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冬
摘? 要:西奧多·德萊塞是二十世紀美國文壇上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嘉莉妹妹》自出版以來就廣受爭議。本文將要從欲望的角度以弗洛伊德的發展觀點和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為依據進行嘉莉成長路線分析。
關鍵詞:心理;欲望;需求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02--01
《嘉莉妹妹》主要講述了來自鄉下的嘉莉,她羨慕大都市的物質生活來到了芝加哥謀生。但是嚴酷的社會現實破碎了她的幻想,帶給她的是失業和疾病。在她走投無路時,她做了推銷員杜洛埃的情婦,后來由于更大的欲望又做了酒店經理赫斯特伍的情婦。與赫斯特伍私奔后,在紐約由于偶然的機會她成了紅極一時的演員,擠上了上流社會,實現了她的幻想。然而,上流上會并沒有給她帶來極大的滿足,她感到空虛,找不到真正生活的意義。最后,在寂寞和凄涼中,她坐在搖椅里,夢想著得不到的幸福。這部小說一經問世就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他并沒有因為嘉莉的道德淪喪而受到制裁而是最后取得了成功。人們對嘉莉的性格和行為方式尤其是對她的欲望熱議不止,下面將從弗洛伊德的發展觀和馬斯洛的需要層次進行簡要分析。
一、嘉莉的人格結構發展分析
著名的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自我與本我》中將人格結構分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部分。本我是欲望之源,它主要滿足人本能的需要,遵守快樂原則,追求不受任何法律道德的拘束,不計任何后果的本能欲望的滿足。自我是保護本我的機制但是沒有本我強烈。弗洛伊德說自我意味著理智和謹慎,是由現實支配。超我則是受自我理想和良心的約束,由道德支配。依照弗洛伊德的觀點只有本我、自我和超我實現協調平衡時人格才是健康發展的,若是發生了傾斜就會導致精神崩潰或者走向墮落。
在《嘉莉妹妹》中,嘉莉帶著很少的錢和她對大城市的向往踏上了駛向芝加哥的列車。在初到芝加哥后,嘉莉還幻想用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過上向往的生活,滿足自己的物質欲望,這時嘉莉的自我的雛形已經漸漸形成。但是當她意識到僅靠自己的雙手活得太過艱辛而她又長得很漂亮時,她開始在不同的男性之間斡旋,以做情婦為“跳板”從而實現自己物質的欲望和虛榮心。按照人格結構論,此時她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和欲望的驅使,嘉莉的自我、本我和超我已經失衡,在當時社會的經濟的快速發展的情況下,盡管社會道德受到了不斷的沖擊,自我向本我傾斜的可能性也顯而易見的大于向超我傾斜的可能性。所以,在小說的進一步發展中嘉莉走向了墮落。
二、嘉莉的欲望及需求的簡要分析
需求理論是由亞伯拉罕·馬斯洛在《人類激勵理論》中提出的,他將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成五個層次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被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又可以被叫做低級需求可以通過外界環境得到滿足而被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則是高級需求需要通過內部條件得到滿足。需求也是有能力滿足的欲望。
在故事的開始,剛來到芝加哥的嘉莉最需要解決的就是生理需求,為了滿足這一需求,最初階段,她憑借自己的雙手賺錢,但是難以果腹,所以她做了杜洛埃和赫斯特伍的情婦。她的生理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和保障。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當她的低層次的需求得到了適當的滿足后,高層次需求就會取代低層次需求,從而高層次需求成為新的發展動力。在小說中同理,當杜洛埃和赫斯特伍都失去了作用后,嘉莉就拋棄了他們。嘉莉憑借自己對表演的熱情、天賦以及姣好的容貌在百老匯中嶄露頭角一躍成名,得到了觀眾的喜愛,最后嘉莉在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和社會地位上都得到了滿足。所以嘉莉也實現了自己的高級需要。但是,在小說的結尾,盡管嘉莉的欲望都得到了大部分的滿足,嘉莉仍然坐在她的搖椅上飄搖地想著 的下一個目標。由于嘉莉的自私自利,導致了嘉莉在故事的最后也沒有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幸福,和愛失之交臂。
在對嘉莉的欲望進行簡要的分析后可知,在嘉莉年幼且涉世不深的時她缺乏良好的判斷力和觀察力,此時她又受到了外界的環境的驅使,這使得她的人格構成極其容易傾斜,本我向自我傾斜,最后開始了墮落。而無止境的欲望又使她在小說的最后也沒有得到真正的愛與幸福。
人們在現實生活中也在不斷地被利益及欲望驅使,但是我們要善于處理好自我、本我及超我的關系,在三者平衡的狀態下完成自己的目標。用適當的方法以及符合道德要求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欲望。從嘉莉墮落的背后我們要反省到自身原因也可以說為主觀能動性是事情成功與否的主要原因,我們要端正自的本心,用正確的方式盡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從而擁有世界上的頂級奢侈品,愛與幸福。
參考文獻:
[1]西奧多·德萊賽,《嘉莉妹妹》,人民文學出版社.
[2]馬斯洛,《馬斯洛人本哲學》,九州出版社.
[3]吳偉仁,《美國文學史及選讀》,外語教學及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