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對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陽》進行音樂本體分析及演唱教學研究,從而揭示歌曲作品與演唱教學之間內在的聯系和規律,解決歌曲演唱和教學當中容易出現的種種問題,為歌曲的演唱和教學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關鍵詞:《我的太陽》? ?藝術歌曲? ?演唱教學
中圖分類號:J6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6-0009-02
“啊多么輝煌,燦爛的陽光……”喜歡美聲唱法的人、都知道這首由意大利作曲家蒂·卡普阿(D·Capua)根據拿坡里民歌風格創作而成的歌曲《我的太陽》(O Solo Mio)[1]。美聲男高音歌手幾乎人人都唱過這首歌,她不僅在西方受到廣泛的歡迎,隨著上世紀末世界頂尖的三大男高音先后來我國舉行演唱會并演唱此曲,她在我們中國越來越被廣大人民群眾所熟悉和喜愛。
《我的太陽》于上世紀進入中國,并由尚家驤老師配以中文歌詞翻譯,歌曲還被選入了成人聲樂考級作品,得到了極為廣泛的傳唱。對其進行作品分析及演唱教學研究,能夠揭示歌曲作品與演唱教學之間內在的聯系和規律,解決歌曲演唱中容易出現的問題,為歌曲的歌唱和教學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一、作品分析
(一)曲式結構
這是一首結構樸素而清新自然的G大調作品。主體結構典型的主歌加副歌A+B兩段體,反復兩次對應三段不同的歌詞(通常演唱1、3兩段,也有結尾反復一次副歌的唱法),最后一遍副歌結尾有變化。A樂段由a+b兩個樂句構成,每個樂句由緊密連接的上下兩半構成,配以兩句聯系密切的歌詞。兩個樂句同頭異尾的結構,有前后呼應和再現的意味,使得樂段的結束感更為圓滿。
B樂段由c+d兩個樂句構成,反復到第二遍演唱時d樂句結尾有變化。B樂段c樂句的后半句的開頭兩小節,是重復前半句結尾兩小節稍加改編而來,使得副歌的結構非常緊湊,情緒非常飽滿。結尾樂句d樂句的開頭頂針c樂句結束音,也使得副歌整體一氣呵成。特別要注意到d樂句前兩小節將第六級音降低了半音,從G自然大調離調到G和聲大調,使得情緒得到一種巧妙的發展。最后一遍B樂段結尾翻高八度演唱,使全曲在燦爛輝煌中結束。
(二)旋律特點
這首作品雖然結構不算太復雜,但旋律變化非常之豐富。主歌第一句開頭從高音區的屬音開始,明朗而又充滿了光輝(譜例1)。接下來向中音區主音的旋律級進下行,感情自然流淌;后半句先從中音區到低音區六級音,然后反復一次同頭異尾再從中音區到低音區屬音。從而在形式上具有高度統一性,在情緒上起到遞進作用。主歌第二句與第一句同頭異尾,后半句在中音區進行不同的旋律變化,整體風格卻又較為統一,主歌結尾加上裝飾音的主音,既有一定的結束感,又對副歌具有一定的引入感。
副歌突然以高八度在高音區主音開始唱出“Ma natu sole……”(啊,你的眼睛閃耀光芒,仿佛那太陽燦爛輝煌),用音樂語言把戀人的眼睛比作太陽從而迸發出的火一樣的熱情,將愛戀之情淋漓盡致地傾瀉出來(譜例2)。副歌開頭從高音區的主音到高音區的屬音,并且始終圍繞高音區屬音進行,與主段旋律在中低音區徘徊形成鮮明的對照。音樂性格與歌詞內容統一,主歌描繪美妙的景象與爽朗的心情,副歌則是贊美戀人的眼睛如太陽的光輝。這種別具一格的旋律風格對比的特點,塑造的藝術形象極其鮮明而又生動。
(三)歌詞與織體
中文歌詞直白而又意蘊悠長,情節性與畫面感兼備。韻腳方面以后鼻韻ang為主,情感飽滿而熱烈。這首歌的意大利語歌詞發音也不復雜,因此很多中國歌手也用意大利語原文演唱。鋼琴伴奏部分用簡樸的分解和弦伴奏織體烘托著旋律的流動性,用附點的節奏型使人感覺到激動地心臟在不停跳動,美妙的愛情令人神往。在副歌開頭高八度旋律,以及最后一遍副歌結尾翻高八度的高音,鋼琴用低音區八度震音的方法加以烘托(譜例3),使得歌曲的情緒更為熱烈。織體中大量的二級和弦與下屬和弦的運用,豐富了歌曲的感情色彩。
二、演唱教學研究
(一)放松自如的歌唱
聲樂藝術,特別是演唱藝術歌曲,一定要放松自如的歌唱。歌唱是需要用一點力的,一般來說用力和音量正相關,要達到一定的音量就需要一定的力量。關鍵是用力的部位,用最有力的部位來發力,就能達到最放松自如的效果。人體最有力的部位就是腰腹部,因此歌唱一定要善于運用腰腹部的力量,用氣息的力量。
演唱第一步張開嘴,同時帶動口腔、咽腔充分打開,同時也使得聲音能達到胸腔、頭腔共鳴。第二步吸氣,用腰腹力量讓氣息達到橫膈膜附近。腹式呼吸可以保持胸腔固定,從而不會因為胸腔運動而影響音準、音色、共鳴。此外腰腹力量足夠大,能夠放松自如的達到集中而有力的氣息支撐。吸氣量與正常呼吸相當即可,避免吸氣過多造成憋氣。第三步聲帶閉合,用后咽壁聲帶肌向后上方適當用力來閉合聲帶,要注意保持喉頭穩定、脖子放松才能讓歌唱放松,喉頭上升、脖子僵硬容易使得聲音發緊。第四步氣息平穩輸出,帶動聲帶振動發聲。
(二)音準問題
音準問題是聽眾比較注意的問題,需要特別注意。首先要求演唱者具備靈敏的音準聽覺,只有比普通聽眾更為靈敏的音準聽覺,才有可能使得演唱音準偏離達到聽眾聽不出來的程度。《我的太陽》總體來說調性較為清晰,旋律以級進和小跳為主,不容易跑調。比較容易出現音準問題的地方,一個是樂句之間的大跳,如主歌第一、二樂句之間的八度上行大跳,以及第二樂句上下半句之間的六度上行大跳;二個是主歌的低音區,特別是第一樂句結尾低音區的屬音,需要巧妙的調整聲帶肌力度和氣息力度才能唱準;三個是副歌第二句第六級音降低了半音,需要額外注意去唱準。此外副歌開頭兩個高音區的主音,以及最后一遍副歌結尾翻高八度演唱的全曲最高的高音也容易偏低,演唱時需要特別注意。
(三)咬字歸韻
咬字歸韻特別要注意的是,首先要保持發聲的穩定,不能因為咬字而影響發聲的穩定。咬字清晰的訣竅是口唇舌的動作幅度要夠大,速度要夠快,字頭出現之后快速歸韻。意大利美聲歌曲的演唱十分講究咬字吐字的清晰度,但其清晰的效果應與咬字吐字的緊張度協調統一,與發聲整體協調統一。
(四)音色統一
音色統一,首先要求歌詞當中的各個音節的音色統一。歌劇風格的作品能夠容許一定的音色變化,而意大利民間歌曲風格特別講究音色統一。舉例來說,開口音a容易發散,需要攏著點唱;閉口音i容易發擠,需要立著唱等。此外高、中、低各音區也需要音色統一,低音區要適當增加氣息支撐,唱得結實一點避免發虛;而高音區則要適當放松一點,唱得圓潤一點避免音色發炸。
(五)其他
這首藝術歌曲的力度要求是中強,音量不宜過大;速度舒緩不宜過快;主歌第1樂句結尾的低音、副歌開頭的高音和全曲最終結束的高音都需加強練習。很多樂句都是后半拍弱起樂句,注意找好節拍和氣口。樂句結尾音節不宜過滿,留氣口要充分。副歌開頭三個音的速度放慢以及結尾自由延長的長音,注意掌握好節奏跟好伴奏,同時要控制好氣息使得音質穩定,音量要適中不宜過大,避免高音唱破音。
三、結語
歌唱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表現情感,歌曲的演唱教學需要符合作品的風格。通過對意大利美聲歌曲《我的太陽》進行音樂本體分析及演唱教學研究,能夠揭示藝術歌曲作品與演唱教學之間內在的聯系和規律,解決藝術歌曲演唱和教學當中容易出現的種種問題,為藝術歌曲的演唱和教學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從而使得歌唱更充分的表現作品情感,使觀眾在聽覺及心靈上的產生強烈共鳴[2],使作品發揮更大的藝術價值。
參考文獻:
[1]周楓,饒余鑒,徐朗.意大利歌曲108首[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
[2]龔易男.《紅高粱》電影與同名電視劇主題音樂之比較[J].音樂時空,2015,(06):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