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孟錦群
壩區聯合黨委的成立,增強基層黨組織引領產業發展、推動產業興旺的政治功能,有力破解劃村而治、地域隔膜、區鎮村三級資源難融合、產業發展動力不足等問題。
組織有力量,振興有希望。10月29日,中共遵義市匯川區泗渡鎮壩區聯合委員會掛牌成立,這是遵義市首個壩區聯合黨委,在省內也屬首創。
壩區聯合黨委通過組織聯建、問題聯解、管理聯抓、發展連謀,試水“聯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探索壩區發展新模式。
“思路決定出路,單打獨斗行不通!如果僅限于一個村單薄的資源,不能做大做強產業!”11月6日,在泗渡鎮壩區聯合黨委辦公駐地,記者見到了吳曉海,他是泗渡鎮黨委副書記,泗渡壩區聯合黨委成立后,他擔任聯合黨委書記。
“泗渡壩區聯合黨委在保持泗渡壩區所轄觀壩村、松杉村兩個行政村原有行政區域、黨支部設置、村委會職責、財務管理和債權債務5個不變的前提下,以兩村黨支部為主,把匯川區農業農村局、區農投公司、鎮農服中心、鎮綜治中心等單位派駐壩區的工作人員組織關系劃入聯合黨委統一管理、統籌協調。”吳曉海向記者介紹,“聯盟+”目的在于增強基層黨組織引領產業發展、推動產業興旺的政治功能,有力破解劃村而治、地域隔膜、區鎮村三級資源難融合、產業發展動力不足等問題。
“跨村建立聯合黨委符合當地群眾的共同利益,適應了基層組織振興的新要求,同時也是我們創造性走好群眾路線的一次嘗試。”吳曉海說。
泗渡壩區是全省18個萬畝大壩之一,面積7766畝,覆蓋4660戶16310人。壩區內基礎設施完善,水利溝渠、機耕道覆蓋率高達85%,壩區發展優勢明顯。
但前期調研發現,壩區存在土地流轉率低、產業不夠優化、經營主體缺乏聯動、基層黨建基礎薄弱等問題。“協調解決這些問題,就成了壩區聯合黨委的工作內容。”吳曉海說,成立聯合黨委這個核心組織,將為壩區產業發展帶來強大動力。
為方便、及時、高效解決問題,聯合黨委還把壩區劃分為8個網格,以壩區核心區或三五個村民組劃分為一個網格,由當地黨員擔任網格黨組長。當所轄網格出現矛盾糾紛時,網格組長可第一時間出面調解。
此外,聯合黨委還出臺了黨員管理、聯合會議、黨委職責清單等10余項規章制度,制定黨員積分考核標準等,確保大事有人共謀、實事有人共辦、急事有人共商、難事有人共助。
截至目前,泗渡鎮壩區聯合黨委已調處矛盾糾紛18起,帶動流轉土地3707畝,建設500立方米冷庫一座,建成農業大棚面積122.1畝。
“春天菜花黃,夏天秧苗青,秋天玉米黃,冬天土地荒。”過去,落后單一的產業狀態,是泗渡萬畝大壩傳統農業的寫照。雖然近年來通過產業結構調整,這種狀態有所改觀,但是,資源整合、產品品牌打造等還困擾著萬畝壩區的發展,壩區一些村民經濟收入并不高。
實現農民增收致富,產業振興是關鍵。
“我們充分發揮聯合黨委的作用,融合組織、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優勢,以規模化、機械化、集約化為重點,開展‘黨委+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和‘黨委+龍頭企業+農戶’試點,探索適合不同產業、不同產品內在發展需求的利益聯結模式。”吳曉海說。

10月29日,中共遵義市匯川區泗渡壩區聯合委員會在匯川區掛牌成立。(周麗 / 攝)
據吳曉海介紹,壩區內的兩家龍頭企業,一個是專門從事優新特果蔬產品的引進、培育、種植、加工和貿易的遵義勞侖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一個是集研發、育種、生產及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專業種子公司——遵義力禾農業有限公司。
吳曉海帶著記者走進遵義勞侖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育苗基地,工人們正在嫁接茄苗。只見工人們將野生茄苗頂部削平,去掉葉片,用刀片在莖干處切個口子,再將準備好的茄子苗插入野生茄子的切口處,最后用專用夾子夾住,動作一氣呵成。
公司生產主管劉朝霞告訴記者,公司擁有國際領先的自動化精量播種流水線及配套設施,有溫室自動化管理系統、監控系統等現代化技術。嫁接苗培育是公司的核心產業,嫁接苗具有產量高、抗病性強、耐水耐旱等優點,幼苗銷售到畢節、六盤水、黔南、黔西南等省內市州以及廣州等地。
值得一提的是,勞侖豐公司不光銷售幼苗,還提供技術指導、病蟲防治、基地管理等,負責回收銷售客戶種出來的產品。
“公司在泗渡培育有230畝蔬菜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所產蔬菜銷往遵義和重慶市場,年產值420萬元。”劉朝霞說,在公司打工的近百位村民,每月有三四千元的工資收入。
勞侖豐公司和力禾公司都是涉農企業,落戶泗渡多年,技術、基地、銷售都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體系。同時,泗渡鎮同匯川區農投公司還合作共建了科創中心。
“有了公司和機構作為技術力量支撐,發展蔬菜種植,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和底氣!”吳曉海說,“至于品種,我們要考慮茄子、番茄、西瓜、苦瓜等經濟價值高、好管理的果蔬,具體重點發展什么,還需要聯合黨委開會討論。”
目前,壩區聯合黨委已經和遵義合力超市達成合作協議,訂單種植蔬菜。
充分發揮壩區聯合黨委的領導作用,離不開一套長效機制和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
壩區聯合黨委制定并細化了決策重大事項議事規則和工作職責,明確了聯合黨委日常辦公、例會、產業發展、建設一支有執行力和創新能力的黨員干部隊伍、組建專家團隊、組建市場營銷團隊、加大招商力度、引進龍頭企業等工作職責。
按照地域相鄰、產業相連、功能相近、資源相融、發展互促原則,壩區聯合黨委積極探索“122233”模式。“1”即黨建引領產業發展;“222”,即雙線運行(各黨組織日常工作主線、壩區產業調整工作調度主線)、雙重考核(各黨組織接受鎮黨委和聯合黨委雙重考核,區派駐工作組人員接受聯合黨委和派出單位雙重考核,聯合黨委班子成員接受鎮黨委和聯合黨委雙重考核)、雙職驅動(壩區無職黨員和壩區屬地在區、鎮、村任職的在職黨員作用發揮);“33”,即形成合力、激發活力、增強動力“三力”共舉,建設綜合指揮調度平臺、黨員量化考核積分平臺、運營管理三大平臺。
凝聚區、鎮、村各級各領域力量,變“小組織”為“大黨委”。泗渡壩區聯合黨委正充分融合組織、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優勢,合力推動壩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