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韌

霍華德·馬克斯(Howard Marks)是連股神巴菲特也極為推崇的后輩投資人,在不少人眼中,他是一個可以與巴菲特相提并論的投資大師,極少向讀者推薦其他投資者的巴菲特也曾經說,如果他的郵箱里有霍華德·馬克斯的投資備忘錄(Memo),那么他一定會第一時間來閱讀。
如果我們要比較霍華德·馬克斯和巴菲特之間異同的話,他們倆都是信仰純正的價值投資者,都非常信奉格雷厄姆提出的價值投資基本原則,不過巴菲特更擅長把復雜深刻的投資哲學用簡單平實的大白話給說出來,而且還夾雜著各種妙語和段子,他的讀者遍布個人投資者到機構投資者,而霍華德·馬克斯則更擅長用自己的投資實踐經驗來闡釋價值投資理念的具體應用,用詞謹慎,力求精確,所以他的讀者以專業投資者居多。
跟巴菲特每年親自為投資者撰寫公開信一樣,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霍華德·馬克斯也會自己為投資者撰寫投資備忘錄,闡述自己的投資哲學和對于近期市場的看法。在2000年1月份的那份著名的投資備忘錄中,他預言了科技股泡沫即將破裂,隨后的市場表現證實了他的預言,從此,馬克斯的投資備忘錄成為了華爾街的必讀文件。
近年來,已經年過七旬的霍華德·馬克斯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著書立說和傳播自己的投資理念上,在他的第一本書《投資中最重要的事》中,馬克斯論述了整整20件跟投資相關最重要的事,馬克斯說,這20件事每一件都很重要,對于投資成功來說缺一不可。但是馬克斯自己也覺得,這20件事總結得有些太過于面面俱到了,雖然無懈可擊,但也太難實現。
于是在深思熟慮之后,他在這20件最重要的事情中又找到了重中之重,那就是市場周期,于是馬克斯寫出了這本新書《周期:投資機會、風險、態度與市場周期》(Mastering the Market Cycle: Getting the Odds on Your Side)。在這本新作中,馬克斯用了一整本書的篇幅來分析應該如何認識和利用周期,用一句話來總結馬克斯這本新書的主題就是:做投資,你可以什么都不相信,但是就是不能不相信周期。
如果市場周期如此重要,那么為什么人們總是低估市場周期的重要性,總是不斷陷入周期輪回而不自知?對于這個問題,剛剛來到中國參加諾亞財富系列活動之“駕馭周期布局未來”的霍華德·馬克斯給出了《巴倫》中文版自己的答案: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人,有人的地方就有周期,因為人的情緒總是在過度樂觀和過度悲觀之間擺動,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有時候他們今天還為未來欣喜若狂,明天就陷入徹底絕望,如果我們能夠在別人情緒擺動的時候堅持自我,那么我們就能夠從周期中獲利。
對于周期的堅定信仰,也讓霍華德·馬克斯對于不少人作為行動指引的經濟預測態度非常冷淡,他認為經濟預測對于投資來說基本無用,因為沒有人能夠預知宏觀未來,沒有人對于未來經濟、利率和市場總量有著超越市場共識的看法,大家看到的是一樣的數據,讀到的是同樣的資料,憑什么有人總是能比別人正確?如果有的話,他能夠積聚的財富幾乎是無限的。
所以,重要的不是預測未來,而是知道自己身處周期的哪個位置。霍華德·馬克斯認為,對于投資來說,最重要的學科其實不是經濟學也不是會計學,而是心理學,投資的關鍵在于弄清當前人們對某項投資的好惡,因為未來價格的變化取決于未來青睞這項投資的人會變得更多還是更少,這跟凱恩斯的“選美理論”如出一轍:別選那個你自己認為是最美的,而選擇那個最多的人認為是最美的。
而這也是霍華德·馬克斯的投資哲學核心“第二層次思維”的一種體現。在馬克斯看來,第一層次思維是自然淺顯的反應,比如你聽說一家公司出現了負面新聞,可能第一反應就是這家公司的股價要下跌了,但是第二層次思維則更加深入復雜,它可能要考慮到問題包括但不限于:當前的股價是不是已經反映了這個悲觀的信息,當前價格中所反映的共識心理是過于樂觀還是過于悲觀,未來可能出現的最差結果會最糟糕到什么程度,人們的共識是什么,我的預期跟人們的共識有多大差距,如果大眾的看法是正確的,資產價格將會發生什么改變?如果我是正確的,資產價格又會怎樣變化,我正確的概率是多少?
所以第二層次思維比第一層次思維要復雜得多,很多時候一家公司在爆發負面消息之后,股價不降反升,或者在公布利好之后,股價不升反降,背后的原因往往可能就源自第一層次思維和第二層次思維之間的差異。第一層次思維僅限于普遍認知,第二層次思維則追求與眾不同而且更好,它需要超越共識,同時還要更加正確,它跟查理·芒格的“永遠反過來想”有些相似,但也不盡相同。
對于風險,霍華德·馬克斯的看法也有些與眾不同。他認為世界上最有風險的不是那些看起來千瘡百孔、搖搖欲墜的事情,而是大家都認為毫無風險、板上釘釘的事情,這就是西方諺語“一個熟悉的魔鬼勝過陌生的天使”所說的道理,當大家充分意識到了一種資產存在問題的時候,風險可能已經全部反映在價格里,而真正的風險往往蘊含在那些大家都認為非常安全的資產里。
所以,霍華德·馬克斯所認為最安全、獲利潛力最大的投資機會,是在一種資產沒有人喜歡、棄之如敝屣的時候買進,假以時日,一旦悲觀情緒淡化,人們的厭惡消失,那么它的價格就只剩下一個方向:上漲。馬克斯和他的橡樹資本最擅長的投資方式也是投資于那些陷入困境公司的債務,最終以低價控股這些公司并且走出困境,在中國,橡樹資本則專注于購買和處置不良資產。
簡而言之,霍華德·馬克斯的投資哲學要求投資者必須與眾不同,同時更加正確,馬克斯對此說得十分直白:“記住,你的投資目標不是達到平均水平,你想要的是超越平均水平。因此,你的思維必須比別人更好——更強有力、水平更高。其他投資者也許非常聰明、消息靈通并且高度計算機化,因此你必須找出一種他們所不具備的優勢。你必須想他們所未想、見他們所未見,或者具備他們所不具備的洞察力。所以,你的思維方式必須與眾不同,你的反應與行為必須與眾不同。”
(《財經》原創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