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冰瀟 王攀攀
摘 要:《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規定:“課程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該有利于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可見在設計教學活動時,一線教師只有重視生物科學素養的培養,才能達到新課標的要求。本文結合我校“三個設計”的教學模式,對如何利用“三個設計”在生物課堂中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進行了研究,并針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優化方案。
關鍵詞:三個設計;優化;生物課堂;生物科學素養
《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中指出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的課程理念[1]。“生物科學素養是指參加社會生活、經濟活動、生產實踐和個人決策所需的生物科學概念和科學探究能力[2],包括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理解科學的本質以及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新課標的理念發生了變化,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對教師是一個全新的挑戰,那么,在按照新的課程標準進行教學時,怎樣利用教材知識和周圍的課程資源完成課標要求呢?在新課程實踐過程中我發現,要想高效地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可以和我校“三個設計”的教學模式結合起來,從而起到更好的效果。
我校“三個設計”教學策略是依據布盧姆掌握學習的八個環節,“三個設計”即課前預習設計、課堂教學設計、課后鞏固設計的具體教學方案。要落實“三個設計”,將課堂教師講授為主變為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三個設計導學案”是有效的載體。導學案能夠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參與、合作探究,是學生學習的導航圖。導學案的內容包括課前預習案、課上探究案、課后鞏固案三部分,利用導學案鍛煉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在運用“三個設計”培養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探索過程中,有三個問題值得思考和優化,一是精選探究內容,二是有效運用小組合作學習,三是充分利用評價機制。
1 精選探究內容
課堂探究案是課堂教學的重點,一般包括:自學探究、展示解疑、拓展提升、當堂檢測、歸納小結等環節。課堂中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態、探究方法給予具體指導,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深入思考、合作、探究、總結。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課堂氣氛活躍,這種教學模式要比傳統的講授課花更多時間,而高中生物課時緊張,教學內容多而且難,既要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又要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就必須精選探究內容。在選擇合作討論內容時,難度要適中,比較適宜一些開放性、探究性或總結性的內容,讓學生通過集體的力量能夠完成的內容。
例如:1)在教學“生態系統”相關知識時,就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進行。教師可以設置相關的教學目標,如,“怎樣設計校園指定區域的生態系統?”并引導學生獨立完成[3],之后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評價,并對自己的方案進行修改。2)在教學“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相關知識時,學生對于細胞構成基本元素的內容較易接受,通過教師的講授就可以學會,而如何檢測學生對細胞中的化合物掌握的程度才是教學難點,為此,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來實現,并且在設計問題時也要注意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使每位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積極討論,勇于提出疑問,從而收獲良好的學習效果。
在真正實施時,教師還是應該多研究教材,通過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分析,運用啟發式、活動式、自主學習式等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生物課堂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在獲得新知識的同時又獲得了科學探究能力。
2 合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要有效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重點是加強學科班長、學科組長的培訓,學科班長、學科小組長是老師與學生之間溝通的紐帶,是學科骨干,他們對于這一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也至關重要。
培訓包括以下方面:1)合作學習內容培訓:提前培訓學科班長、學科組長,讓他們大致了解這堂課的整體設計和目標要求,但是,不能把展示點評的學生編號告訴他們,更不能告訴學生具體答案,這樣就變成了一節假課,學生也會喪失學習的積極性。指導他們對本組成員進行培訓,確保課堂各環節有序、高效地推進。2)師生溝通培訓:每周末由學科班長組織一次活動,集中匯報一周來學生的自學情況,如學生自學的難點、盲點、疑點以及學生課堂上的成功做法等。最后由學科班長匯總上交老師,老師再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希望的學習方式及時改進自己的教學。3)不失時機地培訓好每一位同學: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結合每一個教學環節及時進行培訓。例如,對討論不夠積極熱烈的小組,馬上指導他們如何進行討論;對點評的同學,在肯定他們的優點之后再委婉地指出:“這樣點評是不是更好,……”4)任課教師要創新培訓方式,如給學科班長傳遞小紙條等,提高培訓效率,減少對學生學習時間的占用。
3 充分利用評價機制
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都渴望超越其他人,而通過重視小組評價,用合適的評價激發小組勇于思考、深入研究、高效學習的學習精神,就顯得很有必要。進行小組評價時,把評價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合作中借鑒,思考,提高。每節課最后1分鐘,課代表要主動站起來評價并總結該節課,評選出這節課中最佳學習小組和個人等,號召其他學生向表現突出的同學學習,并提出同學們這節課的不足之處,以便在以后的課堂中改進。注意評價要有激勵性,不要為評價而評價。評價的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得課堂更加高效,因此,除去計分鼓勵外,老師們要隨時注意課堂即時評價的激勵性。課堂評價要創新方法、寓教于樂,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力爭課堂的高效。同時學科組長要對每一個小組成員評價(每課一評價,每天一評價,一周一匯總):首先要在每節課結束前,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和學習目標完成度進行打分量化并公布結果[4],對每個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進行總結,并記錄,對本節課表現不足之處要坦誠地指出,從而有利于今后的改進。最后評選出最佳學習個人。其次學科組長每天對小組成員進行綜合評價,一周一匯總、一公布,激勵每個學生都以極高的熱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做最好的自己。
在“巧用”班級的評價機制的同時,也可以增添適合生物學科的評價機制。如:舉行生物百科知識大講堂,鼓勵學生去了解他們感興趣的生物知識,確定小組研究對象,講解給大家,評出優秀獎、參與獎等,既能鍛煉學生搜集資料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又能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在探索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因此,教師要不斷摸索并完善這種學習方式。在這個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中,學生要面對更大的挑戰,要面對各種競爭,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教師在課堂活動中也要注重培養學生良性競爭的意識,這樣既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又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培養學生正確的競爭意識,運用正確的競爭手段,從而收獲更好的學習效果和更高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馮美成.淺析初中生物課程教學指導新理念[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1(5):79-80.
[2]梁振.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J].文理導航(中旬),2011(4):56.
[3]羅翠因.對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2016(5):113.
[4]李紅,張巍.關于推進軍校任職教育課程建設的思考[J].新課程(教版),2012(12):31-32.
作者簡介
孫冰瀟(1990-),女,漢族,河南省鶴壁市人,鶴壁外國語中學教師,任教學科:生物。
王攀攀(1987-),女,漢族,河南省鶴壁市人,鶴壁外國語中學教師,任教學科: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