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城鎮化發展是伴隨著經濟全球化以及中國經濟市場化而出現的,發展至今卻面臨著難以解決的棘手問題。當前城鄉規劃的發展趨勢并不良好,有關人員沒能夠站在新的背景環境下對其進行思考,因此,如果要進一步做好城鄉規劃的有關工作,相關人員需要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提出有行之有效的舉措。面對轉型思考時需要重視轉型的重點以及當前轉型面臨的挑戰,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的要求以及策略才能夠進一步推動其發展。本文主要針對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城鄉規劃的轉型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背景;城鄉規劃;轉型
1、新型城鎮化背景帶來的挑戰
基于現有的城鎮化下城鄉規劃轉型現狀,面臨的挑戰主要來自于價值觀。我國經濟與生活水平的迅速發展與提升,推動了城市發展,而傳統的價值觀在這個過程受到沖擊。此時城鄉規劃轉型的重點,就是轉變這種傳統的價值觀。從社會以及生活環境多方面進行分析,這種價值觀的轉變,無法一朝一夕得以實現,因此,要嚴格遵守城鄉規劃轉型的要求,有效實施轉型方案。
2、轉型思考
2.1轉型重點
2.1.1區域協調:區域協調的意義在于將城市中心發展轉向區域間的協調合作,重視城鄉之間的資源優化配置,強調城鄉區域功能性的展現。以浙江杭州的城鄉規劃為例,該城市的城鄉規劃發展沒有將杭州城市中心發展作為重點,而是通過開發旅游景區,在各個區域內推動旅游行業的發展。例如將西湖作為某一區域的中心向四周擴散,形成較大的旅游景區,加快區域內部發展的同時也在其他區域進行協調,如果不斷配合,關系緊密,進而推動整個城市的統一發展。
2.1.2城鄉協調:城鄉協調主要是指以城市的發展鄉村的發展,在優化城市資源配置的同時提升鄉村資源。當然城鄉協調的目的不在于將鄉村打造成為城市或者是將鄉村與城市的發展步調調至相同水平,而是在于能夠根據城市與鄉村之間不同的特色進行設計,走城鄉差異化路線,設計相關協調的方案,推動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城鄉協調等方面有許多,涉及到城鄉之間空間的協調,居民生活水平的協調,各個產業鏈之間的協調,還有城鄉之間形成的精神風貌以及文化間的協調。
2.1.3內部優化:上文多次涉及到的城市資源的內部優化以及鄉村資源的提升都屬于城鄉規劃內部優化的范圍。首先對于城市內部優化而言,需要通過提高城市基礎措施的水平以及服務水平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而對于鄉村資源的優化還需要政府提出有關的政策來支持鄉村措施的建設,擴展公共空間以及擴大產業發展,這些都是提升鄉村內部優化的措施。總而言之,內部優化的意義在于加快城鄉規劃的進程,改善城鄉環境,包容城鄉差異,建造高水平的生活環境。
2.2面臨的挑戰
2.2.1規劃理念改變:由于國家的快速發展,當前傳統的城鄉規劃理念已經不適用于現代化的發展水平,因此,在新背景的要求下需要向以人為本的理念轉變,以為人民提供優質生活水平為目的進行規劃。城鄉規劃師需要重新審視當前的社會發展情況,重視社會問題的研究,強調對城鄉人口結構分布與需求進行調查,摒棄過去片面關注城市居民生活狀態的理念,重新全面展開對城鄉居民生活需求的調查,將規劃的目標大規模擴展,以提升人口生活水平提升為目的進行有效規劃。
2.2.2價值觀念改變:生活水平的提升導致了當前人們價值觀念發生了改變。在經歷過快速發展之后,國家的環境,社會以及文化都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變,因此,城鄉規劃需要結合人們價值觀的改變進行。當前城市規劃不能夠只以城鄉經濟發展為唯一目的,而是需要結合環境,發展社會發展以及文化滲透展開全面的設計,就設計路徑進行改變,不斷進行調試,最終尋找出適應目標城市整體價值觀念以此設計符合發展模式的規劃方案。
3、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城鄉規劃轉型的方案
3.1促進并協調城鄉之間的差異化
3.1.1多種環境的沖擊發展
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協調差異化發展,本質上是為了更好的分配環境與空間資源,更好的利用這些要素,提高其利用率。這種工作的重點,需要針對生態環境與農業資源進行保護,能夠在不同的改革中建立合理安全的生態環境,并在城鄉規劃轉型中,采取低影響的沖擊發展模式,降低對環境與空間的不良影響。
3.1.2要統籌城鄉建設
城鄉規劃轉型中,要嚴格規劃城鄉發展空間生態資源體系,行政管理方案以及落實到各戶的有效措施。通過這種操作,能夠讓管理方法更加規范有效。需要注意,規劃轉型應以縣城為單位,一步步實現城鄉一體化的目標。
3.1.3將統籌發展作為戰略目標
城鄉規劃轉型的首要工作是建設小城鎮,能夠讓農民發生轉變,逐步接受這種改變。這個區域也是農村與城市的結合體,能夠合理分配農村剩余的勞動力,提升整體的現代化水平。該項操作中,還要堅持自我選擇,分清商業與農業的優缺點,合理規劃前進方向。從而小城鎮的不斷發展,基礎設施與管理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能夠推動城鄉規劃轉型的進程。
3.1.4分類推進村莊的規劃
城鄉規劃轉型中,對村莊建設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要從實際出發。規劃過程中,不但要注重環境的影響,還應掌握經濟、文化與社會的發展步伐。規劃要注重建設與土地流轉的聯系。要尊重鄉村實際情況,加強對農村服務設施的建設,保護農村的生態環境特色。
3.2注重階段變化,合理設施規劃
以縣城為城鄉規劃轉型重點,需要將其規劃體系與傳統的規劃方法進行區域,結合地域特點,規劃獨特的轉型方案。存量規劃是這個過程中,突顯的轉型方案,其針對優秀的資源進行重組與整合,提升了這些資源的品質與功能。在實際應用中,能夠提升轉型速度,規劃轉型并不是空想,而是現實可行的操作。
3.3實施以人為本,堅持低碳環保
新型城鎮化的城鄉轉型發展離不開人,由此以人為本是整個轉型過程中的重要內容,要將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并在實際轉型中,注重低碳環保,通過降低碳排放,優化周邊環境。低碳社會是記錄城市中的碳排放量,測試生態環境,然后通過有效的改善手段,減少碳量排放。這種能源節約利用的方法,能夠促進轉型目標的實現,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結語:
綜上所述,想要發展好城鄉規劃,就需要結合當前新型的城鎮化背景進行有效的分析以及做出有關的行為舉措,需要本著以人為本、共同發展的核心內涵來設計轉型方案,并按照方案嚴格實施行為才能夠保證城鄉規劃的順利進行。在方案實施時,還需要專業人士的積極調動以及社會大眾的全面配合,才能夠加快轉型的速度,全面建成新型的城鄉規劃結構,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云娜.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城鄉規劃專業應用型教學模式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7(03).
[2]覃永暉.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市場,2017(08).
[3]宋冬芳.新型城鎮化背景下人口老齡化的城鄉規劃轉型應對[J].低碳世界,2017(19).
[4]祁雪貞.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城鄉規劃的轉型思考[J].住宅與房地產,2018(12).
作者簡介:
梁偉,重慶市永川區規劃信息中心,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