楊鴻宇的“瘋狂之舉”不理解。楊鴻宇這樣解釋自己的投資初衷,黃谷川集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于一體,粗獷荒涼,很有特色。考察論證階段,楊鴻宇斷言,只要解決了水的問題,黃谷川也會是“米糧川”,這里土壤肥沃、晝夜溫差大,種出的小米、黃米口感特別好,西瓜、甜瓜特別甜,發展生態農業優勢明顯。近年來,楊鴻宇在黃谷川陸續建成3座水庫,大規模種植刺槐、紅梅杏、甜瓜等,成活率很高,長勢也很好,證實了他的預判。
在當天的冰雪旅游節上,主辦方還向游客銷售馓子、油香、草莓等,因“綠色有機”“傳統手工藝”而受青睞。
改變的除了這片土地,還有土地上的人。過去,金學明以放羊為生,現在就職于家門口的黃谷川運動特色小鎮,“干干零活,一天能掙130元錢。”他感嘆生活越來越好了。目前,黃谷川運動特色小鎮共有員工52人,近一半都是當地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當天下午的冰雪旅游節開幕式上,楊鴻宇告訴記者,“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助推休閑農業提升”是舉辦冰雪節的初衷。
(文圖由同心縣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