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平
書法,就是寫字的技法。“書”有寫的意思;“發”就是方法、技法、法則,也就是漢字的書寫藝術。它是我國中華民族特有的高級藝術形式。書法是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弘揚我中華民族文明的突出體現。隨著國家《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的頒布,書法這一傳統的藝術形式作為一個獨立學科走入了每一位中小學生的身邊。
我作為一名一線的書法教師,正以自身的不斷努力來踐行《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大綱》的要求。大綱要求面向全體,讓每一個學生寫好字。掌握執筆要領,書寫姿勢正確,不急不躁,專心致志。學習正確的運筆方法,逐步體會起筆、行筆、收筆的運筆感覺,逐步感受硬筆書寫的力度、速度變化,逐步體會鉛筆、鋼筆書寫特點。養成“提筆就是練字時”的習慣。但是,隨著書法教育工作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困惑擺在我的面前,現作一闡述,于同行探討,共同進步。
問題的出現:2016年,我開始從事小學低年級的書法教學工作,隨著我不斷深入到各個班級,嚴峻的問題出現在我的面前。班中大部分學生坐姿不正確,執筆不對。書寫漢字不規范、不端正、不整潔、不整齊。
問題的根源:經過摸底調查和與同學們的交流,我現在大致總結原因如下。
1)早期教育方面的反作用。錯誤執筆的受災區就是在幼兒園的時期,過早地要求他們執筆寫字,但又缺乏必要的執筆指導,幼兒園都是重寫字的數量而輕寫字的興趣,重寫字的正確而輕視寫字的姿勢。這樣所長生的“動作定勢”這必然會影響到在小學階段對執筆姿勢的學習和掌握。
2)教育教學中的欠缺。首先,一些老師對學生的坐姿和執筆重視不夠,有的學生站著寫,有的跪著寫、有的趴著寫、有的用鉛筆頭寫、有的用活動鉛寫。方法講解不清,平時監督不到位。學生厭煩書寫,沒有書寫興趣;其次,學生寫字任務重而課堂寫字時間又不夠充分,主要問題是部分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必然產生坐姿和執筆錯誤的問題。
3)學生身體方面的局限。學生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關鍵期在他們正式寫字的初期。剛入學的一年級兒童才6周歲,他們正在長身體時期,手指及關節都在發育過程中,一次寫字超過15分鐘就會疲勞,從而導致坐姿的不正確和執筆的錯誤,直至不良書寫習慣的形成。
4)家長輔導方面的誤區。受應試教育的制約,家長的家教往往急功近利,認為寫字姿勢不是那么重要,只要算對題,寫對字詞即可。在這樣寫字時間較長而無人監督的情況下,學生的坐姿和執筆姿勢必然出現許多問題。
5)教師方面的欠缺。書法教學在所有學科中最注重言傳身教,教師自身寫字教學基本功欠缺,缺乏鉆研和練習,導致三筆字不過硬,范寫指導不到位是一個重要原因。
1)幼兒教育應從注重知識教學逐步轉變為肢體和綜合能力的教學,讓本該多動手,多動腦的幼兒生活重新回到孩子的身邊,杜絕學生過早錯誤地接觸鉛筆,避免不良的書寫習慣的形成,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變成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2)課上要關注學生的坐姿和執筆,學生在書寫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提醒,并加以糾正和示范,走到每一個學生身邊關注細微(學生在書寫的時候不準使用鉛筆頭,活動鉛及奇形怪狀的書寫筆,要使用正規廠家生產的合格產品;盡量不用橡皮檫)做到手把手嚴格訓練,“頭正、身直、肩平、臂開、足安、一拳、一尺、一寸、捏、抵、托” 。正確的寫字要領,不僅能保證書寫自如,充分發揮書寫技能,提高書寫水平,而且還能促進兒童身體的正常發育,預防近視、脊柱彎曲等疾病的發生,有益健康。對學生的寫字態度也應嚴格:“態度認真,注意力集中,凝神靜氣,一絲不茍”,以培養學生規范的書寫姿勢和態度,為提高寫字水平夯實基礎。教學中通過大屏幕集體交流評價表揚和鼓勵還不夠,還要通過各種手段來激發學生的書寫興趣。比如,發獎杯,送書法小明星稱號等。教師在作業評價方面要多注重學生的書寫質量,盡量少留或精留作業,讓學生能夠有足夠的時間按筆順規則規范、端正、整潔進行精致書寫,作業書寫認真的和有進步的同學在班上要及時展評點名表揚鼓勵,激發學生寫好字的興趣。
3)教師在課堂書寫訓練中,應該勞逸結合,在學生書寫一段時間后,在老師的帶領下做些小游戲或手指操,通過活動的調節,既能緩解學生的書寫疲勞,又避免了不良書寫習慣的形成。
4)班主任老師應該通過家長會,消除家長重成績輕書寫的固有思想。提高家長們對于孩子書寫能力的重視,及時灌輸書寫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考試成績的利害關系,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漢字書寫不規范、字跡潦草、卷面臟亂差等問題。同一內容的試卷因書寫不同而相差近10分。實際的書寫水平、認真態度、書寫速度、卷面涂改程度等,對卷面賦分都會產生重要影響。培養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為書法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比較端正,干凈、整潔、容易認。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認真,細心的良好習慣,勤奮、刻苦的精神,還能促進注意力、觀察力、毅志力的發展。讓家長充分認識到寫字不是因為漂亮而寫那么簡單,而有可能關乎孩子一生的命運,讓家長做孩子的引導者、監督者。
5)學生天生就是一位模仿家,他們會模仿老師的執筆方法,寫字姿勢及字體。于是,教師的示范作用顯得特別重要。運筆的過程就是書寫每一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的運行過程,它包含了提與按、頓與折等運筆技巧。筆畫是構成漢字的零件,是組字的基礎,組字離不開筆畫。漢字書寫合理美觀,首要條件就是筆畫規范優美,在起筆、行筆、收筆和提、按、頓等運筆過程中,用力的輕重是不一樣的。用力的輕重決定著筆畫的粗細變化。按,用力重,筆畫就粗;提,用力較輕,筆畫就細。每一節課都要通過視頻展臺在田字格中示范,或在黑板的田字格中示范,邊演示邊講述,筆筆指導到位,向學生展示寫字的全過程,使學生對起筆、行筆、收筆歷歷在目,把常用基本筆畫特點和寫法扎根學生心里是關鍵。比如“一”畫的教學。
橫畫在字中起平衡作用。橫不平,字就不穩定,因而就要寫平穩才行。由于人的視覺的錯覺,橫畫不能寫成水平的,應該寫成左低右高,收筆時稍按一下筆,使筆畫變重些,這樣,看起來才顯得平穩。所以,人們常說的“橫平豎直”,不是指橫要水平書寫,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穩不歪斜。橫有長橫、短橫、斜橫等。
1)長橫。起筆稍重,行筆輕細拉長書寫,左低右高(扛肩)可以略上彎,收筆較重但不能拉長,起筆收筆都是向右下4點鐘方向(不能帶疙瘩)。范寫“一”字(在橫中線下起筆,在橫中線上收筆)。
2)短橫。起筆輕,左低右高(扛肩)由輕到重,收筆稍重。范寫“三”字(橫筆等距)
3)斜橫。寫法同長橫(比長橫斜度大)只是左低右高的斜度稍大一些。(斜橫一般出現在帶有豎彎鉤和斜鉤的字里)范寫“七”“我”。
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筆畫的特點和寫法后,再讓學生來掌握常用偏旁部首的特點和寫法。比如“扌”旁的教學。
提手旁在字在左邊叫左偏旁,左旁的字一般筆畫較少,所站位置一般小于右邊部分,所以,左旁的字都是左窄右寬。
提手旁。先寫短橫(扛肩);再從橫上部偏右處起筆寫豎鉤,豎穿過橫偏右處;斜提起筆稍往左邊一些(左伸右縮),穿豎中部,收筆與橫右端上下對齊。范寫指導“把”字(整體看,頭不齊腳也不齊——左長右短)
總之,教師就是學生的好“字帖”。指導教師應從嚴、從實、從點滴抓起、抓好小學生寫字的最佳時期,在這個起步階段,教師只有面向全體學生關注細微、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傾囊相授寫字技法,每一個孩子才能寫出規范、端正、整潔、美觀的漢字來。所以,小學一年級的書法教學是關鍵。
(作者單位:遼寧省莊河市桂云花鄉橫道河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