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肖知潞
10月30日,2019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在興義市開幕。2015年以來貴州已連續舉辦了五屆以山地旅游為主題的國際性會議,世界的目光一次又一次聚焦多彩貴州、魅力山地。深耕山地體育旅游,推動體旅融合發展,貴州交出了怎樣一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體育旅游融合發展答卷?記者專訪了貴州省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吳濤。
吳濤:近年來,“體育+旅游”成為體育產業的熱搜詞。貴州省體育局圍繞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以“體育+”和“+體育”為路徑,推動體育產業駛入可持續發展快車道,“體育+旅游+扶貧”模式成效初顯。
充分發揮體育旅游在脫貧攻堅中的特有優勢,通過正在實施的“賽事、產品、設施、公益”四維體育扶貧創新模式,促進就業,帶動當地旅游經濟發展。目前,我們通過創建全國體育旅游示范區,充分調動了各地特別是貧困地區發展體育旅游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例如六盤水市以“三變”模式將體育訓練基地、生態體育公園、運動休閑小鎮建設、冰雪運動與精準扶貧相結合,通過貧困戶入股滑雪場建設和經營等方式,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推動當地體育旅游快速發展。
當下,體育旅游助力脫貧攻堅既是一大聚焦點,同時也是貴州產業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大關鍵點。下一步,我們將全力做好體育旅游助力扶貧工作,讓貧困群體共享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幸福成果。
吳濤:發展體育旅游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最生動的實踐。一方面,我們依托創建全國體育旅游示范區這個難得的政策紅利,不斷推動體育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在頂層設計上,已經印發實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貴州省創建全國體育旅游示范區的意見》,已編制完成《貴州省全國體育旅游示范區總體規劃》,并經省政府批復同意即將印發實施。在實踐工作中,我們啟動了《貴州省體育特色小鎮建設標準》《貴州省景區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設標準》《貴州省城鎮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設標準》的立項和起草工作,繼續推動“3個100工程”(100個生態體育公園、100個汽車露營基地、100條體育旅游精品線路)。
截至目前,貴州省體育局聯合省文化和旅游廳評選出44條省級體育旅游精品線路,建成和在建生態體育公園93個,建成和在建汽車露營基地95個,建成健身步道、騎行道、登山道近7000公里,60余家國家4A級以上旅游景區均注入了體育元素。

隨著全民健身的興起,體育資源和旅游資源加速融合,未來發展空間巨大。圖為六盤水牂牁江國際滑翔傘邀請賽。(貴州省體育局宣傳信息中心供圖)
吳濤:目前,我們主要通過引導地方政府加大對運動基礎設施興建、改造、提升方面的投入,建設攀巖小鎮、足球小鎮、騎行小鎮、冰雪小鎮等特色小鎮。全省在建和建成的生態體育公園,如安龍縣篤山鎮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范公園、南江大峽谷生態體育公園等,大部分都是利用城郊的閑置空間、有條件的景區、美麗鄉村、大型體育綜合場館、山體公園等開發建設或提升改造建成,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有效兼顧。
同時,我們支持和鼓勵景區建設體育設施、舉辦體育賽事。據不完全統計,全省60余家4A級以上旅游景區均注入了體育元素。下一步,我們將支持和鼓勵更多的旅游景區建設體育旅游基地,不斷擴大體育旅游人口。
吳濤:我們主要圍繞“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改革創新、示范引領,突出特色、培育主體,發揮優勢、融合發展”的思路和理念開展創新和探索工作。下一步,我們將著力在各市縣打造體育旅游發展典型,做實改革創新和示范引領文章,樹立發展新標桿。同時,落實省級層面已經出臺的相關政策、規劃、標準體系、資金保障措施,明確各地各部門建設任務和責任分工,引導社會參與體育旅游示范區創建的熱情,規范市場行為,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激發社會活力和企業動力,建立和完善體育旅游產業體系,進一步培育壯大體育旅游企業主體,開發具有貴州地域特色和產業特點的體育旅游產品和項目,打造品牌。
吳濤:貴州省全國體育旅游示范區的創建工作目前已經進入實施階段,在整合現有資源與項目基礎上,繼續推動項目建設、賽事培育、業態打造、體制創新、產業融合和基礎理論研究工作。
我們堅持強化組織領導、創新綜合管理的原則,目前已建立相應配套的體制機制。相繼成立了貴州省山地戶外運動管理中心、貴州省體育旅游經濟發展中心,聯合組建了貴州體育旅游研究院,具體負責貴州省全國體育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省級層面成立了涵蓋25家成員單位的貴州省體育旅游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全省體育旅游示范區建設。同時,與省文化和旅游廳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雙方在體育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和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方面實現工作共推、資源共享、標準共建、責任共擔、攜手共進。
在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山地戶外運動成為不少游客到貴州旅游的新選擇。以“超級大秋千”極限運動為主題的開陽猴耳天坑景區,國慶假期的收入超過此前全年收入的一半,屬于靠體育項目帶動景區華麗轉型的典型。同樣在今年國慶期間正式開放的壩陵河大橋蹦極項目,橋面距谷底370米,是目前世界距離最高的商業蹦極項目,成為海內外蹦極愛好者的首選地,明年景區目標產值是超過3000萬元,在3至5年達到5000萬元產值。這樣的案例全省還有很多。
體育與旅游的結合,必將催生龐大的市場空間,為體育旅游業態培育提供難得的機遇。黔山秀水,體育旅游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