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育玲
摘 要:閱讀的地位不言而喻,是提升全民素質的必要手段。然而,圖書種類淋漓滿目,要選出一本適合自己的書很難,圖書館資源是可以直接利用到的。筆者所在地區圖書館也在特定日子對全體市民進行開放,真正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基于此,本文以圖書館圖書分級為研究對象,從自己的實踐出發,分析分級閱讀下圖書館推廣的相關問題,并根據已有文獻成果和個人的思考,提出解決建議。
關鍵詞:分級閱讀;圖書館;中學生閱讀
1 分級閱讀概述
1.1 分級閱讀的概念
分級閱讀,就是按照少兒兒童不同年齡段的智力和心理發育程度為兒童提供科學的閱讀計劃,為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讀物,提供科學性和有針對性的閱讀圖書。分級閱讀的理念最初由美國學者在19世紀初期提出,1836年,威廉.麥加菲(William McGuffey)開發了第一套供社會廣泛運用的分級閱讀標準,將讀者的閱讀水平與年級水平聯系在一起。2010年美國頒布的《共同核心州立標準》(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中包含了統一的美國中小學生標準,列舉了合適不同年級學生閱讀的范本文本,并引導教師制定清晰、垂直的年級閱讀進步標準。
1.2 分級閱讀的方式與標準
目前,被美國接受的分級標準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A-Z分級法(Guided Reading Level)該方法將圖書按A-Z進行分級。它是由凡塔斯和皮內爾兩位閱讀專家(Fountas&Pinnell)開發的一套圖書分級系統。A-Z法是一個應用較廣泛的分級方法,其分級標準既有一套電腦運作的測試程序,也依靠人工。測試標準的主要因素包括:全文詞匯數量、單詞數量、高頻詞匯數量與比例、低頻詞匯數量與比例、句子長度、句子復雜度、句義明晰度、句式、印刷規格、每頁詞匯數、插圖信息量、思想深度、主題熟悉度等。其中客觀因素靠電腦分析,主觀因素如圖例、句子復雜度、思想內涵等則靠訓練有素的分級閱讀專家進行分析。
第二,藍思分級法(L exile Levels )有近40年的發展,是非常科學客觀的一種衡量方式。藍思分級結構主要包含的內容:一方面會對讀者本身的閱讀水平進行測量,另一方面也會對文本的一個難易程度進行測量。藍思分級結構在對圖書進行分級的過程中,對兩方面的考量是等同的。
第三,DRA(Developmental Reading Assessment)即“閱讀發展評價體系”,是用來測定少兒閱讀能力的一個檢測標準,教師或家長可根據測試結果來尋找水平適合的圖書,以提高少兒閱讀能力。測試內容著重讀者閱讀的準確度、熟練度和理解程度等,其目標是幫助每一個學生成為獨立、成功的讀者。
第四,常識媒體(Common Sense Media)是成立于2003年的非營利組織,其目標是確保家長在這個媒體和技術時代成為影響孩子生活的主要力量。在官方網站上,該媒體除書籍外,還對電影、電視、電子游戲、音樂等出版物進行評級,“運用從美國主要權威機構研究的標準,來決定什么樣的內容適宜什么年齡的兒童。”
2 分級閱讀視角下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存在的問題
2.1 館藏閱讀資源不足
據資料顯示,全國少兒圖書館大約80多個,公共圖書館中的少兒閱覽區域約2200余間,完全滿足不了全國3.5億少兒的實際閱讀需求。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指出要推廣面向兒童的圖書分級制,為不同年齡兒童提供適合其年齡特點的圖書,公共圖書館設兒童閱覽室或圖書角,有條件的縣(市、區)建立兒童圖書館。國家的出發點是非常好的,倡導全民閱讀,但是,現有館藏資源不足,這個是現在不可避免的事實。這就造成了開展分級推廣工作造成了難度。
2.2 分級推廣服務方式單一,缺乏創新
現有地級市,縣圖書館的分級并不規范。并沒有真正按照權威的分級標準進行標注圖書的級別,而出現了暢銷書和閱讀必要書籍擺放一起,捆綁式銷售,很容易使讀者引起誤解這本書只適合某個年齡段或學段閱讀,而不適合其他年齡段或學段閱讀。進行宣傳分級閱讀讀物的手段單一,不能廣泛地影響市場。
2.3 學生對分級閱讀的認知水平低
據調查反饋資料顯示,學生對分級讀物的歡迎度并不高。其中10%的學生沒有聽說過本學科學習資料還可以分級,對課外閱讀讀物的不同種類也不能正確地選擇。很多學生在初中階段就選擇難度比較大的《厚黑學》,《資本論》,當然這是個別現象,但是也不排除學生受其他因素的影響選擇讀物。但是可以看出,學生對自己現階段讀物的水平并不清楚,也不清楚自己所處的認知水平。
3 分級閱讀視角下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對策建議
3.1 開拓渠道豐富館藏資源
針對出現的第一個問題:館藏閱讀資源不足。筆者給出的建議是要開闊渠道豐富館藏資源。政府可以加大資金投入,對館藏收錄的資源進行擴展,增加兒童閱讀區域,對圖書級別進行提升。也可以開展以下圖書館互助活動,就是館藏之間進行對接,如果本地圖書館不能收錄多方面資源,可以開展渠道,讀者可以申請調閱其他省市圖書館資源。
3.2 完善分級體系并搭建推廣服務方式
針對出現的第二個問題:分級推廣服務方式單一,缺乏創新。筆者建議出版者、發行商、圖書館、教育機構、讀者(家長)等廣泛的群體共同參與,制定分級閱讀模式和標準,標識圖書內容的深淺難易與讀者閱讀能力之間的匹配關系,通過簡單明了的標志,便于讀者找到適合自己閱讀的圖書,并且讀書館應有相應的檢測系統,提示讀者可以進行更高一層的讀物閱讀。可以看展創新的分級閱讀活動周,活動日,活動主題日等活動。針對同類讀物進行設置統一主題宣傳。
3.3 提升學生對分級閱讀的認知水平
針對第三個問題:學生對分級閱讀的認知水平低,筆者給出的建議是加大學生對分級閱讀的認識和認可。分級閱讀活動的開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傳的效應,也要對相應的教育人員進行培訓,尤其是教師和家長。教師要做到引導學生進行分級的認識,對閱讀的認識,只有大量閱讀才能擴展知識面,增加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教師是這個過程的引導者,家長是學生獲得認知的第一手段。學生學者讀物時,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所處閱讀水平進行選擇,不能盲目地追求銷售的熱榜和名人出版的書。把握好家長和教師這個關鍵環節,學生的認識和認可就會提升。
4 結語
筆者經過調研發現分級閱讀視野下,圖書館推廣過程中出現了館藏閱讀資源不足,分級推廣服務方式單一,缺乏創新,學生對分級閱讀的認知水平低,等等問題。結合工作實際和分級閱讀的現實需求,中學圖書館可以通過開拓渠道豐富館藏資源,完善分級體系并搭建推廣服務方式,促進館館合作和教師與家長參與,來提升學生對分級閱讀的認知和參與的積極性,從而更好的為學校廣大師生提供閱讀服務
參考文獻
[1]漆秋香.國內分級閱讀現狀及發展對策[J].出版廣角,2015(4):11-13.
[2]李向軍.分級閱讀:為少兒提供最合適的文本[J].神州,2015(16):14-18.
[3]宋麗麗.接力出版社分級閱讀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
[4]王新利.我國兒童分級閱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圖書館,2012(2):114-116.
[5]施亞玲公共圖書館兒童分級閱讀推廣探索[J].云南圖書館,2017.
[6]江慧.分級閱讀視角下合肥市少年兒童圖書館閱讀推廣調查與分析[D].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