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 高娜
摘 要:進入到新時期以后,提出了全新的發展理念,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的不斷進步,要求從實際出發,做好城建檔案的管理工作,本文對此進行了詳盡的論述。
關鍵詞:新發展理念;城建檔案;措施
城市建設檔案管理工作繁復冗雜且專業性強,作為國家檔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城市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城市建設檔案管理工作也要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由傳統的手工模式逐漸向數字化管理模式轉型。然而,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對城市的建設檔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城建檔案管理現狀分析
黨的十九大再次強調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促進經濟發展向高質量轉變的重要手段。借鑒凱恩斯經濟學經典理論,城市建設檔案館在提供城鄉規劃建設檔案管理服務的同時,也面臨與中國經濟結構存在供求關系不平衡的發展矛盾相類似的問題。城建檔案公共服務體系同樣需要供給側與需求側的雙向優化,以便快速推進新時代公共服務事業與經濟發展環境相適應,促進社會、經濟、文化建設的繁榮共進。由于工程建設檔案不同于一般的檔案門類,專業屬性突出,政策約束嚴格,城市建設檔案館又大多受地方主管規劃、建設的機關部門領導,因此由城建檔案館負責的工程檔案驗收、保管、利用等服務,不僅關乎政策實施、社會民生、文化傳承,還在專業參考、法律憑證等多個維度為城市建設各領域的企事業單位提供廣泛服務。以天津市城市建設檔案館為例,2012年3月《天津市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程》正式實施以來,結合相應行業標準與政策法規的落實,城建檔案館對工程檔案從接收、保管到利用都進行了嚴格的規范,尤其加強了工程聲像檔案的服務力度。
2 新發展理念下城建檔案管理措施探究
2.1 城建檔案整理逐步實現智能自動化
科技進步加快了城建檔案整理智能自動化的進程,以廣東省房建竣工驗收技術資料統一用表(2016版)(以下簡稱統表)為例,統表的版面尺寸等形式一樣,左下角都有特定的二維碼。基于統表樣式的統一性,檔案整理智能自動化可由以下幾個步驟來完成。首先利用空白文檔頁腳設置頁碼打印案卷,完成案卷頁碼編制工作。其次進行掃描和掛接工作,檔案管理系統需作一些技術上的設置,在案卷信息界面設置掃描選項,選擇系統預設的對應案卷進行文件掃描,并使連接系統的掃描儀在掃描文件的同時能自動識別該文件的二維碼,系統后臺根據二維碼的信息鏈接預設的文件題名到卷內目錄模板,自動生成案卷的卷內目錄,甚至還可以實現掃描后同步掛接功能,掃描結束后完善案卷信息,一并打印案卷封面、卷內目錄及備考表。最后是案卷裝訂入盒,案卷打孔穿線裝訂、檔案盒脊背打印都已有機器操作,案卷自動入盒技術上也不是一個難題,焦點在于成本與效率的高低。上述步驟是檔案整理智能自動化的基本流程,還可以進一步研發相關技術,完善各自設備集成功能,最終形成一條檔案整理的流水線。
2.2 “微模式”的應用
城建檔案工作與其他類型的檔案工作雖然在檔案業務的基本流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其文件的形成與流轉、文件的歸檔與驗收受到城市建設工作的規范與影響,在業務內容及操作方式上與其他類型的檔案工作存在較大的差異。城建檔案及城建工作的特殊性導致城建檔案工作的“主模式”存在許多無法合理解決的問題,進而也影響到了城建檔案工作的質量與效率。而基于移動互聯的“微模式”,作為城建檔案工作“主模式”的重要輔助與必要補充,必將全面改變城建檔案工作的面貌,提升城建檔案工作的水平與效率,創新城建檔案信息的開放與利用。長期以來,城建檔案的外業資料量大、現場性強、構成復雜、專業性強一直困擾著城建檔案工作的業務處置,“微模式”的應用與運行,可以將外業、現場的城建檔案工作與城建檔案館的“主模式”平臺實現連接與互動,讓每一位專業的城建工作者也能成為全員兼職檔案人員中的一員,通過“微模式”的交互行為,實現現場的城建檔案業務指導,從而有效解決城建檔案工作者檔案業務知識的缺失與城建檔案工作的專業指導不足的矛盾。城建檔案工作“微模式”的應用與運行,可以讓城建檔案工作服務到現場、跟蹤到每一個流程、指導至每一個具體的業務環節,實現城建檔案工作業務處置模式的創新,從而保障城建檔案工作在城市建設的任何空間與環節上的全覆蓋。
2.3 進行供給側改革
根據需求分析,改革供給管道是提升服務效能最基礎的手段。對于經過內容鑒定不適宜公開的檔案,城建檔案館應明確規定需求對象的范圍和使用權限,完善利用機制,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提供檔案利用服務。鑒于聲像檔案數字技術發展速度非常快,電子信息的采集、存儲、轉移和備份已經非常便利。隨著數字檔案館建設的進一步完善,檔案提供利用工作將由傳統的面對面服務轉換為在線服務的便捷模式,在保證身份驗證合法、信息讀取安全的情況下,更好地發揮工程聲像檔案采用數字采集、電子載體保存的優勢。而對于適宜公開的工程聲像檔案,城建檔案館應主動引領法規制度的進一步完善,盡快提升檔案利用的薄弱環節,拓寬利用渠道。城建檔案館作為城建檔案的保護者,肩負著引領大眾關注和參與城市發展,做好政府部門、專業機構與民眾聯系的紐帶,充分利用工程聲像檔案豐富的文本符號和編研形式,自主開發或與各專業機構聯合打造更多新穎、成熟的檔案文化成果與互動平臺的重要使命。例如,定期開辦展示城市建設成果的圖片展覽,通過舊貌新顏的記錄對比,集中反映城市規劃建設的快速演進,傳遞新時代城市發展的精神風貌;制作建筑工程的專題紀錄片,把行業、企業、城市發展凝聚于影像之中,通過無人機航拍、影視語言的編輯、后期特效等表現形式,給予公眾對城市規劃等公共事務的知情權,提高大眾對城市建設飛速發展的感知度和自豪感;結合線上、線下多種供給平臺,為需求對象獲取信息、表達訴求、參與互動、建言獻策提供便捷的渠道。只有充分調動起需求側的積極性,才能從根本上促進供給側對內容的調控和服務機制的改革動能,打造供求關系的良性互動。
3 結語
城建檔案管理在發展的進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技術瓶頸,大膽發揮想象力,小心實踐進行論證,實踐是驗證思維對與錯的直接方式,城建檔案管理的完善過程也如此。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城建檔案管理與人民群眾的聯系越來越密切,未來城建檔案管理的總體方向要緊貼社會發展的階段特征,堅持從為人民服務的基本立場出發,以新思想新理念作為理論指導,結合科學新技術,為管理活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參考文獻
[1]趙宏書.城市公共工程重大建設項目聲像檔案的收集與管理[J].城建檔案,2018(12):38-39.
[2]陳璐.再生理論視域下的檔案數字化問題研究[J].黑龍江檔案,2018(06):21-22.
[3]徐鳳,周漫江.大數據背景下的城建檔案與城市生態[J].城建檔案,2018(11):70-72.
[4]楊玲.檔案記憶觀視角下的城市記憶工程研究[J].城建檔案,2018(1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