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外語學習焦慮是影響學生外語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情感因素,它對外語學習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這種焦慮情緒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會影響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因此,研究焦慮與外語學習的關系對于提高外語教學質量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探討了外語學習焦慮產生的原因及其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應對策略,旨在幫助學生克服外語學習焦慮,提高學習效果。
關鍵詞:外語學習焦慮;原因;影響;應對策略
1 引言
20世紀80年代, 隨著語言教學研究的重點從研究教師如何教轉向學習者如何學,人們更重視學習者個體因素對外語學習結果差異的影響。研究者們不再只注重對學習者的認知功能研究,而開始重視對學習者情感因素的研究。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學者們注意到了焦慮這一情感因素對外語學習的重要影響,并進行了一些實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鑒于此,本文主要從產生外語學習焦慮的原因以及應對策略等方面進行探討,以期推動這一研究進一步發展。
2 外語學習焦慮概述
2.1 外語學習焦慮的概念
資深學者Horwitz, Macintyre & Gardner對外語學習焦慮進行了大量深入研究,他們把外語學習焦慮定義為“外語課堂學習中由獨特的語言學習過程引起的自我感知、對外語學習的看法、學習外語的感覺和學習行為等特殊的心理活動?!蓖庹Z學習焦慮被認為是一種特殊情景下的焦慮,表現為學生對自己外語交際能力的過低評價。
2.2 外語學習焦慮的種類
Horwitz等(1991)指出外語課堂焦慮包括交際畏懼、考試焦慮和負評價恐懼三大要素。
交際畏懼:是一種元認知意識,即學生有自己的想法,但無法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得淋漓盡致,又不能理解別人的語言時造成的挫敗感與恐懼。交際畏懼在外語課堂中普遍存在,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對外語的掌握。
考試焦慮:即語言學習者在考試時所表現出來的焦慮,是學生害怕失敗而產生的焦慮。薩拉森(Sarason)把考試焦慮定義為:在考查學過的知識時,學生對不理想的表現所帶來的后果的擔憂。比如,有的學生考試時憂慮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組織加工。
負評價恐懼:來源于學生的不自信,他們擔心得不到教師和同學的認可, 害怕聽到別人對自己不好的評價,害怕在他人面前丟面子,想盡量避免受到評價的場合,比如當眾說外語的場合。以上這三種焦慮都對外語學習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2.3 外語學習焦慮的原因
探究引起外語學習焦慮的原因對如何實施課堂外語教學,減輕外語學習者的學習焦慮,提高學習效果具有重大意義。導致外語學習焦慮的原因有很多。Young在回顧了前人的研究之后,總結了導致焦慮產生的六大原因:
個人與個人之間的焦慮(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anxieties):這主要是指學習者之間的相互競爭及學習者對自己的期望過低可能導致在外語學習中焦慮情緒的產生。自尊心較弱或者競爭意識較強的學習者極易產生焦慮心理。當語言學習者把自己與他人或理想中的自我形象進行比較時,就容易產生不安、沮喪和懷疑等焦慮表現,從而導致語言學習效果不佳。
學生對語言學習的概念(learner 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學習者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對語言文化要有一定的認同感。例如,如果學習者認為學習外語的人口語應該像母語者那樣流利, 然而他們達不到所期望的水平時, 就會感到失落。
教師對語言學習的觀念(instructor beliefs about language teaching):教師在課堂中所創設的情景對學生的外語學習有極大影響。有些教師認為,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占絕對主導地位,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持這種看法的教師最容易引起學生在外語課堂上的焦慮。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instructor-learner interactions):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形式和內容也可能導致焦慮。比如,教師糾正學生語言錯誤的問題,過于嚴厲的糾錯會使學生感到緊張不安。糾正學生的錯誤是可以的,關鍵在于何時糾,怎樣糾。
課堂教學過程(classroom procedures):課堂活動和教學方法也可能使學習者產生焦慮心理。由課堂上的一些活動引起的焦慮主要反映在學生當眾用外語進行演講或被要求用外語做口頭表達。許多研究表明,必須當著眾人的面用外語演講或做報告時,大多數學生表現出焦慮不安。
語言測試(language testing):學習者往往因語言基礎差或求勝心理強等原因擔心測試成績不理想而產生較高程度的焦慮。Madsen發現一些語言測試項目和測試形式尤其令學生感到焦慮。
3 外語學習焦慮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影響
語言學習是一種認知活動,要通過編碼、儲藏、修正等過程,而對于焦慮的學生,以上每一種過程都會因為分心而產生干擾,焦慮的學生既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務上,又要承受任務帶來的壓力,因此,語言學習似乎比任何其他課程更容易引起焦慮。研究表明,情景焦慮中的語言焦慮(language anxiety),即學習者學習外語時經常產生的一種特定焦慮,對外語學習過程的各個階段和外語成績都有影響。外語學習研究者很早就意識到焦慮與外語學習有關。有的學者把外語學習焦慮看作是促進學習者學習的積極動力。Horwitz設計了測量外語學習焦慮的廣度和深度的量表“外語課堂學習焦慮測量表”(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 FLCAS),外語學習焦慮可有效且可信地被測量。測量結果表明,焦慮與外語學習效率成倒“U”型曲線,即:中等焦慮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也就是說保持適當的緊張感有助于學習者學習成績的提高。
然而,大多數學者認為語言焦慮是學習者外語學習過程中的絆腳石。焦慮會導致緊張不安和害怕, 緊張與害怕又會影響學習精力和注意力,從而使用于思考和記憶的能量相對減少,語言儲存和輸出效果降低。同時焦慮對自尊心及自信心都有負面的影響。當一個學生面對生疏的外語時,他可能會出現過度焦慮癥狀,害怕自己說錯、寫錯或是讀錯。在這種情景下,學生未能正常發揮自己的能力,導致學習失敗, 自尊心、自信心嚴重受挫,這樣惡性循環下去,最終導致學習者的學習失敗。焦慮對外語學習的影響還可以擴展到外語課堂外。外語學習焦慮甚至會影響到學生職業生涯的選擇,外語學習焦慮會使有的學生在就業時,避免一切與外語有關的工作??梢娡庹Z學習焦慮對學生外語學習的負面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4 減輕外語學習焦慮的策略
外語學習不是一個簡單的輸入———吸收———輸出的過程, 而是一個受學習者認知能力和心理狀態影響的復雜任務。雖然焦慮心理對外語學習有較強的負面影響,但它是可以減輕的。針對焦慮產生的原因,筆者認為應從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采取不同的應對策略來減輕或消除學生的焦慮。
4.1 學生的應對策略
4.1.1 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
健康的心理素質是學生進行有效的外語學習必不可少的條件。首先,學生應克服學習上的自卑心理,建立起自信心,才能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使性格變得更加開朗。開朗的性格有利于降低課堂焦慮的程度,更好地學習外語。其次,學生應調整好競爭意識。大學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學生要學會自比,不要攀比,只要每天自己有收獲,在進步,就應該在滿足中繼續努力。以良好的心態去看待自己,差距就會越來越小,焦慮心情就會得到調節。最后,學生應該正確看待挫折,培養克服挫折的信心,認真分析遭受挫折的原因,用實際行動面對挫折,這樣由挫折感所帶來的焦慮就能得到緩解。
4.1.2 樹立融入型的學習動機,培養持續的學習興趣
外語學習動機是指學生學習外語的愿望和推動力,是學習者在學習中的一種自覺能動性和積極的心理狀態。Gardner和Lambert把外語學習動機分為“融入性動機”和“工具性動機”兩種類型。融入性動機是指“學習者對目標語和目標語社團在語言和文化兩方面的融入愿望”。工具型動機是指“學習者為了實際需求或功利化目的去學習二語,例如為了通過考試、求職或職務晉升等”。因此,學生在外語學習過程中,除了學習語言知識外,應積極學習和了解目的語國家的歷史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識,培養對其社會、文化、民族風俗習慣等的興趣,使工具型動機逐漸變為融入型動機,這樣,即使在學習過程中遇到挫折,產生焦慮時也會繼續學習外語。
4.2 教師的應對策略
4.2.1 提升教師自身素質
教師要完成“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必須具備良好的素質。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業務文化修養和教育教學水平?!皩W高為師、德高為范”是教師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一個教師所追求的目標。作為一名外語教師必須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系統的語言知識、較高的教學能力和令人愉快的人格魅力。這樣的外語教師不僅能教給學生知識,而且其品德也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學生往往會將對老師的尊敬和喜愛轉化為對該教師所教授學科的喜愛。有了興趣,課堂上的焦慮情緒就會得到緩解。
4.2.2 合作學習, 建立民主、融洽的師生關系
Phillips(1992)的研究顯示,課堂中學生的合作,教師的鼓勵與幫助等活動有助于降低交際畏懼。合作學習倡導的民主、平等的教學理念改變了傳統教師的角色,使教師不再處于權威的中心地位, 而是以一個教學活動的協調者、咨詢者、參與者的身份出現。課堂合作活動能夠增進彼此認同、彼此了解,良好的人際關系營造了和諧、民主、自由、寬松的教學心理環境。課堂上師生共同營造的支持性和鼓勵性學習氛圍使學生愿意冒險開口講英語,因為即使犯錯也不會被嘲笑或批評。實踐證明:合作學習不僅有利于創造良好的情感交流環境, 建立民主、融洽的師生關系,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
4.2.3 創造一種友好、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
友好、積極、舒暢的課堂氣氛有助于降低學習者的課堂焦慮心理。在課堂上,教師應允許學生對老師的觀點提出不同的見解,鼓勵學生有自己的思考。同時,教師還要善于表達積極情感:一個溫柔的眼神,一個會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話語, 都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產生一種愉悅感。課堂中教師積極的評價有助于增強學生在交際中的自信心,減輕他們的外語學習焦慮。
5 結語
外語學習焦慮直接影響學生的課堂交際活動,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探討外語學習焦慮對外語教學具有建設性的啟示。因此,外語教師應該了解外語學習焦慮理論,并將理論運用到外語教學實踐。教師要對外語學習焦慮這一情感因素給予足夠重視,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措施,爭取將學生的課堂焦慮降到最低限度,從而產生良好的教學和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Ellis, Rod.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Oxford, R. L. Anxiety and the Language Learner[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3]Scovel, T. The Effect of Affect on Foreign Language:a Review of the Anxiety Research [J]. Language Learning,1978, (28):129-42.
[4]白玥榮.外語學習中的外語焦慮影響[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3,(7).
[5]王銀泉,萬玉書.外語學習焦慮及其對外語學習的影響----國外相關研究概述[J]. 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2):122-125.
[6]何楊.談克服外語學習焦慮的有效對策[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5(12).
作者簡介
董倩(1993-),女,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碩士研究生,天津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