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現代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法律制度的建設有待提高。與此同時,經濟全球化的加速使會計制度慢慢與國際慣例保持一致。自198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實施以來,分別于1993年和1999年進行了兩次完善的修訂,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的經濟建設。然而,隨著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的發展,《會計法》理論上和實踐中的不足也開始展現。日前,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30次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表決,并以81號主席令予以公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最新修訂中,不僅取消了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此外,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法律責任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是我國會計人員工作的基本準則。那么新的“會計法”會發生什么變化,未來會計行業和會計人員會怎樣?除新修訂內容外還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內容?本文將寫一點自己的看法與思考。
關鍵詞:會計法;修訂思考
一、《會計法》修訂完善的意義
我國《會計法》的修改對中國會計業發展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會計法》的修訂可以保障會計人員的職權能更好的實施,可以更好的發揮會計人員在財政方面的促進作用,維護國家財政制度,使經濟管理加強,社會效益提升,社會公共財產得到更好的保護。(2)可以使會計人員的行為更加規范,提高會計工作質量,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打擊和懲治力度。(3)《會計法》的修訂能使得會計更符合時代要求的健康發展更好的適應市場的需求,特別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該怎樣使會計的工作與互聯網更好的融合,這就需要《會計法》規范。
二、會計法修訂的主要內容
(1)正式取消會計從業資格證
其中一方面,新的“會計法”將是原來第32條第1款第4項“從事會計工作的人是否合格”修改成為“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具有專業能力和職業道德。”
另一方面,新的“會計法”將是原始的第38條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作為單位會計部門(會計主管)負責人,除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外,還應具有會計師或者以上學歷。會計專業技術資格或者三年會計經驗資格的規定應修改為:“會計師應具備執行會計工作所需的專業技能。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具有三年以上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術資格或會計資格。”
(2)會計人員違法將不得再從事會計工作
新的“會計法”將成為第40條的第1款“由于提供虛假的財務會計報告,虛假賬目,隱瞞或故意破壞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腐敗,挪用公款,對與職務侵權等職責等會計職責有關的非法活動追究刑事責任的人”中“不取得或重新取得會計資格證書”的規定修改為“不得再從事會計工作”。并刪除了原來第40條第2款:“除前款規定的人員,被撤銷違反法律,法規的會計資格的,會計資格證書自取消會計資格證書之日起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
(3)全國會計專業技術初級資格考試報
報考條件的學歷認定政策表明我國會計專業技術初級資格考試要求報考人員要滿足教育部門認可的高中及以上學歷。自2017年11月,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確認后,財政部宣布高中認可的學歷為:普通中學,成人中學,職業中學和技術學校的合格畢業生的資格等同于教育部門認可的高中畢業資格。
三、對新修訂《會計法》的看法
雖然修訂后的“會計法”取消了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但仍保留了會計職稱的要求,特別是對單位會計部門負責人的要求。從業者的專業和職業道德要求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加強。對未來要從事財務崗位的人員來說要將專業能力,風險與法律意識以及職業道德融會貫通。根據以前單位的招聘要求,許多工作單位認為他們有能力在獲得資格證書的同時進行會計工作。當許多雇主雇用會計師時,他們不會考慮候選人是否有工作能力,而是考慮執業證書。但是在新《會計法》發布后,用人單位的錄用標準就發生了變化,在錄取工作人員時就必須要對應聘人員的專業能力進行審核把關。而對于將要從事會計崗位的人來說,從業資格證書已不能在成為證明,而是必須具備基本素養和基本技能。因此這對會計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會將更優秀的會計人才引入到會計行業來,也會加速會計行業的競爭,促進金融工作者學習新知識,提高業務能力,會計行業整體素質也將大大提高。許多業內人士的想法是,新“會計法”的修訂是將監管范圍從對證的管理轉移到對人的管理,因為在取消會計從業之前,許多會計從業人員實際上是無證工人,這不利于監督。新政策的修改將違法成本加大,將對資格證的吊銷轉變為對有關從業人員的禁止,加大了對從業人員制假造假的處罰,它有利于會計行業向更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為從業人員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
四、對《會計法》修訂的其他想法
(1)關于會計術語的含義解釋和界定
隨著國內企業與外資企業之間所得稅的統一以及新“物權法”的出臺,可以預見中國的民營企業,投入資本市場的人數和市場的規模都會不斷擴大。《會計法》的使用人數增多且受教育程度高低不同,這就對《會計法》的通俗性提出了新的挑戰。特別是在目前中國政府監管相對缺乏,內部監管薄弱的情況下,如果有一個易于理解和實踐的“會計法”,可以使群眾更好的發揮外部監督的作用,因此《會計法》作為一項會計從業領域的基本法,因此應對會計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定義模糊的專業基本術語進行正式的解釋和范圍的界定。例如《會計法》中的立法目的之一即“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但是在實際的法律條文當中并未對“真實”、“完整”的規定與范圍進行嚴格的界定,在實際的工作中大部分以工作人員的主觀專業標準來判斷信息的真實完整性。在實際的會計工作中,會有估計和假設的大量使用,這使得真實性并不是客觀意義上的真實性也很難做到真正的真實,因此,在“會計法”中,實際要求以規定的形式明確提出。這對于會計工作的規范也有很大的幫助。
(2)《會計法》與其他法律的協調
任何法律都不能夠獨立于其他法律而存在,《會計法》也不例外,所以在修訂完善時也不能忽視與其他法律之間的協調關系,在修訂“會計法”的規定時,也應考慮具有類似內容的法律。在修訂中,首先要弄清楚會計法的基本地位,并處理與其他法律的協調。努力在內容和機制上實現“會計法”和“預算法”。證券法,憲法,刑法,公司法和民法的法律協調。另外,要注意中國“會計法”與國際會計法之間的協調關系。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各個國家之間的合作的越來越多,我國《會計法》也要在確保自身的立法目的不變的同時,除了更符合中國的基本國情外,我們也不能忽視與國際會計法的溝通與協調。
五、結論
《會計法》的修訂完善不但在促進我國會計行業規范發展方面有促進作用,同時對我國的經濟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或許在以后的實際應用中我國的《會計法》可能還會存在著諸多問題,需要進一步修訂完善來進行解決。就目前經濟發展的形勢來看,《會計法》以后的修訂完善會更加注重與其他法律尤其是國際會計法的協調。
參考文獻
[1]戴國華.關于《會計法》修訂之我見[J].財務與會計,2018(01):17-19.
[2]江中亮.談談《會計法》中有關會計人員管理條款的修訂[J].財務與會計,2017(23):13-14.
[3]劉麗.淺談《會計法》變更對于會計從業人員的指導意義[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15(07):50-52.
[4]許亥隆,趙姮.《會計法》修訂完善的思考[J].財經界,2018(10):115-116.
[5]吳德軍,史永,陳輝,冉明東,唐國平.我國《會計法》修訂研究綜述[J].財務與會計,2017(21):23-27.
作者簡介:萬慧敏(1994-),山東淄博人,蘭州財經大學會計碩士專業2017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注冊會計師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