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姝婷
摘 要 攝影就是記錄對光的理解和感受,在室內攝影中需要人為制造光源和環境,更多的是攝影師的主觀創作,這也在很大程度上給了攝影師更多獨立創作的表達。
關鍵詞 攝影 室內 光
中圖分類號:J213文獻標識碼:A
光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對于光的理解各行各界有著自己的解釋。光在科學中是一種處于特定頻段的光子流;而在藝術中的光,它是有生命的光,在光線中我們了解世界記錄世界。正如我們用相機拍攝出來的畫面,每一張每一段都是對于光的感悟。如果我們能夠感受光線,對于我們的攝影是起著很大的作用的。
我們拿著手中的相機,把事物的美好留住將是我們理解和學習攝影中光的關系的重要的步驟和方式。攝影是光的藝術,在這里不論是單反攝影還是手機攝影,對于光的運用都是必不可少的內容。有了光才有了攝影藝術,在攝影中不斷的平衡光影的方式是學習攝影的必要途徑。
這里簡單介紹一些光的特性,我們對光線的要求,首先光要有強弱對比,比如室內光和太陽光的比較,在光線強的地方就會比光線弱的地方更能夠使畫面清晰,而在光線弱的室內就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噪點,但這并不是就否決了室內攝影的動機,只是在表現手法中體現畫面的攝影方式不同,所以也可以利用弱光線來構造一些不同風格的藝術展現;接著就是光的方向性,利用光的走向創作出不同的攝影作品,在表現方式上更進一步的發揮對客觀事物的描述,增強照片本身的情感;光的色彩決定著整個畫面的情感和風格,在光的色彩中我們的感受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冷色調一種是暖色調,冷色調給人的整體氛圍是寒冷冷酷,可以表達一些反應嚴肅的事物和事情,冷色調更多的是一種理智的體現;然而暖色調會給人以種溫暖的感覺,可以用作感情的表達,更能夠溫暖人感動人產生共鳴的感性的方式,當然不管是冷色調還是暖色調,都可以表達自己對于光的攝影和創作的情感。
在攝影中我們對光的理解,可以說是我們鏈接光和各種不同的物體之間的關系,用表現的方式呈現出來。也就是說在即使在同一種光線的地方也可以利用光和物體之間的關系來創作不同的攝影作品。例如說正面光、頂光、側面光、背面光(逆光)、底光等,在不同角度利用不同光,對所拍攝物體進行刻畫,加入創作者的主觀感受,得到獨一無二的攝影作品。
我們了解和掌握這些后,就可以針對你所要拍攝的人或環境來進行匹配,這樣可以利用你的技術來展現對光的感悟。當然必須要提的一點是,在不同光的運用中也要考慮人物或者所拍攝物體對于光的主觀接觸方式,使拍攝者被拍攝者以及光和環境充分的融合在一起,才能夠得到更好的發揮。
對攝影師來講,無論是飽滿的光線還是一些昏暗的地方或者室內等光線不足的地方,都可以根據自我的創作利用和感受現有光線的內涵,而創作出不一樣的作品。攝影是一項對光的感受的藝術,室內的光線在不同場景的配合下可以發揮出不同的作用。合理利用室內光線的可操控性,能夠更加主觀創作出豐富的想象力。
室內光線的折射和反射對于創作攝影作品來說,更多的是為人為制造光線和人為布景,這就對于攝影師來說更需要具有對于光把控的挑戰性。人物和事物的表現方式,都是相較于有風景有自然光的室外更加有挑戰性,不同的是這里更多層面創作表達的是為攝影師的主觀臆想。例如在一組室內人物光照攝影中,抓住光的來源,以及周圍客觀事物對主體物的影響都是必要考慮的因素,光線本身就有很多種表現方式。
具體來說室內光線的運用也有很多種,當然我們不僅可以改變光源的方向和角度大小,在光源上改變其照射的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視覺體驗;也可以利用周圍的環境,例如墻面、金屬質地反光板、鏡面、地面、水面等對于光照的方向和角度進行更多維度的創作展現。需要拍攝一些光感的攝影作品時,利用主光源對人物的刻畫,使光和人物形成了鮮明的明暗對比,同時室內光在墻壁地面鏡面的反射,也給主體人物帶來了更多的輔助光源,在攝影技巧上如果利用一面鏡子對主體物和光進行了反射折射的操作,在鏡面的反射中能夠得到另一面的主體人物和場景的虛幻假象世界,加入了創作人自己的主觀感受,在鏡頭前表現出來,將兩者同時在照片中體現,照片中出現的反射與真實的物體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就是加入了創作者想表現的創作內容的體現,對于光對于物體對于人物的刻畫,體現在鏡面與現實的雙面表現下,這就得到一張表達虛擬與現實的創作體現。
這種攝影手法在我們生活中可以利用各種道具,對主體物進行拍攝,例如在一片湖泊的水面,可以拍攝出印在水面的高山峽谷,壯麗云彩和滿天繁星;在全是玻璃鏡面的高樓大廈面前,可以拍攝出人為建造的物體中的車水馬龍甚至是藍天白云;或者在一片地面為制造了一個小水攤,也可以拍出一段角度不同情感不同的創作作品,在這種攝影手法下所展現的,是反射中的另個世界和現實世界的比較,這是帶有攝影師主觀臆想下的攝影創作的充分體現。每個人的情感表達不同,創作意圖不同,創作方式的不同,這樣才能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攝影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