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
科學完善的內控管理制度是現代企業高效運行的重要前提,構建更加系統化的內部管控機制是企業長期經營管理經驗的結晶,有助于更好的約束和規范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確保投資者合法權益,有效規避經營風險,提升企業風險防范能力,促進其經濟效益的不斷提升。從而能夠看出,構建和完善企業內控管理制度是確保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更加規范,確保企業戰略發展目標最終得以實現的重要舉措。
一方面,企業內控管理水平的提升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要素。企業經營管理必須要依靠不同部門之間的協作,內控管理屬于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制度,各個部門必須要分工明確,在實際工作中相互獨立又相互配合,比如說財務管理過程中應當以財務部門為核心,其他各部門支持配合相關工作。在這一過程中財務管理屬于核心要務,其關系到企業內控管理工作的開展,而企業內控管理能力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經營管理效率,從而能夠看出,各部門的工作能否科學有效開展,直接決定了內控管理水平的高低。所以在實際工作中必須要以系統化的內控管理制度來作為企業經營發展的前提,確保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效率的提升。另外,還應當借助于系統化的內控管理機制來為企業各項工作作為支撐,為企業的項目投資、融資活動、經營管理創設良好的環境,為企業管理層的決策帶來科學支持。
另一方面,企業內控管理制度的完善能夠確保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企業資金運轉狀況是經營管理的關鍵一環,在對某一工作進行立項的過程中,更加系統化的內控管理制度是確保項目有序推進的基本前提。比如說立項基本流程是對項目展開可行性研究,通過企業相關部門進行審批、進行投資預算計算并確定設計方案、項目實施建設、成本核算工作等,在健全的內控管理制度下,才可以確保整個流程得以貫徹落實。與此同時,內控管理制度在會計信息形成之前即可發揮作用,所以構建完善的內控管理機制能夠確保企業財務會計信息收集整理的規范性,數據信息存儲的便捷性以及記錄的準確性,在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內控管理制度的完善能夠保障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準確。
內控和社會環境有效結合。在社會主義經濟新常態下,對國內企業而言,企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都產生了較大的變化,對不僅是挑戰,也是重要的機遇。國內企業必須要充分把握社會經濟發展與改革的趨勢,堅持與時俱進,確保內控管理制度構建與當前的社會經濟環境相符合。第一,企業應當確保內控管理制度與外部環境相融合,在現階段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新形勢下,我國逐漸成為了全球經濟中心,跨國企業以及國際化集團進入中國對于國內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不管是國有企業亦或是其他中小企業都面臨著較大的沖擊和影響,企業的外部發展環境存在很大的困難,這也是約束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性因素。與此同時,在經濟新常態以及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的新形勢下,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和治理結構也進一步優化,這對于企業而言是非常好的機遇,因此必須要根據內外部環境的改變,結合企業自身經營業務,確保內控管理制度建立與社會環境相符合,確保企業與整體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企業內外部環境通常來說是企業經營管理工作和其他各項業務開展的內外部因素,構建完善的內控管理制度能夠有效促進內部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時讓企業管理者更好的應對外部環境,確保內控管理和企業發展的同步推進。
要注重責任制管理的落實。強調責任制管理工作的貫徹落實,確保相關工作都有對應的負責人,增強責任人對自身工作的履職程度。責任制管理必須要結合企業經營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責任目標,防止過于嚴苛而影響相關人員能的工作積極性,還應當防止過于寬松而造成責任制管理難以發揮出其實際作用。應當提升責任人的綜合素質能力,確保其可以第一時間發現負責范圍內存在的問題,防止發生違規現象,保證責任人能夠具備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了解企業基層工作的具體情況,還需要開展好崗位理論知識培訓工作,讓其工作水平得以持續提升,可以準確分辨出各種可能出現的違紀違規活動,熟悉監督管理工作的科學方法,另外自身的實際工作能力也應當具備較強的專業性,如此一來才可以更好的指導其他基層工作者,保證其更好的完成自身工作任務,確保基層職工能夠對責任人的能力有充分的認可。在企業的實際經營管理過程中,責任人缺位的現象是常常存在的,這通常來說是由于其專業素質能力不高,責任心不強以及責任意識不足引起的,進而讓其在實際工作中沒有真正落實好自身職責。因此必須要結合企業各項業務活動的開展情況來對責任人的職責予以調整,借助于更加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來確保責任人能夠對自身工作予以優化,確保責任制管理的貫徹執行。
完善現代化企業制度。對于現代企業管理工作來說,必須要構建更加系統化的內控管理制度,內控管理制度通常來說需要囊括了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內部監督機制、崗位責任制、人才獎懲激勵機制以及績效考核評價機制等,這樣才可以實現全方位的監督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構建完善的內控管理機制必須要確保相關作業人員之間的有效配合,進一步發揮出其工作主動性,讓他們的工作能夠得到有效的激勵和監督,做好基層職工品行調查工作,定期組織開展專業化的能力培訓活動,確保其工作水平的持續提升,讓企業內控管理工作得以持續推進。與此同時,企業內控管理制度必須要控制好松緊程度,應當根據企業發展實際來制定,并非是越嚴格的制度就越有效,如果過于嚴格很容易讓基層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受到影響,甚至出現厭倦抵觸情緒和消極怠工的現象,而如果過于寬松的內控管理制度又難以確保經營管理效率的提升。所以必須要結合企業基層職工的具體情況,結合企業經營發展的實際情況,根據基層職工的專業素質能力也業務開展情況,確保內控管理制度可以真正發揮出自身的激勵和促進作用,避免在企業中出現較大的消極情緒,讓更多的優秀職工能夠獲得激勵和贊揚,更好的幫助企業吸引與留住優秀人才。
建立健全內控監督體系。一方面,企業必須要重視內部審計監管工作,這是內控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開展好內部審計工作能夠保證企業財會信息的準確性,能夠為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帶來充足保證,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下,企業內審工作人員應當擁有一定的信息技術知識,同時對企業各項經營業務有熟悉的了解,從而真正發揮出監管職能。當前企業內部很多財務會計信息都集中在信息管理系統中,相關結算活動都在網絡平臺中進行,這就要求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必須要履行好自身職責,對財會活動予以有效監管;另一方面企業財會內部審計工作人員應當密切關注自身工作的有效性以及財會流程再造優化相關環節的銜接。同時企業必須要促進社會監督機制的進一步完善,社會監督表現出覆蓋面廣以及影響力大的特征,媒體、政府以及其他社會組織都是企業社會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依靠有效的社會監督能夠促進企業內控管理機制的進一步完善。
在實踐中,還應當進一步發揮互聯網的優勢,確保內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發展,在落實內控管理制度的過程中會要積極引入現代化的管理技術和信息工作方法,比如說構建完善的書庫信息管理系統,和內控管理聯系起來,確保企業各項經營業務的清晰可見。另外還需要借鑒互聯網發展的先進經驗,促進內控管理工作的網絡化和信息化發展,在社會主義經濟新常態下,網絡化與信息化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必然趨勢,企業內控管理制度的建設與完善也應當積極應用這一模式,促進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總而言之,在經濟新常態下國內企業的發展面臨著諸多機遇和挑戰,企業管理者必須要真正認識到內控管理制度建立與完善的重要意義,要結合企業經營發展業務和發展實際來制定內控制度,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積極尋求符合企業發展實際的管控機制,確保各項經營管理業務都能夠規范化科學化開展,能夠得以有效監督管控,依靠企業內部所有職工的共同努力,確保自身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