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金紅
摘? 要:本文將對英國文學史上最杰出的戲劇家莎士比亞的作品《無事自擾》中所包含的喜劇性語言進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一些幫助,更好地理解這個作品。
關鍵詞:喜劇性;《無事自擾》;莎士比亞
[中圖分類號]:J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02--01
引言:
語言是創作戲劇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著名戲劇家,莎士比亞獲得了非常突出的戲劇成就,其作品的語言都很有特色,喜劇性語言就是其中之一,因此,研究《無事自擾》中所包含的喜劇性語言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莎士比亞《無事自擾》的雙關語喜劇性
在這個作品中,對雙關語進行了多次巧妙、靈活的運用。在一定的語義、語音條件下對相同的、含義沒有關聯性的詞進行使用,從字面上看是一種意思,但實際上則是另一種意思,從而實現一語雙關這個目的,讓人們能夠在雙層意義中獲得歡樂。
二、莎士比亞《無事自擾》的反復喜劇性
反復是為了將某種意思突出或對某種感情強調出來,對相同段落、句子、詞語反復使用、多次使用的一種修辭方法。例如,班耐底克說:“你難道不愛我嗎?”璧阿垂斯說:“不,并沒有超出理智范圍。”班耐底克說:“那就是說克勞底歐、王爺、你的伯父全都被你騙了,他們都說你很愛我。”璧阿垂斯說:“你難道不愛我嗎?”班耐底克:“老實地講,不,并沒有超出理智范圍。”璧阿垂斯說:“那爾修拉、瑪格萊特、我的姐姐全都被你騙了,她們都說你很愛我。”原本璧阿垂斯和班耐底克彼此相愛,但是都想先從對方口中得知,于是兩人經常欲擒故縱,利用反復、間隔的方法詢問對方愛不愛自己,然后也都回答沒有超出理智范圍,用這樣的句式說明自己不是真的愛對方,不過以觀眾的角度來看卻明白兩人真心相愛,這使得兩人多余而重復的對話為人們帶來很多的喜劇性與娛樂性。
三、莎士比亞《無事自擾》的夸張喜劇性
通常來講,喜劇性氣氛的營造離不開夸張這一手法,要想使表達出的效果得到增強,作者會將事物所具有的作用、程度、特征、形象等方面刻意縮小或擴大。夸張雖然言過其實,但又將實際作為主要依據,在特定語境下可以使人們在知道含義與實際情況不符的情況下對其抽象含義進行理解。在這個作品中,具有很多夸張帶來的喜劇性,既有直接夸張,也有間接夸張。
例如,璧阿垂斯說:“他把友誼當成一頂時尚的帽子來看待,伴隨全新楦頭對樣式進行改變。(繼續追問)那么請問他的伴侶又是誰?沒有年輕的混混和他一起下地獄嗎?”又如,璧阿垂斯說:“啊!天哪!他會如難纏的疾病一樣緊緊束縛這他,他比瘟疫的傳染程度更高,只要傳染上就馬上會發狂。上帝啊!幫助一下克勞迪歐吧!他若被班奈底克傳染,沒有一千磅恐怕治療不好。”這兩句都是比喻中蘊含著夸張成分的句子,第一句中,璧阿垂斯意在說明班耐底克對朋友長期以來的友誼不夠重視,根據主觀意愿隨意拋棄舊朋友、尋找新朋友,以這樣的邏輯進行推理,和他在一起的人也一定是他的同類,也就是“混混”,于是就會和他一起下地獄[1]。同時將班耐底克比喻為瘟疫,傳染性極強,被傳染就會發狂,其言外之意為無理、傲慢,很難讓人接近,這些語言都因夸張而引人發笑。
四、莎士比亞《無事自擾》的反語喜劇性
反語是利用和本意完全相反的句子對本意進行表達的一種方式,借助深層次的真意和表面層次的假意彼此矛盾,創造出不和諧的語境,從而獲得喜劇性。例如,璧阿垂斯說:“他對女士來說是一名優秀的戰士,不過對貴族來說算什么呢?”璧阿垂斯這句話是對著信使說的反語,意在對班耐底克進行夸獎[2]。信使說班耐底克屢屢獲得戰功,作為戰士他表現得十分出色,然而璧阿垂斯口中的好戰士主要針對不會打仗的女士來說的,是對班耐底克沒有真實本領、只會和女人之間打口仗進行諷刺,這屬于違心的恭維話語。
又如,班耐底克說:“你將字的善良全都嚇跑了,真會說話。不過我需要清清楚楚的跟你說,克勞底歐接受了我對他的挑戰,很快他就會來通知我,要不我就對其他人說他其實是懦夫。請你跟我說,你以前愛我是因為我身上什么缺點?”璧阿垂斯說:“為了全部缺點,你有兼容并蓄全部缺點的能力,不允許有優點摻雜進來,那你又因為我身上什么優點忍心來愛我呢?”唐佩得婁想通過克勞底歐與里昂拿圖的幫助跟璧阿垂斯、班耐底克開一個玩笑,假裝被璧阿垂斯與班耐底克偷聽到談話,讓他們二人都以為對方暗戀自己,不過實際上沒有這種事,但璧阿垂斯、班耐底克竟然都相信了。原本班耐底克要想璧阿垂斯表達出自己的愛意,但是璧阿垂斯并不領情,所以璧阿垂斯利用反語表達璧阿垂斯真會說話,然后使用反語詢問璧阿垂斯以前愛他是因為什么缺點,違反了愛情需要從優點產生的常理,這樣的反差使得喜劇性大大增加,讓人忍不住發笑。
結語:
總而言之,研究《無事自擾》中所包含的喜劇性語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莎士比亞的這個作品中,使用了夸張、反復、雙關語、反語等多種幽默的喜劇性語言,使得作品具有非常濃厚的喜劇效果,給觀眾帶來了很多歡樂,正是因為他的喜劇性語言,使得該作品多年后仍然被很多人認同。
參考文獻:
[1]熊輝.莎劇的版本考證、故事溯源及文本新讀——談傅光明《天地一莎翁:莎士比亞的戲劇世界》對中國莎學的貢獻[J].東吳學術,2018,(01):128-143.
[2]賈博藝.從實踐中探究學術著作翻譯策略——以翻譯《翻譯所予:原作與漢譯本中莎士比亞的克麗奧佩拉》為例[J].海外英語,2017,(08):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