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帆
摘要:舞蹈表演和想象力之間有著緊密的關聯,想象力在舞蹈的表演歷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沒有想象力的舞蹈表演就失去了藝術的靈動性。藝術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每一個舞蹈作品也是如此。編導通過對生活不同角度的理解與觀察,充分發揮著想象力,用舞蹈語言來思考,想象如何使用肢體語言來進行創作,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舞蹈演員作為舞蹈表演中的一個主體,是編導與觀眾之間能否產生共鳴的一座橋梁。
關鍵詞:想象力? ?舞蹈編導? ?舞蹈演員? ?舞蹈表演
中圖分類號:J7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10-0071-02
一、為什么舞蹈表演中需要想象力
黑格爾曾說過“最杰出的藝術本領是想象”①。 一個好的舞蹈作品不僅僅需要舞蹈演員高超的技巧,更需要的是豐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會使得舞蹈演員在舞蹈表演中的角色或表演內容更加形象生動。高超的技巧可以使人耳目一新,而超凡的想象力卻是畫龍點睛。
(一)舞蹈審美的幕后——舞蹈編導
舞蹈編導是舞蹈藝術的主干部分,也是舞蹈的主要創造者。舞蹈編排是通過編創、排練和指導來創作新作品。舞臺上舞蹈的編排,是編導有意制造出來的。
一個舞蹈創意的誕生,離不開舞蹈編導的想象。作品最終的呈現,都是舞蹈編導通過對生活不同角度的理解與觀察,充分發揮著想象力,用舞蹈語言來思考,想象如何使用肢體語言來進行創作,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
(二)舞蹈表演的中心——舞蹈演員
對舞蹈演員進行定義的話,臺上表演一分鐘,在臺下要進行十年的努力,這句話描述得非常貼切。一名優秀的舞蹈演員,要有著較好的身體條件的基礎,同時也需要把握和理解作品的內涵,塑造鮮活的人物形象,并讓觀眾能夠從舞蹈表演中產生共鳴。
二、以舞蹈《我等你》為例
當代舞《我等你》,是以軍嫂為素材,用第一人稱編排的舞蹈作品。闡述了軍嫂在丈夫為了祖國的安危,保護國家和人民的時候,獨自一人扛起小家重擔的感人故事。
《我等你》表演中的難點就在于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因為構成藝術的基礎是形象,敘事舞蹈的主干就是人物形象。一部優秀的舞蹈作品排除舞蹈的結構、抓人眼球的情節、出彩的舞段,就剩下人物形象的個性把握和細膩塑造。例如,一開始一位軍嫂眼睛直直地看向遠方,在思念著在遠方的丈夫,從一個人的思念切換成一群軍嫂的思念。摸著丈夫坐過的椅子,想象著自己從后背擁抱著丈夫,思念之間慢慢轉變成為了歸盼,想象著丈夫將要回家,急忙打掃著衛生,通過擦地板、哈氣擦玻璃、擦椅背、搬重物等動作將軍嫂自己平日在家中做家務的場景用肢體語言表達出來,后面又加入了卷衣袖,擦汗這些生活化的動作來變現出軍嫂們做家務忙得不可開交。雖然平時在生活中都會做一些家務,想要把這些看似簡單、生活化的動作在舞臺上做的干凈、不別扭,還是需要舞蹈演員的基本素質。
整個舞蹈中最難的部分就是演員的內心戲。軍嫂想象著與丈夫多年未見,對他的思念以及歸盼著丈夫回家時激動的心情。夜晚一個人在家坐著椅子的時候,想念著遠方的丈夫,想象著他坐在自己的身旁,慢慢地伸出手,像是觸碰到丈夫的臉頰,慢慢地撅著嘴巴,再是掩面害羞的笑,將自己腦海中見到丈夫的情景,都細膩地表演了出來。但當其他人都等待到了自己歸盼已久的丈夫,自己卻還是孤單一人的時候,再也忍不住了,將壓抑已久的情緒在最后爆發了出來。在表演這個舞蹈作品的時候,舞蹈演員沒有過這種相同或類似的經歷,只能根據對人物角色的理解,在生活體驗的基礎上,通過對軍嫂的觀察,依靠自己的想象力來演繹整個舞蹈表演中最主要的人物角色,從而表現舞蹈的主題情感。
整支舞蹈的演繹,想象力無處不在。通過釋放個人的想象空間,進而融入了自我的情感,培養了較好的藝術感覺。舞蹈展示就像沒有話語的闡釋,作為情感宣泄的寄托,身為舞蹈演員將自己全部情感都集中的、全方位的呈現在肢體以及表情中來,所有的舞蹈表演者,都是在用心去展現舞姿,用自己的肢體傳達心的想象。
三、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袁禾教授在《中國舞蹈意象》中講道:“舞蹈思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以想象為前提的,只不過在創作與欣賞的不同方面,各有自己的規律②。創作是‘意在舞先,‘意先于‘形,‘意先于‘象。而舞蹈的審美欣賞卻是‘象先于‘意,二者正好為逆向式③”。在舞蹈表演全流程中都伴隨著想象,通過記憶,舞蹈表演者將情感材料實現了加工和再造,不僅僅是對作品的單純模仿,在舞蹈表演過程中表演者更是對過程的一種體會。舞蹈之所以有效,由于舞蹈表演者對想象力的不斷創造,不斷豐富著人們的性格與情感。舞蹈表演者通過深入體會角色進而實現了過程的創造。想象力的不斷豐富,隨之改變的還有舞蹈中人物的情緒。并且,舞者更為豐富多樣的情緒也大多源于想象力的作用。在想象力的促使下,在情感驅使下心靈獲得了撞擊,進而塑造了更加豐滿生動的人物形象。
四、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
(一)想象力對舞者本身的作用
舞蹈演員通過豐富的想象能力可以對作品形象以及內心體會進行有效的把握。在想象力的幫助下,能夠較好地把握人物內心感受以及人物特點。在長時間的觀察與研究之后,積累了充裕的表演素材之后,舞蹈演員才能實現作品的發展,最終完成舞臺藝術的實現。通過想象力,舞蹈表演者能夠較好地理解記憶中的動作以及知識。在想象力幫助下,舞者塑造了更為鮮活可感的角色,創造了更為印象深刻的舞蹈作品,實現了傳遞美學的藝術創作。
(二)想象力對作品再創新的作用
舞蹈因為想象力而更加富有創新性。舞蹈作品的展示并非都是通過原創進行的,在想象力的作用下,新內容可以增加到原有的舞蹈中去,實現新活力的釋放。舞蹈表演者飽含想象力進行創作,持續發展的想象力,能夠充實內容以及帶動情感,進而實現多樣變化的情感展示。在舞蹈的表演過程中不僅僅是展現了舞者的情緒,更重要的還有角色的情感,通過舞蹈演員的表演,對角色本身進行闡釋。在舞者想象力的作用下實現對舞蹈藝術的豐富。
此外,舞者對人物角色體會的過程也同樣通過舞蹈想象實現的。不同的舞蹈演員對動作的理解有著不同的表現,他是受到實際環境以及生活情況所影響的,在具體情況的掌控下,實現肢體與情感的相互融合進行角色展現。其中想象力就包含在情感展示過程中。通過豐富的想象力,舞蹈演員依靠自身的表演將舞蹈內容進行了詮釋。舞臺的空間與表演的主體通過想象力實現了有機關聯。想象力不同于動作,舞蹈編導能夠給舞蹈演員講解每個動作編創的由來以及想要的效果。但是最終的呈現是通過編導的想象力與舞蹈演員的想象力共同完成的。描述不是舞蹈表演的全部,是通過具體的肢體行為形象的去展現出表演者要去表達的情感,是對角色內心世界的一種解讀。但是想象力不是天生就存在的,后天培養鍛煉非常重要。通過編導編創之后的舞蹈,在充分發揮想象力的作用下舞蹈演員實現了個人藝術的再次解讀與創作。
五、結語
綜上所述,想象力在作品的創作、創新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舞蹈作品的質量和美感一般都由舞者的技術技巧與舞美來呈現,但是想象力卻是決定作品是一流還是超凡脫俗的重要因素。舞蹈表演作品的精品與否,在于舞蹈演員對角色的準確把握、舞蹈作品的完美演繹,而想象力豐富與否是最核心的影響因素。通過想象力,不斷變換旁觀者以及當事人的角色轉變,進而實現作品的不斷優化,從而將更具視覺沖擊的作品展現給觀眾,將舞蹈表演真正的感化在人們的內心之中。
注釋:
①黑格爾:《美學》(第一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②袁禾:《中國舞蹈意象概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年。
③平心:《舞蹈心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參考文獻:
[1]平心.舞蹈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袁禾.中國舞蹈[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3]袁禾.大學舞蹈鑒賞[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余夢露.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5]蔣夢瑩,胡彩云.淺析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J].科技展望,2014,(20):287.
[6]關宇.論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J].藝海,2015,(09):55-56.
[7]孔雷.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J].大眾文藝,2014,(11):186.
[8]侯麗娟,白佳琳.對舞蹈表演中的想象力的分析[J].戲劇之家,2016,(03):114+116.
[9]林丹.淺析舞蹈表演中如何塑造人物形象[J].祖國,201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