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媛
公共建筑室內設計是指對非私人所有的空間進行設計。隨著經濟進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不僅對實用功能要求越來越高,也在公共建筑室內設計的審美方面提出了對美的更高層次要求。公共建筑室內設計是否能夠按照設計方案來實現,其根本的物質載體在于各式各樣的材料。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色彩、肌理、質感,在多種材料的秩序組合之下,能營造出不同的公共建筑室內設計效果。
一、公共建筑室內設計與材料的概述
公共建筑,是指屬于社會性和公共性質的建筑。公共建筑的內部空間稱為公共建筑的室內空間。設計主要是指采用科學的規范,將室內的美學元素和空間的功能有序結合。通過對公共建筑物的室內空間進行設計,設計者能為使用者提供一種愉悅、高效、舒適的空間環境,并保障空間使用者的安全,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公共建筑室內設計中,材料既是構成室內設計的主要元素,同時也是表達設計師設計理念的最佳語言。正如建筑大師張開濟所言:“建筑設計不能只顧自己一個的設計,而要和整個城市的風格相和諧。”若要提高公共建筑室內整體審美氛圍,不能注重單個空間的美感氛圍的營造,更要注重整體的協調。因此,設計者需對各式各樣的材料了如指掌,在進行概念設計時巧妙根據材料的色彩、肌理、質感進行選擇與搭配,最大程度發掘材料的潛能,最大程度呈現材料的美感,做到因材施藝,物盡其用。
二、公共建筑室內設計與材料的關系
《考工記》提出“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可以為良”的觀點,材料美從古至今在設計中都占有無法替代的位置。材料通過設計手段實現其真正的附加價值,設計也只有以材料為載體才能得以實現。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材料也不斷涌現和發展,每一次材料的革新都會給人類文明和設計文化帶來質的飛躍。例如,塑料在20世紀30年代因其具有可塑性、耐用性、防水性等優勢,成功確立自己的工業地位,被稱為“民主的材料”,成為工業設計行業重要的材料。
三、材料美在公共建筑室內設計中的體現
(一)材料的色彩美
在公共建筑空間設計中,作為主要物質載體的材料首先體現出來的視覺要素就是色彩。荷蘭建筑師雷姆·庫哈斯認為:“現實中存在著兩種色彩:一種色彩是自然整體的組成部分,或者說具有物質屬性的色彩,它們不會被改變;另一類則是人工色彩,它可以改變物體的外觀。”室內設計色彩一般分為兩大類:固有色和人工色彩。其中,固有色又分為自然色彩和成品色彩。
1.材質的色彩美符合公共建筑功能要求
材質的色彩美體現在色彩能夠滿足當下公共建筑空間室內設計的功能性要求。醫療場所的室內設計越來越受到關注。下面以國內大型綜合醫院為例進行分析。一方面,醫院走廊和病房的頂棚設計所用材料一般是大面積模塊化的白色輕鋼龍骨石膏板吊頂或是鋁扣板。這樣的設計將消防和醫療設備完美隱藏其中,滿足了實用功能;另一方面,白色的使用給患者營造了一個安靜、充滿希望的氛圍。正所謂“除了生死之外都是小事”,醫護人員與患者在這種空間中會莫名其妙地負有壓力感。白色因其具有豐富的文化象征意義,它的大面積使用能夠營造出舒適的醫療環境。
2.公共建筑空間室內設計材質的色彩美具有內在秩序
公共建筑空間相較于普通住宅室內設計,面積更大。為避免公共建筑空間室內設計色彩單調,一般來說,設計師對公共建筑室內空間進行設計時,會使用具有不同色彩特性的材料。
以酒店設計為例,酒店室內面積較大,需要運用不同色彩特性的材料進行組合搭配來減輕空間的單調。東京安縵酒店客房的地板、墻面甚至是內部陳設的家具,全部采用或淺或深的木色。暖色系的色彩帶給入住客人的感覺是溫暖的、親切的,但同時使用會造成空間的單調和沉悶。因此,設計師將同一空間的木色進行同類色的排列,輕松打造出空間層次感。在此基礎上,為了增加空間的穩定感,使用黑色的床旗、盛有綠植的容器、深灰色的榻榻米軟墊。從整個空間來看,客人居住和用餐空間都采用木色營造溫暖的空間基調,游泳館、衛生間選用深灰色的石材作為整個酒店空間的點綴色彩。
3.材料的色彩美影響公共建筑室內的空間感
公共建筑室內層高一般來說要高于住宅內部的層高,一般認為,色彩會影響人的視覺心理,暖色系會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要靠近,而冷色則會令人產生距離感。
美術館是室內需要人保持安靜的典型公共建筑。韓國三星美術館由三個展館組成,其中第三個展館是由荷蘭建筑大師雷姆·庫哈斯設計的三星兒童教育文化中心。在這個館的室內設計上,一方面,深灰色的室內墻面、頂面、地面的設計可以理解為陳列的工藝品背后的展布退到展品身后襯托文物;另一方面,美術館的設立旨在傳承文化,向公眾傳播歷史知識,促進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的交流和碰撞。在這個空間中,人們需要觀察、思考,這就要求美術館的環境是安靜的、不喧鬧的。在這種安靜的空間中,觀賞者才能冷靜地觀察展品,安靜思考其魅力所在。
(二)材料的肌理美
肌理既指材料表面的組織紋理結構,也指的是人對物品表面紋理特點的主觀感受。不同材料的肌理,呈現出的視覺感受不盡相同;同一種材料,肌理的不同也會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玻璃是室內設計常見的材料。設計用的玻璃材質在注重實用的基礎上同樣注重其藝術性。常見的玻璃有磨砂玻璃、壓花玻璃、鏡面玻璃、熱熔玻璃。玻璃材料具有很多優勢,比如著色度高、耐熱性強、具有一定的隔音效果,最重要的是玻璃具有很高的透光性。在公共建筑室內設計方面,玻璃是受到設計師青睞的材料,它可以在滿足私密性的基礎上實現流動性,也可以采用借景手法,把外部空間景色引入其中。
MVRDV工作室給香奈兒建造的“水晶宮”門店的主要材料就采用了玻璃。這個工作室設計的水晶宮所用的玻璃要求高透明、肌理光滑。室內設計中所用的玻璃,其用途是界定空間,由于其透明度較高,所以形成了隔而不斷的裝飾效果,也有助于室內空間的相互溝通和襯托,促進了人們之間的情感交流。香奈兒水晶宮門店正是帶著這種初衷,聚集專家團隊專心研制一年,打造出了極致的“水晶磚”。肌理如此細膩的水晶磚順序排列,令室內和室外進行親密溝通,屋內屋外的景色仿佛可以隨時交流;與此同時,也達到了傳播時尚文化這一目的,創造經濟效益。正如Coco Chanel所講,“想要無可取代,就必須與眾不同”。MVRDV工作室為香奈兒整個門店打造出一種輕盈、明快、耀眼奪目的效果,很明確傳達了設計理念,很好詮釋了香奈兒的獨特品格。設計師如此匠心獨運,更為香奈兒的市場競爭增加了核心競爭力。
(三)材料的質感美
質感是指事物的表面性質和結構,裝飾材料的質感是指材料本身的結構與組織帶給人們的心理感受。目前,室內設計常用的材料主要有石材、木材、布藝、金屬、皮質這幾類。不同的材料會呈現出不一樣的質感。
以在高檔酒店中高度受歡迎的材質金屬為例,一般認為金屬質感是細膩的、堅硬的、光滑的,具有冷漠的、厚重的品格。在雅布的設計作品中,人們就常見到金屬材質的應用。例如,墻面裝飾金屬通常會做表面紋路的處理,其給人帶來的視覺感受是真實的、可觸摸的。這種體驗與人們的精神相契合,身在此山中,會令人不禁思考這些材質的語言。柵格的金屬質感比較細膩絲滑,表面映射著室內物體的固有色、燈光的斑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其他室內物體的質感,再加上金屬的固有顏色增加了空間的檔次,渲染出空間奢華、柔美、細膩的氛圍。
四、結語
近些年來,隨著經濟和文化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室內設計的風格和審美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設計師應該培養敏銳的眼光和多維度的設計思維進行設計。公共建筑種類較多,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要根據設計風格的要求,嚴格謹慎根據材料的色彩、肌理、質感為不同的裝飾位置選擇材料。每一種材料都有自我的性格,作為設計師一定要注重發掘不同的材料美感,也要發掘同一種材料因為不同的制作工藝而產生的不同美感,使每一種材料在同一空間中合理搭配,完美地表達出設計師的設計理念。
(吉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