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海,唐才棟
(1.南寧鐵路安全監管辦駐柳州車輛段驗收室,助理工程師 廣西 柳州 545007;2.南寧局集團公司車輛部,高級工程師 廣西 南寧 530029)
2018 年2 月,南寧鐵路安全監管辦機輛驗收室組織驗收部門對南寧鐵路集團公司的貨車檢修探傷工作進行專項對規,對規檢查單位為柳州車輛段和南寧南車輛段南寧南檢修車間、湛江檢修車間,共發現問題35個,其中柳州車輛段15個,南寧南車輛段20 個(湛江檢修車間14 個,南寧南檢修車間6 個)。筆者對專項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建議。
本次對規對貨車檢修探傷的磁粉探傷和超聲波探傷進行了全面檢查,依據存在問題的表現形式可分為作業指導書、探傷記錄、作業質量、設備機具質量等四類,問題分布分類見表1。

表1 問題分類統計表
2.1 作業指導書問題 發現作業指導書問題共有12個,占問題總數的34.3%。主要表現為:
2.1.1 參數標準引用錯誤 如柳州車輛段鉤尾框非熒光磁粉探傷作業指導書磁粉配比推薦值為熒光磁懸液配比推薦值;南寧南車輛段南寧南檢修車間的鉤尾銷作業指導書中規定“縱向磁化電流值≥70 A”,此規定電流下限小于設備設定的最小值。
2.1.2 內容缺項 如柳州、南寧南車輛段的探頭測試作業指導書缺少直探頭分辨力、靈敏度余量測試部分的內容。
2.1.3 對現場作業缺乏指導性 如南寧南車輛段磁粉探傷作業指導書磁懸液配制未明確磁粉、水基載液具體數值,致使湛江檢修車間所有日常性能校驗記錄未記錄磁懸液配制數據;南寧南車輛段湛江檢修車間大部件探傷作業指導書未明確探測部位;柳州車輛段鉤尾圓銷、扁銷、鉤尾框探傷作業指導書沒有提供具體磁化電流參考值,日常性能檢驗磁化電流的合格性判斷缺少標準。
2.2 探傷記錄問題 發現探傷記錄問題共有7個,占問題總數的20%。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2.2.1 設備性能校驗參數記錄錯誤 如柳州車輛段鉤舌非熒光磁粉探傷機日常性能校驗記錄磁懸液配比為:水34 L,磁粉120 g,不符合紅磁粉懸液配比要求;柳州車輛段有1份鉤尾圓銷、扁銷熒光磁粉探傷探傷機日常性能校驗記錄濃度錯記錄為3.0 ml/100 ml(標準范圍0.1-0.6 ml/100 ml)。
2.2.2 記錄參數不合要求 主要表現在設備性能校驗記錄參數不符合作業指導書要求。如湛江檢修車間鉤尾框探傷作業指導書推薦每組磁化電流值≥2400 A,2 月1 日性能校驗記錄為周向磁化電流2 255 A,縱向磁化電流值為1 895 A。2月5日性能校驗記錄為周向磁化電流2 275 A,縱向磁化電流值為1 895 A。南寧南檢修車間的鉤舌探傷機作業指導書磁化電流值要求為≥1 600 A,2 月3 日的日常性能校驗記錄周向磁化電流為1 442 A,縱向磁化電流為1 485.9 A。2 月5 日日常性能校驗記錄周向磁化電流為1 448 A,縱向磁化電流為1 463 A。
2.3 作業質量問題 發現作業質量問題共10 個,占問題總數的28.6%。主要表現如下:
2.3.1 探傷設備日常性能檢驗把關不嚴 對存在明顯錯誤或超標準范圍的設備參與人員卻簽字確認合格,柳州、南寧南車輛段均存在此類問題。
2.3.2 新品探頭測試管理混亂 南寧南車輛段湛江檢修車間探頭測試、記錄混亂。指標超范圍不符合標準的探頭仍判定為合格,回波頻率實測值與回波頻率誤差不符合邏輯。如編號為649975 探頭測試記錄為“2.0 MHz,回波頻率誤差4%,結果合格”,而實際上誤差為20%,超出15%的標準范圍;探頭性能測試不合格。南寧南檢修車間新品探頭未開展探頭分辨力項檢測,探頭質量無法保證。
2.3.3 其它問題 一是有個別探傷點長頸沉淀管較臟,刻度標記不清晰;二是存在探傷試片粘貼不牢或不按作業指導書規定定期更換新試片的現象;三是車軸探傷記錄分初探、復探兩份,但實際上是由同一作業人員同一次完成。
2.4 設備機具質量問題 發現設備機具問題5個,占問題總數的14.3%。主要表現:一是設備電壓表不準確。如柳州車輛段編號為724150001的制動梁探傷機電壓表顯示異常,關機時顯示為-10 V,開機時顯示為390 V(實際為380 V),車軸熒光磁粉探傷機電表電壓顯示為425 V(實際為380 V)。湛江檢修車間大部件探傷機縱向磁化電流表關機時指針指示為負值。二是柳州、湛江輪軸熒光磁粉探傷點無RE 2 B樣板輪。磁探用60 T的樣板輪作性能校驗,對70 T的輪對探傷難以保證質量。
3.1 提高作業指導書的質量
3.1.1 減少錯漏 車輛段要完善作業指導書管理制度,對新編制、修訂的作業指導書要及時進行驗證,杜絕標準引用錯誤、項目不全、作業要求不清的問題發生。
3.1.2 明確探傷設備磁化電流標準 針對通報的問題,車輛段對各設備的磁化電流要明確具體范圍作為性能校驗判斷合格的標準。如計算出探傷工件相對應的基本磁化電流I0,在作業指導書上要明確I0~1.2I0的具體數據。
3.2 提高探傷管理能力
3.2.1 加強業務素質培訓 一是提高探傷工作者業務素質,加強適應性培訓教育,提高探傷作業水平;二是注重探傷管理監督者探傷基本理論培訓和考試,提高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2.2 完善安全監督機制 一是要強化安全責任意識教育。樹立探傷作業風險、憂患意識,增強探傷保安全的自覺性。二是要強化監督責任。監督管理人員要對參與探傷性能校驗結果簽字負責,對審查、復核的記錄負責。
3.2.3 規范探傷記錄 一是工作者對所有的性能校驗、探傷數據記錄要如實填寫,杜絕編造數據現象。二是要嚴格落實探傷設備性能校驗制度,確保投入使用的探傷設備性能良好。三是建立各臺探傷設備的性能參數表供日常性能校驗核對參數使用,方便對照檢查,提高監督檢查效率、效果。
3.3 設備機具滿足探傷需求
3.3.1 保證設備性能達到要求 一是落實設備維修計劃;二是按規定做好設備各部位和儀表檢查,及時排除設備故障;三是按規定對納入計量管理的探傷儀器進行檢定、校準,確保設備質量達標。
3.3.2 抓好新購探頭管理 新購探頭必須經過測試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3.3 配齊必要的樣板輪。
探傷工作是鐵路貨車檢修工作的重中之重,其質量直接影響貨車運行安全。本文僅就對規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建議。鐵路貨車探傷存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需要探傷管理者、工作者提高綜合素質,努力消除各種隱患,確保車輛運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