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素華
語文課作為小學生教學部分的關鍵基礎課程,掌握著一個人在語言和寫作能力的命脈。而語文課的復習則顯得尤為關鍵。本篇文章首先剖析現在小學生語文復習課的瓶頸所在,從新、巧、精三個角度來談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的復習效率。
隨著新課改有條不紊的進行,對于小學生的教學效率的提高一直是園丁們不懈追求的目標。新時期的大環境下,在第一遍教學當中充分全面的講解教學要點的前提下,第二遍夯實基礎也要有理可循,有據可依。“新”就體現在并不是老生常談的將第一遍的教學機械的重復一遍,而是要以一個全新的方式來充分調動學生們的興趣,從而達到學生對所學知識印象加深的目的;而“巧”則更多的是側重采取多樣化的復習方法;最后的“精”就是要求復習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所在。綜合這三方面,“以學生為本”永遠是亙古不變的核心所在,只有首先和學生取得溝通,橋梁搭建好,才可以使知識得到充分的傳遞。
1.1 單一的復習方式
對于大多數老師來說語文內容的復習就是講之前所講的內容重復一遍。例如老師會布置任務使學生把課堂所學的生字生詞不斷地抄寫從而達到加深印象的目的,又或者在課本和習題冊上找一些習題來讓學生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以便加深所學知識的印象。重復重復再重復的這樣復習難免會讓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情緒,甚至是萌生了抵觸的想法。
1.2 缺乏系統的教學復習
好的方法是最好的老師。好的教學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系統的復習,綜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套比較完善的復習步驟最佳。堅決杜絕一味的布置死作業,幾十年如一日的機械性作業。作業之間要有一定的聯系而且遵循客觀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1.3 拘束的復習范圍
所謂的復習就是按照以往的復習方法,機械的復習所學的知識,缺乏延伸性。我們要把知識學活,不能學死。語文知識本身就是字—詞—句—文章的主線,包括我們在生活中運用的語言都是由小學語文打下的基礎。生活中的語言是豐富多彩的,實際范圍之廣,貫穿生活的始終。然而我們所學習的語文知識并不能拓展延伸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豈不是舍本逐末?因此,對于小學語文的學習,應用延伸到生活中去實際運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2.1 推陳出新
傳統的教學課堂都是嚴肅的“老師教學,學生聽講”的固定思維式教學,有的甚至規矩眾多,這煩煩索索的小事難免會讓學生產生拘束的感覺,這樣的環境又怎么能學好知識呢?所以趣味課堂就映入我們的眼簾。同理,若想讓小學語文復習課也充滿生機和活力,使教學效率達到最高,增強復習課的趣味性是必不可少的。在信息時代的大環境下,高科技信息設施已經走進校園,結合游戲的方式整合出新的教學方法,讓孩子們在樂趣中鞏固所學知識,印象會更加深刻。例如“拼音-漢字對對碰”運用多媒體,以多彩的圖片為背景吸引小學生的注意,以教學所學內容為游戲要素設計一張PPT,左邊是一列漢字,右邊則是相應的漢字拼音并且打亂規則,而游戲的進行就是讓小學生連線使其漢字和拼音相吻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還在塑性階段,對于新奇的事物比較好奇,抓住新穎這一特點,讓孩子在娛樂中加深知識是新時代下提高語文復習課效率的新方法。
2.2 巧用多法
根據新課改的內容,教學任務要圍繞小學生的多維度來展開,例如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的開發、過程的重視再綜合小學生的自身情緒的變化和三觀的塑造。這不僅需要小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生一個理性的理解,同時也要有一個感性的分析。更進一步講,知識的學習得到拓展,再聯系生活運用到實際當中。除此之外,知識體系的構建也是一大復習問題。學習的過程中是零散的碎片化知識,在復習過程中要把各個部分聯系起來構成一個良好的知識體系。在復習的過程中老師也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也要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老師知識起到帶領作用,至于生活中的實際運用則更多的是靠小學生自身的各方面素質,堅決摒棄“喂養式”教學。在復習過程中,要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比如根據“記憶曲線”的客觀規律,掌握復習規律。
2.3 精益求精
復習課可以分為幾輪復習做到精益求精。
第一輪的復習就是對所學內容再溫習一遍,做到系統化的串聯并初步強調重點和難點,不能錯漏任何應該掌握的學習內容。做到由點成線、多線成面的系統化學習。
第二輪的復習主要強調的就是針對性。每個學生的自身素質都不一樣,那么學習效果也不盡相同。明確每一個學生的弱勢項并制定相應的復習計劃,強化較差的方面使自己的所學內容都能達到同一個水平線上。
第三輪的復習則是發散性思維的復習,也就是素質拓展內容。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和內容與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具體問題聯系起來。比如學習動物有關的字詞就可以在課外讀一些有關于相關動物的書籍,這樣就可以強化自己的所學知識,變抽象為實際,提高學習效率。
認清當代小學生復習課上的癥結所在,有針對性的通過“新、巧、精”三個維度探索新時代下提高小學生課堂語文復習課教學效率的方法。當代社會日新月異,提高教學方法的需要我們根據社會的發展來慢慢挖掘和改進。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東橋小學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