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潔
(山西省忻州市婦幼計生服務指導中心,山西 忻州034000)
近年來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臨床中越來越多的孕婦在妊娠期間患有糖尿病。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有孕前與孕后患上的糖尿病癥狀,由于患者在孕期患有的糖尿病癥狀沒有孕前表現明顯,因此大多數患者會忽視該疾病的發生[1-2]。但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來說,若血糖控制不佳,則易引發流產、早產、稽留流產及胎兒畸形等,對母體及胎兒都會造成極大的危害[3]。因此,在妊娠期間孕婦應定期做產檢,若診斷出糖尿病應立即進行治療。本文分析了責任制護理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及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忻州市婦幼計生服務指導中心婦產科于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9例。對照組年齡23~36歲,平均(31.14±1.26)歲。觀察組年齡25~38歲,平均(34.35±1.6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經臨床血糖檢測后均被診斷為糖尿病;患者及家屬對研究知情同意。
1.3 排除標準 不符合納入標準者。
2.1 對照組 在治療期間實施常規護理措施,包括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指導其在孕期按時服用葉酸、鈣片及維生素等。住院期間對其進行常規血糖檢測及胎兒監測。
2.2 觀察組 在治療期間進行責任制護理,具體方法如下。①成立責任制護理小組,由經驗豐富的產科護士擔任組內負責人,對組內成員進行嚴格培訓,熟練掌握糖尿病及妊娠期間的常規護理知識,對每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護理模式。②組內成員需牢記每位患者的病情狀況,根據患者的病情制訂不同的護理計劃,密切關注患者血糖值及胎兒發育情況。③為每位患者制訂合理的飲食方案,對飲食進行合理控制。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標準體質量計算每日所需熱量,通常按照妊娠糖尿病熱量供給標準給予患者飲食,孕早期為30kcal/(kg·d),孕中晚期為30kcal/(kg·d)+200kcal/d。了解患者喜愛的食物,將其安排至各餐中,保持膳食均衡。根據患者身體康復程度及不同體質,在給予正常營養支持的基礎上,每位責任護士對自己負責的患者進行中醫體質分型,為患者選擇適宜的食物食用。對于陰虛熱盛患者,應指導多食用小米,適量加入玉竹、冬瓜、山藥等;對于氣陰兩虛患者,多食用山藥、白扁豆、南瓜、玉竹等;對于陰陽兩虛患者,可以食用韭菜、胡桃、生姜等。④為糖尿病指數過高的患者安排適當的運動,如上下樓梯、散步、簡單的家務等,禁止在妊娠期間做劇烈運動。運動過程中以上肢運動為主,下肢運動避免過于激烈,防止子宮收縮導致流產或早產,每日定時散步2~3次,每次半小時為宜。有習慣性流產、先兆流產及妊娠期間帶有高血壓并發癥的患者則禁止運動。⑤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應在懷孕35周左右進入醫院進行待產檢測,對患者血糖、尿糖等情況進行嚴密檢測。指導患者在妊娠期間做好飲食及運動的合理變化,避免妊娠高血壓并發癥發生,加強產前健康宣教。⑥住院待產期間,護理人員應嚴密監測患者體征狀況,若出現血糖下降、胰島素需求值減少、體質量突然增加、出現高血壓并發癥、發生羊水不足、血糖及尿糖水平不穩、胎兒宮內窘迫等癥狀時,應立即配合醫師對患者結束妊娠。對于胎兒過大、胎盤功能不全、胎位異常及病情較重且帶有高血壓并發癥的患者應施行剖宮產。⑦患者產后依然進行抗胰島素治療,但由于胎兒分娩后抗胰島素激素迅速下降,因此在產后24h胰島素的用量應由原來的用量減少至一半,注意水及電解質平衡。⑧由于患者妊娠期間患有糖尿病,所產的新生兒體質較弱,因此出生后不論體質量大小均按照早產兒處理,密切關注新生兒生命體征狀況,觀察有無低血糖及呼吸窘迫等癥狀,發現時應盡早對其進行醫治。⑨護理人員在患者產褥期,應注意其腹部及外陰傷口有無感染現象,幫助其清潔傷口,指導患者保持會陰及腹部傷口干燥清潔,鼓勵患者進行母乳喂養,定期做產后復查。⑩向患者詳細介紹妊娠糖尿病的知識,使患者加強自我保健意識,從而達到患者自我管理的目的。在患者出院前對其進行出院指導,告知2個月內禁止性生活。產后進行適當運動,遵醫囑監測血糖,如有異常情況應及時來院就診。
3.1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臨床療效、妊娠結局和護理滿意度。
3.2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產后病情恢復較快,無并發癥發生,血糖、尿糖值顯著降低,新生兒健康;有效:產后病情恢復較慢,有不良反應發生,血糖、尿糖值較低,新生兒無較嚴重的情況;無效:產后病情加重,有并發癥發生,血糖、尿糖值增高,新生兒出生死亡或有畸形。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顯效率與有效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產后臨床療效比較[例(%)]
(2)妊娠結局比較 觀察組感染、血糖控制有效、妊娠高血壓、剖宮產及產后出血等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比較[例(%)]
(3)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例)[例(%)]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發病機制目前還未明確,由于妊娠期間體內各種激素及胎盤激素拮抗胰島素的作用,使胰島素敏感性下降,分泌相對不足,易引起妊娠糖尿病的發生[4]。其臨床表現有三多(多飲、多食、多尿)癥狀、外陰道感染及體質量超過90kg等,其診斷可通過孕婦在常規產檢中進行血糖監測發現[5-6]。早孕期間若合并糖尿病,可使體內胚胎發育遲緩、異常甚至死亡,引發的流產率較高[7]。對于未能很好控制血糖的孕婦來說,極易發生感染,發病期間易產生過多的羊水,使孕婦在分娩時出現難產、陰道損害等情況,增加了手術分娩的發生率,產后易發生出血等不良反應,甚至引發糖尿病酮癥酸中毒[8-9]。因此,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療與護理是不可忽視的。
責任制護理的主要特點是以患者為中心,由責任護士對其進行身心健康的護理措施[10],為患者提供全程、連續的優質護理模式。同時采用中醫飲食護理,根據患者自身體質進行食物調整,通過食療控制患者的血糖。
綜上所述,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責任制護理,可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妊娠期間并發癥的發生,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獲得理想的妊娠結局,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