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周賢
近年來,傳統的師傅帶徒弟的辦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當今社會企業發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國家提出“現代學徒制——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機制”的辦學新模式,結合當下職業院校實訓管理工作出現的實訓管理手段落后、管理者觀念陳舊、缺少學習培訓的機會、實訓資源浪費等現象的分析,提出了改變實訓管理觀念、實現管理者培訓學習常態化、完善實訓管理制度、等管理辦法,希望對各實訓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提供一些有有用的建議。
現代學徒制是通過學校和企業的深層次合作,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聯合傳授,以技能培養為主的現代職業院校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在這種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之下,原有的實訓室管理方法和經驗已經落后。在現代學徒制的這種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各個高職院校必然會改造增加一批新實訓室。在此背景下,必然要提實訓室管理的工作效率,我們必須轉變以前的管理工作理念以及工作方法,探索出一種適合于現在學徒制下新的實訓室管理方法,成為當前實訓工作急需解決的問題。
1.1 對實訓管理認識不清楚
職業院校的教學總體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任何理論知識只有在實踐中成功應用才能發揮它的作用,所以實訓和理論教學是相輔相成的。但是目前還有很多地方把學生實訓當成是一道程序,不能不做,理論學習完就該實訓了,實訓過程中學生把老師講過的東西在動手做一遍,得出了與老師所講的同樣的數值或者答案,學生也按照老師設計的規則完成任務就是高分。還有一種現象廣泛的存在于實訓教學中,就是一個實訓方案或者實訓計劃可以沿用很長時間,中間的變化之處是不同合作單位的名稱而已。另外,實訓管理工作總是徘徊在個人的轄區內不出現重大安全事故就行,學生設備能夠轉起來沒毛病即可,至于學生實訓有什么收獲,學生實訓條件是否與企業差別太大,導致學而無用,這些都與實訓管理人員關系不大。其實就是對實訓工作和教學工作的認識存在誤區,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訓次要的觀念仍未有效改變。
1.2 實訓室資源浪費
1.2.1 實訓室及實訓設備存在浪費現象
通常實訓室建立及設備采購是以某個專業或某個課程為基礎的,傳統的觀念是實訓教學是要服務于理論教學,把理論當中的東西在實訓試驗中得到驗證即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因實訓計劃安排的不合理或者某些專業因社會需求和生源不好而停止辦學,導致部分設備及實訓室沒有使用或者每學期使用時間不長,大部分時間都是關閉狀態這種現在各院校中是普遍存在的。
1.2.2 實訓耗材浪費現象嚴重
實訓教學期間,學生需要大量的使用實訓耗材完成教學任務。但在實訓過程中存在著較嚴重的實訓耗材浪費現象,部分可以二次利用的耗材被丟掉。造成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主要是實訓指導教師對學生的要求不嚴格,沒有向傳達學生實訓教學的紀律和要求。另外,實訓耗材的使用制度不夠完善,甚至有些實訓室沒有相應的實訓耗材使用制度,這也從一方面助長學生過度使用實訓耗材不加珍惜的不良風氣。
1.3 實訓管理方法落后
目前,大多數職業院校的實訓管理工作都是以實訓管理員手工登記這種方法為主。一般,實訓室從建立之初到實訓室正常運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收集各種的資料,每一個實訓室的建立都會產生大量的數據資料,比如實訓室建設資料、實訓設備運行資料、實訓學生成績記錄資料、學生實訓作品儲存、設備登記資料等等這些都是人工登記,裝箱封存。那么,需要在查找有關資料時就要翻箱倒柜,而且每學期每一年都會有新資料的不斷加入,原有資料不能丟棄,新的資料有沒有地方可放,這就給資料的長時間保存帶來了很大的不便,而且這種人工收集登記資料的方式在記錄過程中差錯率很高。還有就是實訓室之間都是獨立的,實訓資源不能共享,好的實訓經驗不能及時普及。
1.4 實訓管理教師師資力量和質量薄弱
在“現代學徒制”的新教學模式下,部分舊實訓室相應的被改造,另外也會創建一些新的實訓基地和實訓室,這對今后的實訓管理工作者來說提出了巨大的考驗。調研發現有三種現象普遍存在,一是一位實訓管理員同時管理多個實訓室的現象比較普遍;二是大很多實訓室管理人員是從“學校”到“學校”,沒有企業工作經驗;三是職業院校和當地教育部門給實訓管理工作人員提供的培訓學習的機會較少。人員配備不足而實訓室不斷的增加難免會導致實訓管理工作中出現紕漏,管理工作成效不高不到位;實訓管理人員自身經驗不足與社會脫節亦會嚴重影響管理效率;院校本身和當地教育部門對實訓管理和實訓教學的重視度不夠,實訓管理人員少有機會“走出去”,學習不到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經驗,同樣是導致實訓管理工作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2.1 實訓管理人員應改變工作觀念
實訓管理人員除了承擔平時的實訓室管理維護工作之外,大多都會涉及到部分實訓教學工作。個人認為應該從兩個方面去落實,一是實訓管理人員應當深入企業學習,主要是通過掛職鍛煉和企業調研這樣的形式學習借鑒企業先進的生產經驗和管理方法,徹底改變只為職稱或者完任務而去企業掛職的不良觀念,把實訓工作與企業緊密掛鉤,這樣實訓教學過程中實訓老師就能夠把企業當中實際的工作經和好的工作方法及時傳輸給學生;二是上級部門應當加強監管實訓管理工作的力度,完善監管制度和考核機制,并且要落實到實處,不能因個人因素而將考核監管力度減小,或者抱著一種得過且過的態度去管理。
2.2 完善落實實訓管理制度
針對實訓資源閑置問題個人認為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做,一是要合理的建設實訓室,實訓室建設之前應當借鑒類似院校的建設經驗,再結合本專業的實訓教學特點、課程規劃、預招生人情況等做出符合實際的評估結果,以避免實訓室建設和實訓設備采購過剩,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二是要合理使用實訓室,實訓教學的時間和實訓室分配需要實訓管理人員將實訓室詳細信息傳達至上級部門,避免因不了解實訓室具體信息造成不合理的使用;三是要制定適合的自己專業實訓室管理的制度,根據本專業的專業性質和特點以及實訓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管理制度,并將一些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要單獨總結出來,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課前教育和講解,并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預防為主。
2.3 實訓管理工作向信息化管理去發展
德國提出工業4.0這個概念,利用物聯網將產品在生產、供應、銷售等各個環節實現數據化和智慧化,歐美國家大部分企業都已實現了管理信息化。相比之下國內各行各業的信息化水平跟歐美還有不小的差距。近年來,國家提出了教學信息化,并且各類院校都通過信息化教學提升教學的質量。那么,實訓管理工作個人認為也應當朝著信息化管理方向去發展,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可以節約很大一部分資源,不會大量出現鋪天蓋地的紙質材料,并且各種實訓信息能夠準確的長時間的保存下來,對于實訓資源的共享,實訓教學合理規劃都有很大的幫助。建議是開發專業的實訓管理軟件,利用軟件平臺實現實訓資源管理和共享。
2.4 加強實訓人員的交流學習力度
當下國家提出職業院校要走“現代學徒制”這樣的新路徑,要實現學校和企業教學生產一體化,既產教融合。這就對教師教輔人員個人的工作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位教師及實訓室管理人員都要深入其中,都要跟著這個職教改革的大步伐,所有不同崗位的教育工作者都要深入其中認真學學習,提高自身的教學和管理能力,所以加強對實訓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開展各種類型的培訓學習要全面化和常態化;還有就是實訓管理老師應該深入企業學習,學習最前沿的管理方法和工作環境,不能再將企業掛職看作是完成任務或者為評職稱而不得不做的一項基本工作。對于師資力量不足這個問題可以根據實訓工作的具體情況適當的增加部分崗位,以便于更好的管理實訓室。
實訓管理工作和教學工作一樣都是職業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前全國各職業院校都在探索學習以深化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的新型育人模式下,將職業教育辦學水平推向新的高度。在此過程中,實訓管理模式和方法將會發生較大的變革,首先是作為實訓管理人員自身的管理觀念一定要轉變,要對深刻的學習先進的管理知識和管理經驗;此外,實訓管理人員的學習交流、高校實訓管理信息平臺的開發也要引起足夠重視,使實訓管理工作和教學工作同步改革,步伐一致才能培養出適應企業和社會發展的具有高品質、高技術的新人才。
(作者單位: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