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富含哲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源。當前,很多高校學生對此并不重視,如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改變這一現象,是本文要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高校思政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
中華傳統文化歷經五千年的傳承和發展,內容包羅萬象,內涵厚重,從釋、道、儒、法到農學、醫學、地理學、文物、繪畫、書法,在世界文化史上一直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而且對于高校大學生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培養有著重要的價值。目前,很多高校學生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不感興趣,甚至有些學生對此有排斥心理,一味盲目崇拜西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因而,高校如何通過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扭轉這種局面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1在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過程中進行宣傳和弘揚
(1)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培養專業的教師隊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支業務精良、富有干勁兒的專業教師隊伍是高校搞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有力支撐和保障。很多時候,教師深厚的人文素養、扎實的理論功底、高尚的人格魅力會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甚至會比課堂教學有更好的效果,這就是隱性教育的特點和優勢。因而,對于相關教師必須高標準、嚴要求。除了人品上、理論素養上要過硬外,專業素養上更要過硬。每個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在這個領域有所建樹。教育視野一定要開闊,教育理念一定要開放,教學方式一定要靈活,善于運用各種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能夠吸引學生,進而引導學生。總之,政治立場要堅定,個人業務要精深,教學方式要多樣,教學效果要良好,從而,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最終達到心智的啟迪和精神的升華。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專業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在課堂之外要狠下功夫。
(2)積極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高校課堂活動。各高校相關部門要重新修訂教學大綱,為優秀傳統文化安排專門的教學計劃,有條件的學校最好以必修課的形式,其他學校起碼也要以選修課的形式,在大學一、二年級學生專業課程不是很多的階段,盡量多開設一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課程,為學生能擁有良好的傳統人文功底打好基礎。在課程設計上一定要多下功夫,既要注意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的普及和傳承,還要注意和其他相關學科知識的滲透以及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的應用。學生一旦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包容性、趣味性、實用性和哲理性,必將極大地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養成自覺自愿學習的習慣,從而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高校領導層要做好后勤保障和經費保障工作,不管是校園環境、教學用品、設備等硬件設施,還是相關的經費投入等,一定要責任到人,加大投入力度,該花的錢一定要花,該添加的設備一定要添,該和其他部門協調的一定要協調好。總之,學校各部門、各單位上下齊心、全體動員,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順利實施保駕護航。
(3)充分利用各種新舊媒體的影響力做好宣傳和弘揚工作。網絡平臺、信息技術等新媒體具有宣傳面廣、受眾多、形式新穎、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深受青年學生喜愛、樂于被學生接受等特點,高校思政教育部門和宣傳部門可以把這個特點充分運用到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方面。學工部門可以在部門網站上開辟專門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傳版塊,定期播放專家、學者主講的國學大講堂、古詩詞賞析、古代名家名作欣賞等;還可以介紹近期校內外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活動、新聞等;團委、學生會、學生社團可以積極組織各種線上線下的相關校園文化活動,如:古典詩詞朗誦比賽、網絡成語競賽、國學知識大獎賽、古文物鑒賞、國畫書法大賽等,可以組織同學們進行網上展示和投票,采用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吸引越來越多的同學參與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行列中來;還可以在節假日組織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實習和實踐活動,一方面同學們自身得到了鍛煉,能力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又宣傳了優秀傳統文化,加深了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理解。
2高校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過程中,要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積極探索新的方式和方法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高校在建設自身校園文化過程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謂是一舉兩得。一方面有助于良好校風、學風的塑造,另一方面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深入人心,春風化雨。校園文化環境、校園文化活動都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力抓手。在校園文化環境的營造方面,可以有意識地植入一些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元素,一方面使得校園環境更富有人文氣息、更雅致,另一方面也使同學們長時間處于優秀傳統文化的氛圍籠罩之下,能得到更多的感染和熏陶。如在校園內適當位置擺放文天祥、岳飛、辛棄疾等民族英雄的塑像;在教學樓、宿舍張貼我國歷代著名文學家、科學家、詩人的畫像和介紹;在校內為本地的歷史名人設立陳列館供同學們參觀學習;在學校圖書館預留專門的房間,懸掛古代經典名畫、書法,讓師生可以隨時欣賞。舉辦校園文化活動時,要有意識地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如組織京劇進校園活動、中國戲曲大巡演活動、校園京劇票友大賽、國學經典誦讀、古詩詞大講堂、每周一書—我最愛讀的一本中國古典名著、“我為傳統文化正名”辯論賽等。還可以成立一些和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學生社團,積極致力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弘揚活動,如太極拳協會、八卦掌協會、國學協會、唐詩宋詞社、中國戲劇研究社、書法協會、國畫社等。使這些高雅的文藝活動能進入校園,滲透到校園各個角落,豐富同學們的業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滌蕩心靈,提高個人人文修養,帶動整個校園文化氛圍提升一個檔次。
作者簡介:王彤宇,河北經貿大學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參考文獻
[1] 潘春琳.以校園活動為抓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J].現代教學,2015(07).
[2] 陳保健.以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大學生在當下的重要性[J].中國成人教育,2015(09):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