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存林


摘 要 為適應簽證取消后新的船舶監督管理模式,確保國家規費應征盡征,需借助信息化的監管手段,基于智慧海事架構構建與現代海事業務管理軟件相融合的港口建設費稽查管理系統,實現與海事船舶進出港報告系統數據交換,推動海事管理機構與代收單位、港航單位、口岸單位信息共享,便捷實施電子稽查,堵塞征管漏洞。
關鍵詞 電子稽核 智慧海事稽查管理
中圖分類號:F291.1文獻標識碼:A
1總體設計目標
充分了解基層對海事規費稽查信息建設需求,結合信息化建設現狀,不給基層單位帶來負擔,擬在電子巡航系統基礎上,增加港口建設費稽查模塊,稽查模塊一是可實現對港口建設費征管數據與第三方數據比對核實的電子稽查,節省規費稽查人力、物力資源;二是對港口建設費征管數據的智能分析統計,發現可疑數據,堵塞征管漏洞;三是對轄區內逃繳、少繳、漏繳費對象重點跟蹤查堵,提高威懾力,較好的適應簽證取消后新的船舶監管模式改革后的監管要求。
2系統功能架構
港口建設費稽查管理系統(稽查動態監管)功能在原電子巡航系統基礎上新增加一個大的功能模塊,即一級功能主菜單,名稱為:稽查動態監管,其他功能作為二級菜單,包括:數據維護(權限管理、代收管理、貨物信息維護、港口碼頭數據維護)、稽查協作、電子稽核等二級菜單。
2.1功能設計
2.1.1數據維護
權限管理:長江海事局具有全轄段內預警規則設置、規則數據統計、重點船舶/對象設置、人員權限分配等權限,分支海事局具有轄區預警規則設置、規則數據統計、重點船舶/對象設置、人員權限分配等權限(見圖2)。
代收管理:對代收單位實施誠信分級管理,分級管理的數據只需根據已經評定的結果錄入維護,并能夠查詢歷年各代收單位的誠信等級信息。在進行代收工作量統計時,能定期統計代收工作量、專用票據使用量。
貨物信息維護:主要實現手動維護貨物的屬性信息,包括貨物類型、貨物品名、重量、體積、征收類型(減、免、緩)。
港口碼頭數據維護:名稱,位置(經緯度),泊位數量,靠泊噸位,裝卸貨種等信息。
2.1.2稽查協作
港口建設費征管工作中的稽查協作,是港口建設費征管部門在港口建設費繳費完成之后,對直收或代收單位港口建設費征管工作檢查的過程。其中,電子稽查是分支局稽查工作人員對電子數據、紙質材料進行比對,檢查相關艙單,找出有關單位信息存在的問題,為下一階段稽查工作做準備。在此工作環節,須對系統中的電子艙單、船舶進出港簽證信息、碼頭貨物裝卸信息、貨物管理信息、理貨的艙單信息進行使用。稽查工作的信息比對包括紙質艙單與電子艙單的一致性、港口建設費征管系統與船舶管理系統的航次、船載貨物信息的一致性。
2.1.3統計分析
通過實時對轄區內的作業船舶的檢查、報警、處理及跟蹤,系統自動記錄了所有作業船舶的詳細信息,便于各種統計分析應用。主要考慮按港口/碼頭統計不同時間范圍內的作業船舶繳費、報港、查處、報警等數據的統計和查詢。
2.1.4電子稽核
船舶報告與征管數據比對:自動獲取船舶報告數據,比對一定時期內已報港船舶的繳費情況,比對關鍵字為船舶名稱。港口作業數據與征管數據的稽核:通過導入港口作業數據,與繳費數據進行比較,比對關鍵字為船舶名稱、時間。AIS數據與船舶報告數據比對:按規則確定作業船舶,對比關鍵字船舶名稱,匹配時間,核實是否按照規定報告。
3結論
通過規范的系統數據的采集和應用,嚴格執行港口建設費征收管理制度,降低征管風險,堅持依法征管,可進一步做好港口建設費征管工作,因此依靠電子巡航平臺對轄區內停靠港口作業船舶進行智能化核查,可以更好的保障規費征收工作,實現應征盡征、足額征收的征管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