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鋒 劉斌 滕曼 李輝輝
《頭手倒立(男生)技術與運用》是《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中提出的水平四體操單元必學內容之一。它的表現標準為:能描述頭手倒立的動作要點、動作感受以及鍛煉價值;會做3種以上練習頭手倒立的方法;能做出支撐穩、身體較直、至少保持3秒鐘以上的頭手倒立動作,展示良好的肢體控制能力;能用正確的保護幫助方法協助同伴完成動作;在練習中表現出敢于挑戰、樂于探究、善于合作的品質。
一、“技術”維度游戲
游戲1:“頭頂云天”。
游戲方法:練習者用前額正面頂書(圖1-1)。
練習要求:前額正面接觸書本,書不能掉落。
設計意圖:讓學生建立前額支撐的概念。
教學建議:書本也可以用泡沫磚等其他物品替代,頂書時可以在靜止狀態,也可以行進中進行;還可讓學生根據音樂節奏跳“頂書”舞,進一步激發學生練習興趣以及發展學生的平衡能力。
游戲2:“三足鼎立”。
游戲方法:頭手位置確定后兩腿慢慢向身體靠攏,逐步騰空,直至成屈腿支撐(圖1-2)。
練習要求:前額與手成等邊三角屈腿支撐,穩定,頭不移動。
設計意圖:讓學生建立頭手三角支撐的概念,發展學生核心力量和平衡能力。
教學建議:練習時可以采用支撐比久看誰穩定性好,還可以在穩定基礎上擺動雙腿,做出各種動作,鞏固支撐的動作。
游戲3:“頂天立地”。
游戲方法:練習者在墊子上完成靠墻手倒立(圖1-3)。
練習要求:五指張開,直臂頂肩,立腰,繃腳尖。
設計意圖:借助靠墻手倒立,讓學生建立立腰、直腿的概念。
教學建議:鋪設保護墊,做好保護措施;練習時可采用支撐比久的形式加強上肢力量,也可以用其他器械或同伴代替墻面進行練習。
二、“體能”維度游戲
游戲1:“兩犀相斗”。
游戲方法:2名學生兩腳左右開立,用前額頂住泡沫磚,相互斗牛,誰的腳先動為輸(圖2-1)。
練習要求:前額對頂,頸部及下肢發力,雙手輔助平衡,但雙手不能推、拉。
設計意圖:發展學生頭頸及下肢力量。
教學建議:練習時,讓學生感受頸部及下肢發力,也可以2人互相頂住泡沫磚前后移動。
游戲2:“空中舞者”。
游戲方法:練習者雙手支撐于墊子,雙腿后擺至空中分腿后并腿,然后前腳掌落地(圖2-2、圖2-3)。
練習要求:雙手支撐穩定,分腿和并腿連貫,一氣呵成。
設計意圖:發展學生的上肢和核心部位力量。
教學建議:鋪設保護墊,做好保護措施;騰起后,雙腿可以在空中做出各種動作,并能出現一定的滯空時間。
游戲3:“毛毛蟲比快”。
游戲方法:學生3人1組,從前往后雙手支撐地面,雙腳依次搭在后者肩背上,在起點線聽到信號后開始向前爬行(距離視場地情況而定),最后一人的腳先過終點線的小組為勝(圖2-4)。
練習要求:雙手支撐穩定,除最后一人外,其他人雙腳不落地,同步移動。
設計意圖:發展學生的上肢與核心部位力量。
教學建議:可以以小組形式比一比哪組靜力支撐時間更久,或者多人接龍圍圈比一比哪組人多。
三、“運用”維度游戲
游戲1:“川流不息”。
游戲方法:頭手倒立+前滾翻+挺身跳(圖3-1)。
練習要求:銜接連貫、節奏清晰、體現美感。
設計意圖:能把所學的技巧動作串聯成組合動作,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展示能力。
教學建議:鋪設保護墊,做好保護措施;鼓勵學生大膽創編,把所學的動作進行合理的組合,比誰的組合動作連貫流暢,銜接合理;教學中也可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同伴之間的自評互評,提高自身的審美、評價能力。
游戲2:“三山五岳”。
游戲方法:學生3人1組,在頭手倒立穩定的基礎上通過雙腿的變化做出不同的造型(圖3-2)。
練習要求:三角支撐穩定,保持身體平衡。
設計意圖:通過動作造型,發展創新能力,提高合作及審美意識。
教學建議:教學中可以3人及多人采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進行練習,并通過小組展示來評價學習成果(展示中可用口令或音樂指揮)。
游戲3:“大秀街舞”。
游戲方法:模仿街舞動作“Headspin”,戴上頭盔(街舞專用頭盔或輪滑頭盔等),頭手倒立后以頭為圓心,雙手輔助支撐進行旋轉并做出各種動作造型(圖3-3)。
練習要求:三角支撐穩定,保持身體平衡。
設計意圖:通過模仿街舞動作,發展學生的身體控制能力。
教學建議:教學中,學生可以比一比看誰轉得穩或轉得快,或者看誰做的動作更多、更美觀;鼓勵學生敢于挑戰自我,積極表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