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挺
摘 要:隨著武器裝備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軍校教員在開展教學科研活動時,總是面臨武器裝備換代、教學內容豐富、學科專業融合等現實問題,如果僅依靠教員個體“單打獨斗”,不僅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整體躍升,而且很難將科研學術引向深入。本文以我室教學團隊建設的基本情況為出發點,通過剖析團隊建設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三條應對之策。
關鍵詞:教學團隊建設;問題;對策
1 我室教學團隊建設的基本情況
按照承擔的教學任務和對應的學科專業,我室將所屬人員劃分為三個教學團隊,分別是物理教學團隊、機械教學團隊和電工電子教學團隊。目前,三個教學團隊建設有序、運轉良好,積極開展教學研究,主動承擔教改任務,大膽創新教學方法。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目標任務比較明確。我室教學團隊建設的目標任務是: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以構建和諧集體為依托、以潛心教書育人為宗旨、以加強學科建設為基礎、以深化教學改革為動力、以實現教學創新為標志、以優化教學資源為己任、以最佳教學業績為追求,努力培養一支專業理論扎實、課堂教學質量高、教學理論研究深、教學改革創新能力強、團隊結構合理的高水平教學團隊。
2)組織框架日趨合理。我室三個教學團隊各由一名帶頭人負責。帶頭人是整個教學團隊的核心和靈魂,主要負責團隊發展計劃的制訂、教學改革的推進、精品課程的打造、教學質量的監控、團隊成員的培養和競賽活動的組織等工作。其他成員分工明確、相互配合,有人設計方案,有人組織協調,有人采購物資,還有人監督團隊工作的進展。
3)團隊成員相對穩定。面對軍隊院校的改革落編,盡管我校經歷了獨立重建,但是我室的人員規模基本維持不變。三個教學團隊的年齡分布、職稱等級和學歷層次基本合理。團隊由老教授、老教員領銜,以中青年教員、教學骨干為主體。團隊中多數教員的任教時間在10年以上,教學經驗豐富,基本功扎實,對教學內容比較熟悉,對學員情況比較了解,幾乎都參與過教學改革和學術研究。
2 我室教學團隊建設所面臨的問題
我室三個教學團隊緊密圍繞課程群,打造專業品牌,加強精品課建設,鉆研信息化教學手段,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面臨一些突出的問題。
1)集智攻關、合作共贏的理念尚未牢固樹立起來。一方面,在團隊內部,部分教員的工作方法、治學方式像獨奏表演一樣,很少與其他成員進行交流、探討和切磋,基本處于封閉、孤立的“單兵作戰”模式。另一方面,在各團隊之間、各教研室之間,部分教員互不相干、互相防范。即使在教學中遇到問題時,教員之間也少有交流,更談不上跨學科、跨專業、跨系部的“協同作戰”。正是由于部分教員缺乏協同、合作的意識、觀念,習慣關起門來靠個人的知識和經驗,而沒有主動尋求集體智慧的幫助,使團隊力量過于分散,難以形成合力。
2)教學團隊的人員結構還不太合理。首先,優秀的團隊帶頭人比較缺乏。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優秀的帶頭人除了要具備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善于合作、樂于奉獻的品質之外,還要具備清晰的工作思路、長遠的籌劃能力和準確把握教改方向的洞察力。其次,團隊中的新生力量比較少。鼓勵更多年輕人加入教學團隊,既是加速年輕教員個人能力生成的有效途徑,也是維持合理團隊結構,避免人才斷層的重要措施。最后,文職教員在團隊中的作用還需加強。目前,團隊中挑大梁、擔主責的還是現役教員,文職教員的作用還不夠明顯。
3)對教學與科研的關系處理不當。教學與科研密切相關、相輔相成,是教研室、教學團隊生存與發展不可分割的“兩翼”。一方面,有些團隊“重教學、輕科研”,為了應對教員選拔、教學督導、教學競賽和教學考評等,把所有精力都放到教學工作,忽視了科研學術對教學的支撐作用。另一方面,還有一些團隊“重科研、輕教學”,有些教員盡量少代課,寧愿當實驗課的輔導教員,不愿當主講教員,不愿在教學上多花心思、多擔責任,而把更多精力放在加分比較多的科研項目上。實際上,教學沒有科研做支撐,就是一種粗淺的、沒有內涵的教學;科研沒有教學做支持,就是一種飄渺的、不接地氣的科研。
3 我室教學團隊建設的應對之策
建設高水平的教學團隊就是通過協商合作機制,不斷深化教學改革,開發優質教學資源,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推進教學隊伍的老中青結合,提高教員隊伍的整體教學水平。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解決教學團隊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在團隊中牢固樹立合作共贏的理念。團隊成員之間只有自覺、主動地協作與交流,才會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在不斷交流與互動的過程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才會在相互的學習支持中,實現團隊成員的優勢互補,才能孕育一種蓬勃向上、創新發展的激情和活力。為此,我室的三個教學團隊定期組織集體備課、研討交流、教學觀摩,同時以信息化教學競賽、希望杯、育才杯等活動為抓手,通過群策群力、團隊打造,在推選教學能手的同時加強成員間的合作與交流。同時,還鼓勵優秀教員和青年學員走出校門,與地方高校的師生通過比賽進行切磋、交流。這既擴大了團隊影響力,也提高了教員的教學水平和學員的知識技能。
2)不斷完善教學團隊的人員結構。首先,加強團隊帶頭人的培養。通過培訓不斷提升帶頭人的任務籌劃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和協作溝通能力,通過一次次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使帶頭人在提升能力的同時贏得成員的尊重和信賴。其次,合理配置團隊成員。打造由團隊帶頭人負責,老中青結合、優勢互補、分工明確的精英群體,實現“1+1>2”的團隊效應。在團隊中,既要注意發揮老教授、老教員的學識深厚、經驗豐富、愛崗敬業的優勢,也要注意吸引年輕教員和文職教員。有時為了完成某項教學科研任務,甚至可以跨專業、跨學科、跨系部引入人才。最后,注重青年教員培養。教學團隊要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地培養工作熱情高、發展潛力大的青年教員,通過傳幫帶、進修培訓、代職鍛煉等方式,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和科研學術能力。
3)處理好教學與科研之間的關系。一方面,教學能促進科研的發展。教學不僅是教員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也是發現教學問題、激發學術靈感、應用科研成果、養成治學態度的過程。教員對教學、對學員認識得越深,開展科研學術就更有方向,更符合學員需要,更能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另一方面,科研也能提升教學的效果。經常從事學術研究的教員會不斷探索學科前沿,逐漸形成科學思維,這些都會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員,進而豐富了教學內容,提升了教學質量。因此,我室要求團隊成員既要主動擔負授課任務、實驗室建設、教學方法創新、教學資源開發等教學任務,同時還要積極參與各項科研任務,并將這兩個方面與個人考核相掛鉤。
4 小結
盡管教學團隊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但是我室會持續加強教學團隊建設,逐步形成團隊協作的教員群體,以團隊合力推進教學改革和資源建設,將建設教學團隊和發揮學科優勢、培育專業特色結合起來,打造具有示范效應的高水平教學團隊。
參考文獻
[1]房喻,陳亞芍等.建設高水平教學團隊,不斷提升課程教學質量[J].中國大學教學,2012年第1期.
[2]馬廷齊.高校教學團隊建設的目標定位與策略探析[J].中國高等教育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