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飛 張德廣


2010年7月的一天正午,暑月蟬鳴,夏意正濃,剛從德國學成歸來的趙蕊走進河南省電子科技學校的大門。趙蕊當時不會想到,從那一刻起,她的職業生涯將掀開嶄新的一頁——她把享譽國際的蒙特梭利幼兒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率先引入到河南省中職學校的學前教育人才培養工作中,10年如一日地為“培養好女孩”的教育目標樂此不疲地奔波忙碌。
2018年春節前夕。“北京,我的IT夢”計算機系校友會在北京的一家酒店會議室舉行。已經在北京工作3年的張魁與從鄭州趕來參加校友會的張老師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張魁向老師和校友們匯報,自己已經在公司站穩了腳跟,不僅成為軟件工程師,還負責好幾個項目,年薪達到了24萬元。通過這次校友會,河南省電子科技學校又有幾位優秀畢業生獲得了進入目前國內最大的軟件外包公司——北京文思創新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就業的寶貴機會。未來,這些從農村走出來的懵懂少年,將在首都北京開創屬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以上兩個場景,僅僅是河南省電子科技學校在62年發展歷程中的縮影。見微知著,我們能夠從中感受到學校創新思路、轉型發展的脈動。近年來,學校以狠抓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依托市場設專業,把握就業明導向,始終秉持素質與能力并重,就業與升學并舉,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讓學生健康、自信、快樂成長的育人理念,促進學校的全面發展。學校淘汰落后專業,加強傳統優勢專業,增設新興專業;用溫情與關懷呵護教師成長,打造了一支理念先進、技能卓越、敢拼敢干的師資隊伍;以高質量的人才培養助力學生成人、成才,讓一批又一批的農村學子學得專業技能,實現高薪就業。全校以黨的政治建設為引領,從編制缺乏、場地不夠、經費有限、設施落后、師資短缺等困局中成功突圍,招生規模逐年增加,就業質量不斷提升,學生家長贊譽有加,學校已成為我省職業教育戰線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瞄準市場前沿,讓專業建設真正“特”起來
3D激光打印機、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金屬切割焊接機、精密雕刻機等價格不菲的實訓設備按專業區域整齊有序地排列著。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一遍遍地操作機器,錘煉技能。這是記者在河南省電子科技學校實訓車間看到的情景。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這是職業院校在特色發展中普遍遵循的辦學規律,河南省電子科技學校校長王春陽亦深諳此道。“我們實行的是‘三堅持‘四對接的辦學模式。‘三堅持就是指堅持特色辦學、堅持靈活辦學、堅持產教融合辦學;‘四對接就是指專業建設對接市場、課程設置對接前沿、教學過程對接崗位、培養目標對接未來。”王春陽用手指著實訓中心的這些設備,繼續說道:“職業學校必須舍得花錢,加大對實習實訓硬件的投入力度,提高學校的辦學實力和層次,讓學生真正學到實用的技術,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這也是多年來學校一直保持著進口旺、出口暢的良好發展態勢的根本原因。”
“好的平臺會決定你以后走上什么樣的道路,河南省電子科技學校就是我人生夢開始的地方。”這是來自原陽縣橋北鄉尤拐村的普通女孩姚嬌的畢業寄語。姚嬌于2015年從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經過3年的努力,現在的她擔任鄭東新區土豆花開國際幼兒園園長,年薪10余萬元。在學校的畢業生中,像姚嬌這樣經過蒙氏教育法的精心培養,最終通過高質量就業、創業實現華麗蛻變的農村女孩比比皆是。
“一位優秀畢業生往往會影響和帶動一大片生源地,她們的兄弟姊妹、親戚朋友都會相繼成為我們的學生。所以,近些年我們的招生年年爆滿。”學校教務處處長潘媛自豪地說。
幾年前,學前教育專業招生競爭日趨激烈。為了實現特色發展,經多方考察和研究,學校決定引入享譽全球的由意大利幼兒教育家瑪利亞·蒙特梭利創立的幼兒教育法,著力培養能夠運用蒙氏教育法的師資隊伍,以滿足社會大眾在幼教方面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需求。蒙特梭利認為,幼兒教師的首要任務是用科學的態度和方式去觀察、研究“自然的兒童”,真正了解兒童的本來面目,從而揭開生命發展的“秘密面紗”。在真正了解和認識兒童的前提下,教師應成為兒童自我發展的“援助者”、優異環境的“創造者”。幼兒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兒童,但這種引導并不是那種直接教給兒童方法和觀念的傳統做法,而是給兒童提供活動的環境和完成作業的教具,使兒童通過完成作業實現自我發現和發展。蒙氏教育法在20世紀風靡西方世界,并獲得了世界各國的廣泛認可。
學校領導班子經研究認為,學前教育專業必須改革,必須創新,否則路會越走越窄。校長王春陽告訴記者:“當時我們面臨的困難很大,一是缺師資,二是缺實習基地,三是缺資金,但這件事我們必須得做。”一個偶然的機會,王春陽從朋友口中了解到,趙蕊在國外學的正是理念先進的國際幼兒教育教學法,剛好是學校急需的幼教師資,便委托班子其他成員先后三次登門邀請趙蕊來校任教。隨后,學校又通過多次公開招聘,嚴格挑選了一批具有豐富幼教工作經驗的教師補充到學前教育系。
為了培養幼教師資,學校拿出專項經費,每年都會選派幾位骨干教師到美、德等國接受蒙氏教育法的專業培訓并獲得國際資格認證。對于暫時無法出國深造的年輕教師,學校每年都會邀請美、德等國的蒙氏幼兒教育專家赴華,在校內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封閉式培訓,幫助教師成長。
為解決學生實習實訓問題,學校主動與學前教育專業往屆優秀畢業生聯系,指導其創辦符合國際標準的蒙特梭利幼兒園。園內所有教師均為學校畢業生,教學教研工作則由來自美國的幼兒教師負責督導。為持續提高和鞏固教學效果,學校安排教師每月抽出一周時間直接參與幼兒園的教學教研工作,同時指導學生現場觀摩,并詳細觀察和記錄教學情況以供后期分析研討。
為了滿足蒙氏教學法對教具的需要,學校從教學場地、資金配置等方面給予學前教育系最大限度的支持。“我們現在仍在不斷拓展學前教育的專業培養方向,除了重點建設的蒙特梭利國際班(培養3~6歲兒童的幼教師資),還開設有德國奧爾夫音樂班(培養0~6歲幼教師資)和幼兒美術教育等專業方向。目前學校正在籌備學前教育早教方向(培養0~3歲兒童的早教師資),為我國即將大面積建設的社區托育中心培養急需的師資。”學前教育系主任趙蕊自信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