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簡稱西工大附中)作為西安音樂學院國培項目實踐基地,迎來送往,見證了一批又一批音樂教師的成長與發展。在這個熠熠生輝的教學殿堂里,專家講座的理論思想與真實的課堂教學相碰撞;在這個神圣莊嚴的三尺講臺上,名師的教學智慧與鮮活靈動的學生思維共生共創。專家、名師、教研員、培訓教師、學生,在這里形成了一個綠色生態的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國培實踐基地。在近幾年來的西安音樂學院國培實踐項目工作中,西工大附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也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實踐培養模式。
關鍵詞:中小學音樂? ?教育教學? ?國培項目? ?實施發展
中圖分類號:J6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10-0103-02
一、背景與問題
在不同的平臺上,筆者先后以國培一線專家和參培學員的不同身份參與到“國培”項目中,分別從培訓者和受訓者的不同角度對“國培”項目的實踐意義與學習效果有了一些深刻、獨到的理解。面對國培這樣珍貴的學習機會,幾乎每位老師們都是求知若渴非常珍惜。但即使有這樣積極的學習態度做保證的前提下,培訓的后期效果往往還是和我們的預期出入較大。通過對國培學員進行回訪調研,并在不同區縣學校做問卷取樣,最終發現問題的癥結在于——參培教師未能在后期的實踐中做到“學用結合”。
很多參培教師來自各區縣的基層學校,他們在經歷了國培連續而密集的頭腦風暴之后,基本上是從“大腦充血”暈乎乎的狀態回到自己工作崗位上。一段時間之后,現實的工作環境、教學條件、學生的實際水平、領導同事的支持態度、家人朋友的理解等,都會殘忍的將他們拉回到現實中來。于是就有了“聽完專家講座很激動,回到工作崗位很沖動,時間長了一動不動”的現狀。如何使參培教師“學用結合”,將專家講座中先進的理論思想在自己的實際教學中落地生根,這才是“國培”項目最重要、最核心、最有意義的價值所在。
二、問題的解決思路
為了使參培教師回到原工作崗位后,能夠真實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品質,促進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實施,近兩年來,我們西工大附中國培實踐基地,依托陜西省茍仙冬優秀教學能手工作站,掛靠陜西省“三級三類名師體系”,研磨出了“名師導航”的培養理念。即通過“名師精品課展示、專業示范引領、實踐探討研究、共同提升發展”的培養模式來對參培教師進行實踐培養。通過近三年來對培訓教師的教學水平調研和后期追蹤回訪,我們覺得這一培養模式的實施效果很好。它能夠激發國培學員逐步實現自我超越、提升教學教研水平,是一套相對比較完善的國培實踐案例優化策略。現將具體思路與步驟詳解如下:
(一)以名師精品示范課為依托打開參訓教師視野
我們利用名師課堂品牌效應、以精品示范課做引領,給國培學員創設一個他們熟悉的、擅長的教學情境。在這里,名師、國培學員、學生一起相伴而行,共同完成思想與智慧的碰撞與提升。在一期國培項目中,往往會安排各種不同的課程。例如:國內著名教育專家的理論講座、高校教授的專業技能培訓、一線教育名師的優質示范課、學校藝術教育調研參觀等。這些課程對國培學員而言有著不同的意義。例如專家的理論講座,它雖然能以先進的教育理論思想為廣大教師搭建一座精神上的燈塔,但培訓結束后這些理論卻很難落到實處。回歸到具體的課堂上,大多數音樂老師還是一籌莫展,不知從何下手。這時一節精彩的名師現場課就顯得尤為重要,它能以身說法地為參訓教師做一個引領與展示。將專家的理論思想與名師示范課的導航相結合,相當于在教育專家與普通中小學教師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理論知識細化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
(二)以教研活動為抓手帶動參訓教師教科研能力
在進行國培項目時,應緊緊圍繞名師精品示范課,其中包括說課、課堂觀察、課后反思、教學研討、答疑解惑等實踐活動。在上課前,示范課教師先為參訓教師進行詳細說課,介紹課題的所屬章節、教材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學情分析、各教學環節之間的過渡銜接方式、設計意圖與理念等。通過說課能夠使參訓教師在聽課之前對示范課的教學內容有一個宏觀了解與整體把握。以精品示范課為依托,安排相應的教研活動,不但可以使參訓教師通過外在的教學觀摩“看到”“聽到”,還可以通過教研活動“想到”“悟到”,能夠更加清晰直白地觸摸到教學的內核理念。以這種方式,開闊參訓教師的眼界,讓理論在課堂上落地生根,為教師們提供了更加鮮活而豐富的教學手段與方法,以此促進廣大教師的自我提升與發展,助力其專業成長。
(三)以師徒結對為途徑給培訓教師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名師引航資源
為了能夠切實有效的幫助培訓教師們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后,面對不同的課型、教案、學情,都能上出有特色的優質課程。為那些偏遠的基層教師提供了一條可供持續發展的名師引領之路——建立“師徒結對”模式。通過“師徒結對”模式,可以使參訓教師在回到學校后,面對具體的教學問題時,有人可問、有人可幫、有人指導。對于在西工大附中參加國培實踐的老師們,會在教學觀摩與研討活動結束后,根據其自身愿望和訴求,為其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源和途徑。只有這樣細致入微的對口精準幫扶,才能做出有質量的培訓,才能促進區域間教育的均衡發展,同時也才能夠長期有效地保持住參訓教師主動學習的愿望和激情。
三、案例實踐情況
目前我校的國培實踐工作進展的非常好。我們以精品課程為引領,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課例研修為途徑,在國培項目中融科學性、實踐性、研究性于一體,以此來促進各地區優秀教師的團隊建設,確保了音樂學科優質教學的有效實施。
在國培實踐中,我們以陜西省教育廳在西工大附中授牌建立的茍仙冬優秀教學能手工作站為依托,并通過她在三級三類名師體系中的多重身份請來了多位專家名師助陣,為參訓教師做專題講座、教學研討、開展同課異構活動等。
在此基礎上,茍仙冬又發動自己工作站內的優秀教師(市級、區級教學能手)與培訓教師建立師徒結對的“帶教幫扶”監督機制,對部分在教學上有追求的青年教師進行“傳幫帶”,并挑選一些專業基本功扎實、能力強、有教學情懷的老師,設定為種子教師進行培養。選定種子教師后,工作站會集體開會研討,根據種子教師的具體特點來確定對應的指導教師,并組織開展師徒結對,安排部署相應的送教、帶教活動安排。在師徒引航的過程中,指導教師會對種子教師的常規課進行關注,檢查相應教學設計,做好詳細聽課筆記,幫助每位種子教師至少磨出1節精品課(錄像),鼓勵他們積極做好參加區縣級“好課推優”活動的相關準備。在此過程中,我們還鼓勵種子教師利用自己空閑時間到指導教師所在學校聽課、參加教研活動,并指導種子教師撰寫研修心得、聽課反思等。面對個別能力強的種子教師,我們還指導其進行論文的書寫,并帶領其參加一些省市級的常規課題研究,推動教科研能力的提升。
四、經驗與創新
在近幾年的國培實踐項目中,我們實踐基地緊緊抓住陜西省級三級三類骨干教師體系的優質資源,以專家名師的專業示范引領為助力,充分發揮各級名師工作室、學科帶頭人工作坊、優秀教學能手工作站的輻射帶動作用,探索出一條名師引領教學、提升課堂品質的教師培養新路徑。我們以名師精品課來優化教學,構建高效課堂,尋找突破與發展,帶動培訓教師準確地把握新課標方向,領悟音樂核心素養在教學中落地實施方法,極大地促進了國培項目音樂學科的發展。
在承擔國培實踐項目時,我們積極利用現代網絡環境資源,建立了國培實踐QQ群、微信群、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形成了專家引領師徒結對的“影子”式跟蹤培養模式,深化、細化、內化了優質資源的開發與運用,為國培實踐研修活動提供了一套有效化、常態化、提供可操作的經驗,進一步完善了音樂教育教學人才培養機制。
五、思考與展望
揚帆起航助力國培實踐,劈波斬浪引領教師發展。在近幾年的教師培訓中,我們看到很多學員在教育理念上有了巨大轉變,在教學方法上有了長足進步,在個人教育能力上充滿智慧。更為感人的是,很多種子教師經過專家的師徒結對幫扶,已經從一個普通的基層教師成長為了一位具有高尚教育情懷的當地名師。這是一個好的開端,這是一條國培實踐的康莊大道。通過國培項目的實踐,我們看到了一節節優質音樂課的誕生,也真切地體味到了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方式的轉變。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培養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國培實踐是一場涅槃般的成長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延松,游旭群,黃杰等.音樂能增強我們的免疫力嗎——音樂的心理神經免疫學效應研究的新進展[J].心理科學,2016,(03):748-753.
[2]王延松,邵帥,司雯雯等.音樂對情緒的影響以及相關神經化學研究[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5,(02):151-156.
[3]王延松.音樂心理學導論[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