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丁丁


[摘要] 目的 評估在社區醫院預防老年患者跌倒的安全管理實施效果,為探討有效的老年患者跌倒預防策略提供參考。方法 2016年1—12月該院社區醫院120例住院老年患者采用常規預防跌倒管理方法,2017年1—12月120例預防住院患者跌倒中實施安全管理的管理模式。比較安全管理模式實施前后護士的跌倒防護知識和跌倒防護能力的達標率,以及兩組老年患者跌倒人數和患者滿意度。結果 實施安全管理后,護士跌倒防護知識、跌倒防護能力達標率和患者滿意度顯著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跌倒人數顯著少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安全管理模式能夠有效降低老年患者跌倒事件的發生率,使得患者的住院安全更有保障,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安全管理;社區醫院;老年患者;跌倒
[中圖分類號] R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3(c)-0023-02
隨著人們經濟收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及法律意識也隨之提高,住院患者對護理及住院安全方面的標準日益提升。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見的護理安全問題之一就是跌倒。不僅給患者及家屬帶來諸多煩惱和痛苦,更會導致骨折傷殘甚至死亡事件的發生,同時還會給醫院帶來負面的不良形象,導致醫療糾紛的出現[1]。有關報道顯示[2],跌倒致死率在我國 65 歲以上老年人意外死亡原因中位居第一。因此,引進安全管理、實施有效的跌倒防范措施,對于降低老年患者跌倒的風險、提高護理質量和保障患者住院安全是十分重要的。該院自 2017年1月以來預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方面實施安全管理方法,效果令人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該院收治的240例老年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138例,女102例;年齡65~79歲,平均年齡(71.9±8.1)歲;住院時間3~30 d,平均(15.2±5.1)d。2016年1—12月120例住院老年患者采用常規預防跌倒管理方法,2017年1—12月120例住院患者采用預防跌倒安全管理方法。兩組老年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實施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以常規管理模式的管理,即:健康宣教、基礎護理、心理護理、用藥指導和跌倒的常規預防等。在患者入院后,護士詳細介紹科室和病區基本情況,協助患者完成各項治療和檢查,陪同患者和家屬熟悉環境,對行動不便的住院患者,為其提供行走輔助工具,每日對病房進行清潔、消毒,保持病房地面干燥。觀察組除了常規護理管理外,實施安全管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 加強護士的跌倒防范知識培訓? 護士是預防跌倒的最重要的環節[3]。該科自 2017年1月以來開展護士跌倒防范知識培訓工作,要求護士知曉跌倒的危害、易發時間等,以強化護士的安全防范意識;同時模擬患者跌倒情景,對護理應急預案進行演練,加強護士的應急能力訓練和培養,掌握風險評估表正確使用方法[4];嚴格遵守預防跌倒安全管理制度,強化護士的工作主動性和責任心,熟練掌握預防跌倒的舉措,使得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有保障。
1.2.2 加強患者的安全教育? 向患者和家屬宣講解跌倒的相關防護知識,并將患者的安全教育納入護士交接班工作內容;強化患者及其家屬的安全意識,在病房或走廊張貼防跌倒宣傳畫,向患者發放簡單易懂、圖文并茂的預防跌倒宣傳冊;患者入院時就對其進行跌倒風險評估,風險高者納入特別關注名單,根據患者的風險等級實施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包括跌倒的危險因素、易發時段和正確的防護方法;指導患者和家屬正確使用呼叫器,提醒患者穿著尤其是穿鞋的要求等。
1.2.3 加強患者的運動及用藥指導? 在患者有活動能力時,及時指導患者進行力所能及的康復訓練,如坐立練習、平衡能力及步行訓練及等。同時告知患者在康復訓練中要把握適當的運動量,以免跌倒或傷害;危重患者住院期間定期檢查血壓;指導患者規范服藥,講解用藥特點和注意事項等,提醒患者在服用了催眠、鎮靜等藥物時或是其他未完全清醒的情況下不宜下床活動;鼓勵患者及家屬積極參與管理,并在風險干預與評估措施表上簽字[5]。
1.2.4 改善病區環境及安全設施? 對病區的安全設施進行定期檢查及維護,防患于未然,消除造成老年患者跌倒的隱患;合理布局病區空間,清理病區各處堆放的雜物,行人通道無障礙物、走廊有扶手;地面統一采用防滑材料,保持地面干燥,拖地設防滑標識;床頭掛 “防跌倒”警示標識;在危險區設置安全警告,衛生間、浴室有扶手、防跌倒標識;對于臥床患者,使用床欄保護;患者常用物品放置在易取、固定的位置[6]。
1.3? 觀察指標
①對護士跌倒防護知識及技能進行考核:采用百分制,理論與實踐操作各占50分,實施安全管理前后分別對全院32名護士進行跌倒防護知識和技能考核;②患者跌倒發生率:統計安全管理實施前后發生的跌倒情況;③患者滿意度:自行設計預防跌倒患者滿意度調查表,于安全管理實施前后各調查120例老年住院患者。
2? 結果
2.1? 安全管理實施前后護士防護知識和技能達標率比較
實施安全管理后護士跌倒防護知識和跌倒防護能力達標率顯著教實施前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實施安全管理前后患者跌倒人數及滿意度比較
安全管理模式實施后120例患者無1例發生跌倒,患者滿意率為98.33%;實施安全管理前120例患者中發生3例跌倒,占2.50%,患者的滿意率為88.33%,實施前后在跌倒人數和患者滿意率方面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跌倒是住院患者比較常見的風險事件。隨著日益加重的社會人口老齡化,住院老年患者人數日趨上升。由于老年患者身體的特殊性,跌倒在老年人群中有較高的發生率。跌倒不僅會老年患者帶來骨折等病痛,可能還會對治愈老年患者原發疾病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在日常護理工作中,老年患者的常規護理更注重于患者的治療、飲食和日常生活護理,除了關注行動不便的患者,往往忽視了其他老年患者的跌倒風險管理。其實所有的老年患者因受疾病的影響,身體都較為虛弱,即使能獨立行走,也極易發生跌倒事件。因此,安全管理在預防老年患者跌倒事件發生中的應用是十分必要的。
防范患者跌倒已日益得到醫護人員的關注。安全管理模式以患者為中心,重點關注患者的安全,對醫療和患者住院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前瞻性的預判,從而將護理風險降到最低。安全管理從老年患者跌倒的高危因素入手,從細節抓起,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有效預防了老年患者跌倒的發生。在安全管理實施過程中,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采取針對性的保障措施,積極主動預防,避免安全隱患,有效降低了跌倒的發生,提高了老年患者住院期間的安全和滿意度不斷提高。同時,通過加強對護士的學習和培訓,醫院要盡力為護士提供學習和深造的機會,加強護士的風險防范意識和責任心,使得每位患者的住院安全有了堅實的保障。除此之外,醫院應積極爭取患者及家屬的支持,讓他們也投入到安全管理之中,既提高了他們的風險識別能力,又能有效提高他們的治療依從性,有效預防了跌倒的發生,將風險降至最低。相關研究表明[7],護理安全管理模式對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能有效減低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該研究結果也證明,安全管理模式能有效增強護士的跌倒防護知識及技能,減少了患者跌倒的發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有效地保障了患者的護理安全。
綜上所述,安全管理能夠降低社區醫院老年患者的跌倒發生,保障患者的住院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智利,黃惠根,魏麗君,等.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險因素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4,28(3C):1093-1095.
[2]? 王輝,郭麗君,莊利梅,等.住院患者跌倒墜床風險管理[J].護理學雜志,2013,28(18):69-70.
[3]? 章劍飛,王海燕,周興平.安全管理在骨科患者防跌倒與墜床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院管理論壇,2016,33(3):16-18.
[4]? 馬澤萍,黃秀玉,張峻莉.風險評估單在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5):57-59.
[5]? 李莉華.安全性護理對神經外科患者住院期間跌倒發生率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0):119-121.
[6]? 張嫻.持續質量改進在社區老年病房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7):311-313.
[7]? 徐鑫利.風險管理流程聯合三級護理管理預防高齡患者跌倒/墜床事件[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6):267-269.
(收稿日期:20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