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中,臨朐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時度勢,及時與縣檔案局通力合作、齊抓共管,切實抓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的建檔、利用工作,確保廣大投保農民“養老錢”的絕對安全。目前,臨朐縣在14個鎮(街道、產業園、風景區、服務中心)設立了農保機構,全縣345個行政村普遍開展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同時為全縣51萬名投保農民全部建立了檔案,立成案卷3.2萬余卷。
1 四輪驅動,齊抓共管
針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工作量大、保存時間長、利用價值高的特點,臨朐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檔案局、縣社保中心、鎮(街、園、區、中心)社保所“四輪驅動”,形成了各司其職、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的管理網絡。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組織協調,抓好檔案管理體系的建立;縣檔案局負責統籌規劃、業務監督指導;縣社保中心成立綜合檔案室,解決好人、財、物問題,發揮中堅作用;縣社保中心、鎮(街、園、區)社保所的專兼職檔案人員做好保險業務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工作。健全的檔案管理體制網絡,使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工作做到了行政上有領導、業務上有指導、檔案管理任務有人干。
2 建章立制,依法治檔
無規矩不成方圓,做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工作必須有完善的制度作保證。為此,根據《檔案法》、《山東省檔案條例》的規定,建立起檔案工作約束機制。縣檔案局與縣社保中心在深入鄉村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聯合制定下發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管理辦法》,從建立農村養老保險檔案的意義、機構人員,到檔案的整理歸檔、案卷質量、保管利用和制度建設等作了具體規定,使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同時,指導縣社保中心制訂完善了檔案的立卷歸檔、查閱利用、保密、保管、統計、鑒定銷毀等制度,以及檔案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使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工作走上了制度化、法制化的軌道。
3 精心指導,注重規范
為確保全縣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資料的齊全、完整和統一,案卷質量符合國家規范要求,縣檔案局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從文件材料的收集、案卷整理到檔案保管,都精心指導,熱情服務。一是應歸盡歸。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是全面記錄農民投保情況的第一手資料,也是發放養老金的重要憑據,涉及到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必須做到應收盡收、應歸盡歸。為此,在縣檔案局指導下,縣社保中心結合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的實際,編制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歸檔范圍及保管期限表》,要求縣、鎮(街、園、區)社保機構及時將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文件材料收集齊全,整理歸檔,確保全面、真實、系統反映新型農村社會保險工作的歷史面貌。二是搞好培訓。針對全縣社保系統的專、兼職檔案人員新手多,缺乏檔案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實際,縣檔案局與縣社保中心聯手,對檔案人員進行檔案業務培訓,認真學習檔案法律法規、檔案業務知識和基本技能,使縣社保中心、鎮(街、園、區)社保所的專兼職檔案人員基本掌握了檔案管理的基本業務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成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工作骨干,保證了全縣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工作的順利開展。三是集中立卷。每年的4月份,由縣社保中心組織,縣檔案局派人指導,將上年度縣、鎮(街、園、區)社保部門形成的各種文件、票據、表、證明、聲像、電子等保險業務檔案進行集中統一立卷,并達到檔案材料收集齊全完整、組卷合理、編目準確、裝訂周正結實、卷皮書寫規范、檢索工具完善的標準要求。四是統一檔案裝具??h社保中心和14處鎮(街道、產業園、風景區)社保所全部使用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監制的卷盒、卷皮,并用密集架或鐵櫥存放,符合檔案的保管要求。
4 開發利用,保障有力
在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工作中,縣社保中心把利用檔案為投保農民提供優質服務作為工作的落腳點。為切實做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的開發利用工作,縣社保中心編制了案卷目錄、全引目錄、人名索引等檢索工具,編印了保險業務文件匯編、基礎數據匯編等資料,并將保險業務數據錄入計算機,實行微機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同時,依據齊全、完整的保險業務檔案,為14.2萬名符合領取養老保險金的投保農民按月發放養老金,充分發揮了檔案“記錄一生、跟蹤一生、服務一生、保障一生”的作用,真正讓投保農民吃上了“定心丸”,被群眾親切地稱為“民心工程”。
作者簡介
秦好奎,男,54歲,山東省臨朐縣人力資源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