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曉剛



這段時間,寧夏茸源養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成云很忙。
作為特種養殖能手和致富帶頭人的他,剛剛被賀蘭縣南梁管委會鐵東村委會任命為科技主任,除了忙著帶動同村和周邊的幾十戶人家共同發展特種養殖脫貧致富外,最近又忙著參與村上即將破土動工的隆源村梅花鹿養殖扶貧產業園項目建設。
走出山溝謀幸福
李成云原本是海原縣鄭旗鄉西沿村村民,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20世紀90年代末,由于連續幾年干旱,當地農作物絕收,使原本貧苦的生活雪上加霜。眼望著一家老小的生活難以維計,李成云一咬牙,帶著一家老小十幾口人來到銀川,在銀川火車站附近的郊區租了一間房子開始謀生。
從山溝里走出來的人天生不怕吃苦。在李成云看來,吃苦是福,更是人生歷程中難得的錘煉。剛開始,李成云靠著蹬黃包車維持一家人的生活,辛苦一天,最多也就掙個50多元錢。當時的銀川正值大銀川建設時期,到處都在搞拆遷、搞建設,李成云看到給工地拉建筑材料很賺錢,便從老家借錢買了一輛三輪摩托車,開始給工地上拉磚蓋房子,這一干就是幾年。在給工地上拉磚的同時,他又慢慢地嘗試著承包一些拆遷和土方的活,帶著海原老鄉一起干。
就這樣靠著力氣和辛苦打拼了幾年之后,李成云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好轉,手中也有了盈余。他又用手中的錢在銀川同心北路一帶承包了50畝果園,建起了魚池,搞起了農家樂。
與鹿“結緣”
說起李成云養鹿,看上去像是一次偶然的機遇。2009年,他去沙特、迪拜旅游,順便去探訪少年時曾經在一起學習阿語的老同學。在迪拜和朋友的閑聊中,有人提起中國的鹿茸在迪拜很受歡迎,頭腦敏銳的李成云立刻意識到這其中巨大的商機。回國后,他又立即動身東北,考察當地鹿的養殖和鹿茸市場。通過幾次去東北考察,他漸漸萌生了養鹿的念頭。
說干就干,毫無養鹿經驗的他,連湊帶借了10萬元從東北吉林買回來十幾只梅花鹿,在自家的院子里養了起來。可是,來自東北吉林的梅花鹿能適應西北這干燥的氣候環境嗎?看著一只只豎著長長的鹿角、高聳著頭、瞪著圓圓大眼睛、活蹦亂跳的梅花鹿,李成云的心里既興奮又擔憂。
雖然說鹿渾身是寶,可養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剛開始養鹿的那段日子,由于缺乏養鹿經驗,沒養多久就死了2只鹿。為此,李成云成天寢食難安。但他并沒有氣餒,他和家人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細心照料著梅花鹿,每天早起晚睡,一點一滴地琢磨鹿群的生活習性和科學飼養方法。由于鹿的警惕性很高,半夜里一些野貓或者狗叫聲就會把鹿兒們嚇得四處奔跑,有的撞折了鼻骨,有的撞折了鹿茸,甚至還有撞暈的,李成云看到眼里疼在心里。為避免慘劇再次發生,他將圈舍的圍墻和鐵柵欄進行了適當改裝,嚴格制定了出入圈舍人員的管理制度。為了給梅花鹿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他還帶人每天堅持把圈內糞便清理得干干凈凈。為了掌握鹿的科學配種、生育、飼養、防疫、采集鹿茸及鹿產品粗加工等技術,李成云除了邀請畜牧水產局的技術專家上門指導外,還先后跑了好多趟東北,虛心向當地的養鹿專業戶和專家求教,回來自己再學習摸索。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李成云無微不至的精心照料下,梅花鹿不僅數量開始增加,而且經濟效益開始凸顯。到2014年,他養的梅花鹿的數量已經達到了200多只,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特種養殖能手和養鹿大戶。
養鹿產業的致富效應
2015年,李成云注冊成立了寧夏茸源養殖發展有限公司,并與東北大型養殖基地和專業良種養殖場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如今,茸源公司的鹿的數量已經增加到了500多只,年產值超過200多萬元,成為賀蘭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在占地60多畝的茸源標準化養殖示范園里,記者看到,養殖園里設施齊全,圈舍干凈整潔、寬敞明亮。500多只鹿個個體態秀美,十分惹人喜愛。這些鹿按照不同性別、年齡和種群被分類安排在不同的圈舍里。鹿天生膽小,警惕性非常高,一見到有陌生人進來,就四處躲閃在遠處緊緊地盯著,但看到主人李成云,又都慢慢地圍攏了上來。還有一些成年的雄性梅花鹿像囚犯一樣被臨時“特殊安排”在一個個鐵籠子里,時不時發出低沉的“吼叫聲”。李成云告訴記者,秋季正值雄鹿的發情期,如果不把它們單獨分開,這些家伙就會相互攻擊、嘶咬,只能讓它們“坐班房”。
在李成云辦公室的展示柜前,擺放著這幾年來公司推出的各種用鹿深加工的產品和養生保健品。“鹿全身都是寶,鹿茸血可鮮飲,鹿茸片、鹿血酒、鹿鞭、鹿胎盤可制成禮盒銷售……而且,我的產品全都是貨真價實的。”李成云拿出這些寶貝,從制作加工、包裝工藝到養生功效,一件一件地向記者作詳細介紹,如數家珍,且頗有耐心。但是談到這些年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位骨子里依舊憨厚樸實的西北漢子卻言簡意賅、風清云淡。這是經歷了太多生活坎坷和人生境遇之后才會有的那份淡定與從容。
“我現在在海南三亞買了兩套公寓,每年都會帶著家人去那里住上些日子。我還把以前騎過的摩托車帶了過去,常在海邊騎著玩……”不經意的笑談中,讓人很難將他和曾經迫于生活走出大山、靠著蹬黃包車養家糊口的農民小伙聯系在一起。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李成云靠養鹿發了家,但他始終沒有忘記幫助其他村民共同致富。家里的親戚和周邊的村民們看到他養的鹿如此成功,也紛紛參與到養鹿的隊伍中來。對每一個發展養鹿的農戶,他都毫無保留地提供技術服務、解答各種疑難問題,做到有求必應。在他的帶動下,不少村民也通過養鹿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李成云的成功創業,引起了銀川市和賀蘭縣黨委、政府的重視和大力支持。2018年,賀蘭縣南梁管委會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扶持資金200多萬元,通過土地流轉征了20畝地,由寧夏茸源養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帶頭,搞起了梅花鹿觀光園,帶動當地村民和建檔立卡戶發展特種養殖業。“我們目前已經形成‘收購+養殖+培育+推廣的一整套生產流程。下一步,我們將利用原有專業合作社,依托隆源村梅花鹿扶貧產業園項目,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建立代購、托管代養和回收等產銷合作模式,帶動基地和周邊的村民共同發展梅花鹿養殖業,一起脫貧致富。”對于未來的發展前景,這位養鹿能人顯得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