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顯赫 丁玲
摘 要:“一帶一路”,是由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共同構成的,是古代文明與現代社會經濟完美融合的契機。絲綢之路,是古文明時期我國進行外貿發展的里程碑和重要探索,對經濟發展、文明開展和政治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代社會,習近平總書記根據當前經濟全球化趨勢,提出全新的“一帶一路”戰略發展目標,切實將絲綢文明真正運用到現代經濟發展中來,為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產生了新的契機,同時也充分帶動黑龍江省地區的經濟發展。
關鍵詞:“一帶一路”;黑龍江;區域經濟;發展研究
當下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總體經濟呈現平穩上升趨勢,但與之而來的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逐漸產生并愈加明顯,當前黑龍江省市場競爭環境愈加惡劣,企業面臨的生存與發展問題逐漸顯露,受制于區域間資源流動不暢,產業結構失衡并逐漸趨同的特點,地區資源配置不合理,浪費和低效率問題嚴重。如何通過有效的政策支持,改變當前黑龍江省這一現狀,筆者在充分探究與分析“一帶一路”經濟模式對地區經濟發展產生的機遇與挑戰后,為黑龍江省突破產業滯后,加速經濟發展,形成良性社會循環提供了新的途徑。
一、“一帶一路”戰略下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發展實際情況
區域經濟差異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經濟和社會現象,適度的差異有利于推動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產業的空間轉移,但過大的區域經濟差異不僅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危害,而且關系到社會穩定。目前已經有很多學者就省級和地帶間區域經濟發展差異進行研究,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發展,也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省區內部的區域經濟差異變化片。2018年來黑龍江省的整體GDP得到快速增長,2018年黑龍江省的GDP占東北三省的29%,在歷年的東北三省的經濟總量中處于第二。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下,黑龍江省毗鄰俄羅斯的地理位置重要性愈發凸顯。2010年來,黑龍江省區域內部發展差距逐漸擴大,以南部地區最為明顯。2017年,南部地區的綏化市人均GDP為23484.39元,綏芬河市的人均GDP為193594元,兩市相差近8倍,2008年,綏化市的人均GDP為5799.35元,綏芬河市的人均GDP為18390.36元,兩市相差近3倍,說明黑龍江省地帶內差異明顯擴大。2018年黑龍江省北部、東部、南部的GDP總值的比為1:2.63:14.72,說明區域間也存在較大差異。這種區域間和區域內部的差異已經成為制約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因素。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黑龍江區域經濟發展新特點
1.區域產業融合發展
“一帶一路”的倡議實施,極大推進了我國經濟發展,優化了國內區域經濟發展模式,調整產業結構,更能順應當前時代下黑龍江省綜合發展的新要求。同時,優化產業結構能夠有效解決黑龍江省由于提升自然資源成本而導致的經濟與發展問題,同時前所未有的機遇也在“一帶一路”沿線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地區產生。針對當前經濟發展背景,區域經濟集中發展,并最終形成了全新的,以主導產業為主的時代經濟發展格局,各個區域優勢互補、通力合作,根據新的順應市場發展潮流的經濟發展規劃,有效避免了產業區域單一、資源利用率低、資源浪費等情況的產生。
2.區域經濟平臺融合發展
通過調整與優化區域產業結構,“一帶一路”倡議有效推動了人才引進機制和技術手段的提升與發展。通過戰略區域資源整合與重組,優化產業結構,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大大提升了黑龍江省的經濟發展,并充分發揮著平臺的積極作用。黑龍江省內部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指導下,結合當前區域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做到互惠互利、協同發展,同時積極推行有利于地區發展的惠民政策,在引進大批合作項目的同時,真正實現了地區間經濟的融合與發展,帶來全新的區域發展潛力。
3.區域經濟協調機制融合發展
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黑龍江省內部區域經濟的交流與合作水平不斷提升。因為區域間存在著的客觀差異,如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比重和發展體制等因素。為實現區域之間的良性交流與優勢互補,需要將建立健全區域經濟協調機制擺在首要位置。各地政府部門要立足當地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通過多方面因素考量,搭建全新的區域經濟平臺,切實解決黑龍江省當前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黑龍江區域經濟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1.黑龍江區域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
“一帶一路”倡議下,前所未有的機遇產生。首先,黑龍江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再次被喚醒,東部地區的產業機構重新優化升級,鞏固了其在我國經濟建設與發展中新的領導地位;中部地區通過資源整合與優化升級,市場的發展潛力不斷提升,通過推動中部地區綜合發展,使其融入國際發展的潮流,產業轉移方式優化,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得到持續強勁且源源不斷的動力;全新的立體化和高度開放的格局在西部地區形成,在提升當地經濟開放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縮小東西部地區發展差異;東北老工業基地產生了新的活力,產業結構得到調整,并優化升級,新的發展平臺產生,為當地經濟騰飛創造了無限的可能。其次,“一帶一路”政策的施行,將我國四大經濟發展區連成了一個新的整體,區域內部優勢互補、合作互利,共建層次鮮明的發展體系。
2.黑龍江區域經濟發展的挑戰
“一帶一路”倡議要求各地區改變傳統發展格局,由地方性發展變為融合發展,共同構筑統一的經濟發展大舞臺,順應全新經濟發展的需求。經濟發展模式的改變,黑龍江省面臨著新的壓力,包括人力資源和資金技術等方面,需要加深同其他地區的經濟交流與合作互動。同時,因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區域之間的資源流動性加強,由傳統的無流動變為向發展潛力大的區域集中,新的發展會造成人力資源、資金、經濟發展不平衡現象的產生。針對當前所面臨的未知的區域經濟發展挑戰,當地政府部門要采取適當措施來有效避免各類矛盾的產生與激化,防患于未然。
四、“一帶一路”背景下黑龍江區域經濟發展思路
1.重新定位黑龍江區域經濟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優勢地區特色經濟發展相結合,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促進特色經濟產業的發展與壯大。在特色經濟產業發展過程中,地方能夠獲得直接經濟利益,地區GDP增速顯著。但是,“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地區經濟轉型與升級的理念,會出現特色經濟產業重疊現象,阻礙地區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所以黑龍江省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審時度勢對待地方經濟發展,根據黑龍江省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發展戰略轉移政策,不能因為融入而丟掉黑龍江省的特色,更不能為了保留自身特色而不融入區域經濟發展新潮流,積極做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努力使黑龍江省特色地方經濟產業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并進行行之有效的經濟改革。
2.發揮市場經濟的引導作用
現階段,新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中,為不斷提升經濟發展動力,各類符合時代潮流的經濟發展模式不斷產生,“互聯網+”、人人創業、大眾創業等新型模式興起。新時代背景下,通過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針對符合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經濟現狀,不斷加速區域經濟發展。當前,黑龍江區域經濟發展要充分結合“一帶一路”的規劃與構想,推動優勢資源整合,進行項目優化,充分探索適應黑龍江省地區經濟發展的優質模式,提出創新型、多元主體的策略,提升黑龍江省綜合發展的內涵。在不斷推動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充分發揮主體帶動作用,建立健全法律法規,為轉變發展生產方式提供一定的資源支持和政策扶持。同時注入新鮮血液,爭取達到最佳的效果。
3.促使“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有效結合
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下,黑龍江省需要充分借助市場,實現資源自由流通,推動區域經濟迅速發展,提升資源的開發價值。在不斷提升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優化和調整資源分配,實現資源合理利用。同時,打破當前思想束縛,走出封閉的小圈子,并切實提升地區資源的外貿,振新黑龍江省優質品牌的影響力。通過不斷深入學習,吸取其他地區經濟發展的經驗,推動黑龍江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4.強化黑龍江區域經濟發展質量
在我國不斷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發展方向側重點作出轉移,將優質作為長期經濟發展的目標。同時要根據市場和消費者需求作為出發點,通過不斷提升產品質量,轉變服務策略,不斷滿足消費市場的需求,推動特色文化的發展。同時,為提高黑龍江省市場生產與消費能力,需要利用現代化技術,推動經濟發展效率,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需求。
5.區域職能的科學分工
“一帶一路”戰略不僅要大力發展國內區域經濟,更重要的是與國外經濟相結合,黑龍江省要充分利用區域優勢,連接其他區域功能,推動經濟效益最優化。目前,我國消費市場廣闊,通過引進其他地區農產品來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同時,解決產能過剩問題,也是“一帶一路”戰略中值得關注與思考的問題。通過各地職能明確分工,切實解決“定位相似、內部惡性競爭”的問題。對外發展過程中,黑龍江省要尊重沿線國家的文化與信仰,互相理解,取長補短,從實際角度出發,遵循市場規律,通過溝通與協作,建立和完善雙方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有利局面。
6.配套服務的快速建設
作為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處于重要地位的服務業,在為人民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通過調整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地區經濟發展。相比落后地區而言,我國的服務業發展水平較高,發展速度快,但是區域經濟相比發達地區落后較大,推進服務業發展時間緊、任務重。“一帶一路“戰略涉及較多省市,橫跨地區廣,輻射面積大,所以服務需求水平要求較高,需要黑龍江省將建設和完善基礎交通設施、搭建現代化倉儲、優化物流等工作擺在首位,不斷提升跨區域經濟的發展。
五、結語
通過以上內容可以直觀地看到,黑龍江省的地區經濟發展要充分借助“一帶一路“的倡議,通過提升內部開放水平和健全基礎設施,實現區域間的共同發展,不斷提升黑龍江省經濟發展水平,優化產業結構。通過實踐證明,“一帶一路”構想能夠推動區域通道經濟達成雙向融合,完善區域協調機制,發揮重要媒介作用,推動黑龍江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寶林.“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區域經濟發展機遇與挑戰[J].知識經濟,2019(02):45-47.
[2]李文倩,韓燕雄,梅璐璐.“一帶一路”倡議與加快區域經濟發展淺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12):114.
[3]吳沖.“一帶一路”倡議與區域經濟發展[J].中國外資,2018(23):70-71.
[4]楊一達.“一帶一路”倡議與加快區域經濟發展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8(23):464.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