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琳 李 璐 方鵬騫,2
1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醫藥衛生管理學院,武漢,430030;2 華中科技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院(智庫),武漢,430030
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2017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癌癥病例368萬,占世界的1/4,其中約70%的患者須接受放射治療。根據WHO推薦的平均百萬人口擁有2-3臺醫用直線加速器的標準,我國14億人口應擁有3000-4000臺,而我國目前的醫用直線加速器擁有量僅為其1/3[1]。醫用直線加速器具有購置價格高、治療費用高、應用難度大、臨床風險高等特點,合理的配置以及適宜的使用可以為醫院帶來諸多效益,同時也可造福腫瘤患者。所以針對大型醫用直線加速器的配置及使用進行評估和分析,對于醫院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提供優質醫療服務十分重要。
通過分層隨機抽樣,選擇配備進口品牌(Elekta、Varian)及國產品牌(山東新華、東軟)醫用直線加速器的醫院各13家,共抽取26家樣本醫院(分別編號為H1-H26),其中三級醫院15家、二級醫院10家、民營醫院1家。
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對26家樣本醫院的院辦公室、放射治療中心負責人分別發放醫院基本情況調查表、設備配置及使用情況調查表。現場進行嚴格質控,回收率100%,數據完整率100%。此外,針對醫用直線加速器的實際使用情況對放療中心負責人、物理師進行訪談,輔助評價醫用直線加速器的配置和使用情況。

采用Microsoft Office 2016軟件對各樣本醫院基本情況、醫用直線加速器的配置情況進行描述性分析,同時對進口與國產品牌的設備使用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在采集數據的26家醫院中,編制床位數1000張及以上的共16家醫院、1000張以下的醫院10家(表1)。

表1 醫院基本情況及醫用直線加速器配置情況
在樣本醫院中,配備進口和國產醫用直線加速器的各有13家醫院;進口醫用直線加速器品牌中有5家醫院配備品牌為Elekta、8家醫院配備品牌為Varian;國產醫用直線加速器品牌中有6家醫院配備品牌為山東新華、7家醫院配備品牌為東軟;配備2臺及以上醫用直線加速器的醫院共有7家,其中三甲醫院6家、二甲醫院1家。三級醫院中,進口設備的配置占比為80%,二級醫院中進口設備配置占比為9.1%,進口品牌和國產品牌在不同級別醫院的占有率差別較大。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等級的醫院在醫用直線加速器的使用情況上差別較大。三級醫院醫用直線加速器日均開機時長比二級醫院多3.1小時,日最大開機時長比二級醫院多3.7小時,日最大工作量比二級醫院多42.5人次。

表2 不同等級醫院醫用直線加速器工作情況比較
在收集設備的年檢查人次、次均占機分鐘、日均開機小時、日最大開機小時、日均工作量、日最大工作量等信息的基礎上,計算了24家醫院(H18、H26未計算在內)醫用直線加速器的年開機使用率(P1)、年時間利用率(P2)、年能力利用率(P3)。H18與H26兩家醫院的醫用直線加速器均為2018年后安裝,故年檢查量均低于1500人次,在后續的使用效率計算中,這兩家醫院將不作為評價對象計算在內。醫用直線加速器年檢查量中主要包含了普通放射治療(2D放療)、三維適形放射治療(3D-CRT)、調強適形放療(IMRT)、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考慮到以上幾種治療形式的占機時長各不相同,依據專家咨詢意見并結合實地調研情況,對綜合開展多項放療業務的次均占機時長進行了加權平均化處理,見表3。
在年開機使用率方面,共有13家醫院達到了100%,其中三級醫院7家、二級醫院6家;多數醫院的設備年開機利用率集中在80%-100%,最低為60%。在年時間利用率方面,有9家醫院達到100%,其中三級醫院9家、二級醫院6家;年時間利用率低于80%的醫院數量近一半,最低僅為28%。年能力利用率達到100%的有2家醫院,其中三級醫院和二級醫院各1家;大部分醫院年能力利用率在80%以下,最低為46%。

表3 醫用直線加速器使用效率情況(%)
進口與國產品牌醫用直線加速器的使用情況存在較明顯的差異,見表4。進口品牌與國產品牌的年開機使用率總體相差不大,原因可能是各醫院實際需求不同,導致日開機時長不同,但是進口品牌中Varian的年開機使用率高于Elekta,在國產品牌中山東新華的年開機使用率高于東軟。由于進口設備的日最長開機時間與日均開機時間的差值大于國產品牌,故國產品牌比進口品牌的年時間利用率略高。總體上進口品牌年能力利用率高于國產品牌。見圖1。

表4 進口與國產品牌醫用直線加速器工作情況比較

圖1 不同品牌醫用直線加速器使用情況
從配置數量上來看,目前醫用直線加速器的配置與醫療機構功能定位基本相符,配置2臺及以上數量醫用直線加速器的絕大多數為三級醫院,這與其功能定位、服務能力以及發展需要是比較匹配的。
從設備品牌上來看,目前三級醫院絕大多數選擇的是進口品牌的醫用直線加速器,而二級醫院中有90%以上的醫院選擇國產品牌醫用直線加速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進口品牌醫用直線加速器較國產品牌價格昂貴,二級醫院的設備購置預算有限;另一方面是進口品牌的醫用直線加速器功能較多、可開展的治療項目較多,而在三級醫院就診的患者在治療方面需求更多、更高。
在醫用直線加速器的使用方面,三級醫院無論是開機時間還是服務量均高于二級醫院。這種差異主要與三級醫院承擔了更多醫療服務量有關[4],即醫療服務需求直接影響設備的使用情況。醫用直線加速器的配置應當與醫院的服務功能定位相符。醫用直線加速器的購置價格高、治療費用高、應用難度大,主要用于惡性腫瘤的治療[5]。從我國的醫療機構功能定位上來看,三級醫院主要承擔疑難重癥的診治工作,故對于腫瘤放射治療的服務需求明顯大于低級別的醫院,所以對于設備的性能和質量等有更高的要求。各級醫院要從實際的醫療需求出發,充分考慮自身的配置條件,以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
整體上看,進口醫用直線加速器的年開機使用率、年能力利用率均高于國產品牌,年時間利用率低于國產品牌。出現此情況的原因是由于年時間利用率主要考量的是設備在開機時間上的潛力[6],在計算過程中將日最大開機時間作為了重要指標進行計算,而進口設備的日最長開機時間與日均開機時間的差值大于國產品牌,故年時間利用率進口品牌略低于國產品牌。進口醫用直線加速器的年開機使用率和年能力利用率均高于國產品牌的原因主要是服務需求導致的差別,國產品牌主要配置在二級醫院中,其服務量受到了醫院服務能力和服務現狀的限制。在與知情人訪談過程中了解到,在使用方面進口設備的功能更強,比如針對三維適形調強放療(IMRT)這一項目而言,進口設備可以開展動態調強及靜態調強放療,但國產設備目前多數只能開展靜態放療,而靜態的調強放療在治療效果和治療時間上均不如動態放療技術[7]。目前國產的設備在功能開發、治療量負荷量、數據追蹤等方面還有待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