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 劉利勝
摘 要:汽車實訓基地文化及內涵建設,實訓基地引進企業文化、營造職業氛圍培養學生專業技能與崗位職業能力。實訓基地發揮制度文化的主導作用,通過制度文化,提高實訓基地功能,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汽車實訓基地;文化及內涵建設;建設思路及目標
基金項目:本論文是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2018年“改革發展創新專項基金”立項課題 《汽車實訓基地文化及內涵建設的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2018-2-12)成果。
實訓教學對職業教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實訓基地建設是實訓教學的一個重要載體,而高職院校實訓基地文化及內涵建設影響了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將實訓基地營造實訓基地生產、服務、管理的企業文化實訓環境,把企業車間的生產管理、工作案例、責任理念和職業經驗引入實訓教學,在實訓基地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職業道德、養成質量及服務意識,實訓基地文化及內涵建設才是關鍵。實訓基地文化及內涵建設是提高實訓教學質量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學生崗位職業能力,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探索的欲望,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 汽車實訓基地文化及內涵建設的意義
汽車實訓基地內涵及文化建設是高職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和展示高職院校生產性實訓基地規劃、建設、運行及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學校大力倡導的技能文化建設的重要抓手之一。實訓教學對職業教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實訓基地是職業教育實訓教學的一個重要載體。
高職教育汽車實訓基地無論是規模還是設備數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經歷了數量上的蓬勃發展后,高職院校汽車實訓基地的建設不再以興建場館、增加設備數量為主要特征,如何規范汽車實訓基地的運營,營造汽車實訓基地生產、服務、管理企業文化實訓環境,把企業車間的生產管理、工作案例、責任理念和職業經驗引入實訓教學,在實訓基地運營中培養學生良好職業道德,養成質量及服務意識等內涵建設才是關鍵。
實訓教學是高職院校專業教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貫穿于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是提高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實現高職教育目標的關鍵環節。汽車實訓基地是實施實訓教學的基礎和首要條件,汽車實訓基地文化及內涵建設的是職業教育模式的創新和舉措,是提高職業人才培養質量和就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是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汽車實訓基地內涵及文化建設是實訓基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訓基地內涵及文化建設,有利于彰顯汽車實訓基地性質和功能,有利于培育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打造汽車實訓基地品牌,有利于發揮實訓基地功能,有利于汽車實訓基地的可持續發展,使實訓基地具有高職院校特色,提升高職教育多元化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2 汽車實訓基地文化及內涵建設
2.1 建設思路
1)開展實訓基地建設,應充分利用實訓基地資源,以實際的工作任務為載體,在崗位設置、生產方式、技術標準、管理規范等方面,注重引入現代企業運行機制,引進企業文化,營造職業氛圍,突出教學、生產、管理、規章制度、品牌意識等方面的生產性實訓內涵,達到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培養學生專業技能與崗位適應能力的目的。
2)實訓基地內涵及文化建設,應以實驗室、實訓室、理實一體教室、項目化實訓室、產品生產線或加工車間、產學研生產試驗基地等為載體,以各實驗實訓室的功能設計、教學開展和制度設計為主線,以高職文化和企業文化為結合點,圍繞高職育人理念、職業素質教育、安全文化建設等方面,全面開展建設。
2.2 建設目標
1)環境的真實性,區域劃分與生產工位一致、室內裝修與生產車間一致。環境要求:充分體現企業文化特色。環境空間:室內。特色鮮明的布局可以引導學生明確學習階梯,易于了解掌握知識和技能,吸引學生追求高技能。
2)實施現場“6s”管理,使實訓基地管理標準化、規范化,也就是通過安全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最終實現生產(實訓)成本最小化的目的。
3)發揮制度文化的主導作用,制度文化就是為汽車實訓基地發展需要而制定的規章制度和運行機制體系,通過制度文化,提高實訓基地功能,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2.3 建設內容
1)實訓基地內涵建設,科學制定各實驗實訓室名稱及簡介;明確可承載的實驗實訓項目并編制項目簡介;制定詳細的項目教學指導書和項目教學計劃;開發項目化實訓教材;編制針對性強的實驗實訓項目安全操作規程;編制實驗實訓室管理規章制度;建立完善資產設備賬物卡管理制度,以及教學運行管理臺賬等制度。
2)實訓基地文化建設,應重點做好各實驗實訓室的如下工作:基地景觀設計;合理布局室內設備、設施及裝置,滿足教學要求,符合企業規范;合理設計室內地板、墻面色彩及采光、通風、隔音等,努力營造干凈、整潔、有序、舒適的實訓教學環境;合理懸掛實驗實訓室銘牌、功能牌、制度牌、安全警示牌、教學看板及標語,其中標語應以先進企業文化所代表的職業道德規范和行為方式為主,并結合學校和專業育人理念、職業崗位理念等進行篩選,力求精煉、準確、有感召力,以便創造更加真實的工作場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
3)實訓基地專業技術文化建設,是為了培養學生具備高素質高技能、良好的職業素養。在實訓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強調結合工作任務的實際,選用典型工作任務為教學內容。在實訓教學形式上按照企業生產管理模式,學生在企業車間崗位扮演不同角色,如技術接待(維修服務顧問)、機電維修、鈑金維修、噴漆維修、質量檢驗、前臺主管、技術主管、車間主任等,強調動手能力訓練與職業能力,實現生產(實訓)、管理全過程的人才培養。此外,實訓考核評價體系按照企業考核管理模式進行,考查的不僅是專業技能,還有職業意識、職業道德及團隊協作等。
參考文獻
[1]廖劍斌,蘇茜.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內涵建設中“6S”管理模式的引入和實施[J].廣西教育,2016(19):175-176.
作者簡介
徐艷(1972-),女,漢族,吉林長春人,吉林大學、汽車運用與工程專業、本科,研究方向:汽車檢測與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