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余潞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為搶救國民黨初選選情,選擇“將大陸拖下水”,在島內遭到質疑。
臺灣《中國時報》13日稱,國民黨初選白熱化,郭臺銘的選舉語言越來越辛辣。日前他在接受采訪時被問及“如果大陸以關工廠施壓,你會怎么回應”時稱,“關就關,誰怕誰”。之后,他又加碼點名大陸“操縱臺媒黑郭”。對此,大陸國臺辦回應稱,該說法無中生有,大陸歷來不介入臺灣選舉,堅決反對任何詆毀大陸的言行。
國民黨前“立委”邱毅在臉書上直言,成功的企業家不見得能成為卓越的政治人物,郭臺銘就是最明顯的例子,他對政治太陌生,對復雜的選舉更是門外漢,很多發言的分寸拿捏失準,會導致進退失據。他舉例說,郭臺銘針對兩岸關系拋出所謂的“兩個中國”、對富士康撤資的刻意表態,以及和特定媒體吵成“兩個首富的戰爭”,都是嚴重的大失言大失誤,這使他的競選節奏完全被打亂。《旺報》13日稱,郭臺銘為拉抬選情、博取關注,用詞嗆辣可以理解,選擇打爛仗模糊焦點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落入病急亂投醫的窘境”。文章說,兩岸關系在民進黨執政后跌至谷底,多數民眾期盼的是2020年讓民進黨下臺,換取兩岸關系和平穩定,這才是主流民意期待的“大勢”,而非藍營個別候選人爭取提名的“小勢”。
有關郭臺銘和高雄市長韓國瑜誰會出線,也引發島內好奇。資深媒體人尚毅夫稱,根據國民黨上周滾動式民調結果,韓國瑜雖維持領先,但支持率只比郭臺銘多出約8個百分點,領先幅度并不大。他認為,如果韓國瑜的民調持續下滑的話,前“立法院長”王金平的支持者將會變成兩人勝敗的關鍵之一。《新新聞》雜志稱,最新調查顯示,挺王選民多數轉向支持郭,少數改挺前新北市長朱立倫,韓國瑜幾乎沒分到太多好處,“王金平的下一步,對韓的影響遠比其他人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