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明花
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我國的綜合實力有了極大的提升,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各行業開始以創新作為重要的動力,不斷實現經濟實力的總體發展,在這樣的社會前提之下,全民終身學習理念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了更好的實現國家的未來實力的提升,我國不斷推進繼續教育工作革新和創造。對此,本文站在宏觀的角度,深入分析高校繼續教育發展的具體路徑。
在推動經濟建設的過程之中,我國結合繼續教育改革的現實條件,對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進行了重新的定義。學者強調我國需要不斷的推進繼續教育,建立健全完善的繼續教育機制,以終身教育體系的完善建立為主題,更好的體現該體系的靈活性。我國教育部門結合高等教育質量提升的相關要求提出了若干管理意見,其中繼續教育是高等教育擴大規模的主要需求,對體現高等教育應有的作用和優勢有著關鍵的作用,在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的過程之中,我國需要教師將教育教學資源利用與促進機構數量的提升相聯系,不斷的為繼續教育工作的大力落實奠定堅實可靠的物質基礎。
從目前來看,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我國高校的繼續教育呈現著全新的發展要求和面貌,首先高校積極的優化人才需求結構,主動實現繼續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緊密聯系,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常態。高校繼續教育以構建完善的人才結構為主體,通過教學方式的變革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來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高端拔尖的創新型人才。
其次,不斷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同時經濟發展結構正處于不斷的優化和調整過程,為了實現經濟建設與產業鏈的共同升級,我國需要以培養實踐型高素質以及專業化的綜合型創新人才為主體,高校繼續教育需要注重規模擴張與內涵建設的協調發展,保障繼續教育學員能夠擁有高超的專業素養及極高的專業素質,主動的在學習及實踐的過程中提高個人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真正的實現個人的人生目標。
最后,拓寬繼續教育空間,我國需要引導高校構建多層次多類型的繼續教育人才培養機制,結合社會成員多樣性發展的實質需求,將各種創造性的學習策略,學習方式及學習渠道提供給學生,實現不同教學模式之間的有效銜接和溝通互動,主動建立完善的終身學習立交橋。另外學校管理轉型將繼續教育作為管理機制改革的重要動力,以促進區域的健康發展為主題,不斷調動社會各界的力量,為推動教育體制的改革提供源源不斷的社會支持和動力。
新常態屬于一種重要的社會發展現象,與國家的發展理念和發展策略有著較為緊密的聯系,高校在落實繼續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對教育現狀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保證現有的繼續教育能夠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及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和價值。
2.1 大力發展非學歷教育
在對我國中長期教育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和研究的過程之中不難發現,我國必須要積極地推動非學歷繼續教育,以提高非學歷繼續教育為主體,深入分析非學歷繼續教育的核心要求和新標準,不斷促進繼續教育主要任務的有效落實,其中非學歷繼續教育實效性的增強對提高國家綜合軟實力意義重大,學校及老師必須要充分的意識到繼續教育的重要價值,明確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構建完善的學校人才培養體系,充分的發揮不同教學模式應用的綜合優勢。其次,學校還需要注重教學體系的優化升級,深入了解教育結構的先決條件,保障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協調發展。
2.2 突出辦學特色
人才培養所涉及的內容和形式相對比較復雜,學校除了需要注重質量的提升之外,還需要結合市場競爭的現實條件,積極的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策略體系,充分的發揮繼續教育應有的作用和優勢,在新常態之下為高校繼續教育提供更多的依據。每一個學校的辦學宗旨和教育實力有所區別,學校需要將精神風尚、文化傳統及辦學特色融入繼續教育之中,圍繞創新能力為主題和要求,在關注高端培訓工作的同時真正的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之間的緊密對接。
2.3 融合各方資源
新常態之下的高校繼續教育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資金,對此學校必須要結合不同教育發展的現實條件,明確繼續教育的實質要求,積極的加強社會各界之間的聯系,實現不同社會資源的優化利用和配置,以此來減輕自身的辦學壓力,保證學校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獲得更多的優勢,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對口的綜合性人才。
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繼續教育對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意義重大,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全新階段,經濟的增長速度越來越快,同時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使得新常態為我國的教育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思路,為了促進和諧社會的進一步建設,不斷的深化改革,我國需要立足于繼續教育教學改革的現實條件,充分推動繼續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更好的體現繼續教育應有的作用和優勢。
(作者單位:延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