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秀

【摘 要】目的:探討多媒體訓練系統在不同年齡段弱視兒童中的治療作用。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32例屈光不正型弱視患兒,按年齡將患兒分為三個年齡層,各層內均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傳統綜合訓練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多媒體訓練治療,比較各組患兒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總體有效率及各層有效率均高于相應對照組。而在觀察組中,學齡前患兒有效率為100%,高于低年學齡期患兒(90.9%)及高年學齡期患兒(86.9%)。結論:在傳統綜合訓練基礎上給予多媒體訓練系統,可提高對屈光不正型弱視患兒的治療效果。尤其對于學齡前期(4-6歲)患兒療效顯著。可在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弱視;屈光不正;不同年齡;多媒體訓練系統
【中圖分類號】R36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2
弱視是造成兒童視力下降的常見原因。由于在視覺發育期內患兒的單眼斜視、屈光參差未矯正等原因,導致患兒視力較低眼比視力較好眼的視力相差≥2行,或者患者的最佳矯正視力低于其年齡階段的正常視力[1]。目前,臨床上屈光不正型弱視患兒對傳統方法治療的反應不盡如人意[2],本文采用多媒體訓練系統對此類患兒進行治療,并根據患兒的年齡進行分層觀察各組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32例屈光不正型弱視的患兒。按年齡將患兒分為三個年齡層,即學齡前(4-6歲)、低年學齡期(7-9歲)、高年學齡期(10-12歲)。在各年齡層內均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兒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學齡前觀察組21人,男:女=10:11,平均5.3±0.4歲;對照組22人,男:女=11:11,平均5.5±0.6歲。低年學齡期觀察組22人,男:女=11:11,平均8.2±0.5歲;對照組21人,男:女=11:10,平均8.0±0.4歲。高年學齡期觀察組23人,男:女=11:12,平均11.1±0.5歲;對照組23人,男:女=12:11,平均11.3±0.4歲。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傳統綜合訓練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多媒體訓練治療,90天后比較臨床治療有效率,即治療后矯正視力>0.9或視力提高≥2行占總人數的百分率。
1.2.1 傳統綜合訓練治療 所有患兒均給予光學矯正,若患兒雙眼矯正視力差異≥3行,則給予間斷遮蓋治療,鍛煉弱視眼進行注視。
1.2.2 多媒體訓練治療 正確使用seein4D JCSX-01弱視斜視矯治系統對患兒進行視覺訓練,包括:精細訓練、融合訓練、同時視和立體視訓練等內容,30分鐘/次,1次/日,90日/療程。
1.2.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 對比 各層內,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傮w上,觀察組及對照組總體均有66人,男女均33例,平均年齡分別為9.6±3.2歲、9.4±3.5歲,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2.2 總體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總體有效率為92.4%,對照組患者的總體有效率為72.7%,Χ2=11.2,P=0.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3 不同年齡層內有效率比較 見表1。
2.4 年齡與治療效果的相關性分析 觀察組中,學齡前患兒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低年學齡期(Χ2=9.4,P=0.002)和高年學齡期(Χ2=13.9,P=0.000),而低年學齡期與高年學齡期患兒比較,Χ2=0.817,P=0.336,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earson相關性分析提示,r=0.208,患兒年齡與治療效果呈弱相關。
3 討論
弱視是造成兒童視力下降的常見原因之一,而屈光不正型弱視則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弱視類型之一[3]。若患兒屈光不正長期未矯正,則會導致視網膜成像模糊,影響視覺發育[4]。屈光不正型弱視的治療方法較多,如:光學矯正、遮蓋治療等,但療效不盡如人意[5]。近年來,隨著多媒體訓練系統在兒童弱視治療的廣泛應用,其對不同年齡患兒的治療效果評價逐漸得到重視。本研究按照年齡將患兒進行了分層,各層內患兒隨機給予傳統綜合訓練治療,及在傳統治療基礎上給予多媒體訓練治療,90天后比較臨床治療有效率。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有效率均高于對應組別的對照組。且學齡前患兒觀察組的有效率最高,療效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綜上,在傳統綜合訓練基礎上給予多媒體訓練系統,可提高對屈光不正型弱視患兒的治療效果。尤其對于學齡前期(4-6歲)患兒療效顯著。可在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趙堪興,麥光煥,牛蘭俊,等.弱視診斷專家共識 (2011年)[J].中華眼科雜志,2011,47(8):768.DOI:10.3760/cmaj.issn.0412-4081.2011.08.027.
付晶,成娟娟,盧煒.屈光不正性弱視和正常兒童立體視覺的臨床觀察[J].眼科,2004,13(5):280-283.
陳媛媛,安思維,高金保,等.多媒體訓練治療不同年齡段兒童屈光不正性弱視[J].國際眼科雜志,2018,18(10):1937-1939.DOI:10.3980/j.issn.1672-5123.2018.10.46.
王英,傅桂芬,肖信.基于互聯網的視知覺學習治療屈光不正性弱視的效果及患兒依從性研究[J].廣西醫學,2016,38(4):593-595.
Lonngi M,Velez FG,Tsui I,et al.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in Children With Amblyopia[J].JAMA Ophthalmol, 2017,21(4):1086-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