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目的:分析對產婦應用早期產后康復訓練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納入對象為本院產科收治的60例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和觀察組(早期產后康復訓練),比較兩組子宮復舊及遠期尿失禁情況。結果:兩組產婦子宮復舊時間比較,數據顯示(15.1±3.2vs8.1±2.1),其中觀察組子宮復舊時間更短,差異明顯(P<0.05)。兩組產婦尿失禁發生率比較,觀察組產婦產后1、3、6個月尿失禁發生率明顯下降,且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結論:對產婦應用早期產后康復訓練,可以有效促進產婦子宮復舊,同時降低尿失禁發生率,值得推廣。
【關鍵詞】產后康復訓練;子宮復舊;尿失禁
【中圖分類號】R24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2
對于產婦而言,如果產后子宮無法復舊,那么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產婦的身體健康,而尿失禁的發生也會對產婦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1]。對此,為了更好的提高產婦產后健康,就需要加強對產婦開展產后康復訓練。本研究就對早期產后康復訓練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納入對象為產科收治60例產婦,60例產婦均為自然分娩,以隨機的方法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產婦年齡為23-39歲,平均(29.1±3.2)歲,孕周38-41周,平均(39.1±2.1)周。觀察組產婦年齡為23-38歲,平均(29.2±3.1)歲,孕周38-40周,平均(39.0±2.2)周。60例產婦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研究開展。排除有精神疾病、溝通障礙、合并其他嚴重婦科疾病等產婦。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包括為產婦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對產婦進行心理指導及生活指導,給予患者相應的產后健康教育及清潔護理,指導產婦進行常規產后康復訓練等。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早期產后康復訓練,即于產婦產后第3d進行康復訓練,具體如下:①腹肌訓練。護理人員指導產婦仰臥位,雙臂上舉過頭,調整呼吸,在緩慢呼氣的同時雙臂配合至身體兩側,每日2次,每次時間為10min。②橋式運動。指導產婦采取仰臥位,膝關節及髖關節屈伸,雙足放于床面,上肢放于身體的兩側,深吸氣時提臀,呼氣時恢復原來的體位,每日3次,每次時間為10min。③轉體訓練。指導產婦采取膝跪位,雙膝分開,肘伸直,將雙手平放于床上,軀干向左右緩慢轉體,每日3次,每次時間為10min。④縮肛運動。指導產婦雙膝屈伸,仰臥位,將雙腿分開,雙臀自然平放,用力合攏雙腿,收縮肛門,堅持3s后分開兩腿,放松肝門,循環訓練,每日3次,每日時間為15min。康復按摩。于產婦分娩后24h對產婦實施康復按摩,按摩師運用推、拿、按、摩、撥、揉等手法和技巧對產婦進行進行按摩,包括乳房按摩、子宮按摩等,每日1次,每次按摩時間為40min。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子宮復舊時間。
觀察兩組產婦產后1個月、3個月、6個月尿失禁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字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產婦子宮復舊時間比較,數據顯示(15.1±3.2vs8.1±2.1),其中觀察組子宮復舊時間更短,差異明顯(P<0.05),見表1。
2.2兩組產婦尿失禁發生率比較,觀察組產婦產后1、3、6個月尿失禁發生率明顯下降,且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2。
3 討論
子宮復舊不全及尿失禁是產婦產后常見的并發癥,具有較高的發生率。這是因為產婦在產后身體極度虛弱,免疫功能很大程度下降,而身體各器官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諸多因素影響下,產婦產后很容易發生各種并發癥[2]。子宮復舊不全及尿失禁不僅會影響到產婦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會影響到產婦的身心健康。而通過給予產婦早期產后康復訓練,就可以有效促進產婦子宮復舊及盆底功能恢復,進而預防尿失禁的發生。這是因為早期產后康復訓練注重從產婦產后第一時間進行康復訓練,結合產婦產后情況給予產婦針對性的功能訓練、康復按摩,這對于促進產婦產后康復具有重要的作用[3]。比如橋式運動、腹肌訓練等就可以有效增加產婦關節韌帶張力,進而促進子宮復舊,而康復按摩可以有效促進產婦血液循環,舒展四肢肌肉,促進患者身體功能恢復,進而預防尿失禁的發生。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產婦子宮復舊時間比較,數據顯示(15.1±3.2vs8.1±2.1),其中觀察組子宮復舊時間更短,差異明顯(P<0.05)。這是因為在早期產后康復訓練中,注重對產婦進行早期康復指導,比如產婦產后24h后就需要對產婦進行按摩護理,同時在各種訓練的應用下,就可以有效促進產婦子宮的恢復。兩組產婦尿失禁發生率比較,觀察組產婦產后1、3、6個月尿失禁發生率明顯下降,且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這是因為在長期產后康復訓練下,可以達到提高盆地肌力的作用,而當產婦盆底功能得到了恢復,那么其尿失禁也可以得到預防。
綜上所述,對產婦應用早期產后康復訓練,可以有效促進產婦子宮復舊,同時降低尿失禁發生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佟英奇,姚嵐.針灸聯合早期盆底肌康復訓練預防產后尿失禁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9,26(01):43-45.
劉菊英.綜合產后康復護理措施對產婦產后抑郁及子宮康復的作用[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8,41(05):194-195.
李瑞菊.產后盆底康復時間選擇對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響研究[J].雙足與保健,2018,27(11):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