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菊
?
廢置服裝再設計發展現狀及趨勢探究
李菊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湖南益陽 413000)
對廢置服裝進行再利用能夠延長服裝的使用壽命,能夠解決服裝企業的庫存問題,并提升服裝行業及相關企業的資源利用率。為了完成廢置服裝的“升級利用”,文章將從改造服裝設計的角度來討論實現廢置服裝再利用的目的,并討論服裝再設計在未來的發展趨勢。
服裝;廢置服裝;發展現狀;趨勢分析
提升資源的回收再利用能夠有效地減少對現有資源的浪費,降低企業在生產和庫存方面的壓力。尤其是近些年來,人們的審美意識和消費水平不斷的提升,對服裝的更換頻率加快。這種需求變化導致了服裝企業積壓的大量的廢置服裝既無法投入市場變現又給企業帶來很大的庫存壓力。雖然目前已經有針對該問題的解決方案,但從廢置服裝來源的角度分析,了解其數額快速增長的原因,然后制定出更加符現狀的對策。
通過我們對資源綜合利用的報告數據得出,目前我國廢置服裝在整個紡織品行業中占據了較大的比例。廢置服裝大量來自于服裝企業長期的庫存積壓,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圖1了解廢置服裝的來源。

圖1 廢置服裝的來源
近些年來,我國的人均經濟收入不斷地提升,使得廣大民眾的消費能力得到了提升,尤其是在電子商務時代的推動下,服裝已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快速消費品。這種消費理念和行為的變化也導致了人們在購買服裝時的數量、品類、種類、頻率、金額方面的提升。在這種時尚消費的推動力作用下,人們常常會受到“樣式”“價格”的驅動陷入“非理性”的消費狀況中。尤其是各大電商不斷地退出優惠節日如“雙11 ”“雙12 ”“818 ”“3.15 ”等銷售節日,使得人們的消費支出不斷地上升。而對交易總量進行對比之后我們發現女裝銷售數額的增速驚人。正是人們的銷售頻率提升,導致很多衣服的穿著次數減少,大量的閑置衣物產生。
服裝企業的庫存是構成廢置服裝的主要元素,也是加速帶動廢棄服裝出現的主要因素。通過我們對目前主流男裝市場的分析調查可以得出,目前服裝企業每年的服裝庫存壓力都在上升,而為了解決庫存壓力最常見的解決方式就是低價出售。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低價銷售在不斷帶動消費者進行購買,但同時卻增加了消費者服裝的迭代速度,進而縮短了服裝穿著的時長。同時降價也會使消費者內心的品牌認知度降低,大量的低價服裝售出就會將品牌服裝變成“街衣”[1]。過度的降價銷售也會給消費者建立一個錯誤的認知,認為該品牌遲早會降價,所以可以等到降價再去買,使得新品無法及時售出,庫存數額不但增加,也會使企業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中。
針對廢置衣物再利用的問題,提出了四個回收再利用的方式。并針對回收再利用率以及應用工藝進行了劃分。具體可見表1。

表1 回收再利用工藝
在這個回收再利用的工藝中,依照不同的資源回收再利用率分為了幾個不同的等級,其中最低級為四級。雖然我們都知道服裝產品的主要構成是纖維,但是通常我們見到的都是服裝成品。但是和初級方式相比較從服裝設計角度出發,能夠使服裝回收再利用的效率更高。通過服裝設計和改造能夠使服裝價值得到提升,同時也能夠有效地增加服裝的使用壽命,當然也可以將現有廢置服裝進行設計另做它用。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以服裝本身作為出發點,同時也能讓消費者參與到服裝的回收再利用的過程中。進而降低廢置衣物再利用的壓力,而且也能夠更好地為廢置服裝的消費渠道找到新的路徑。
消費者每年都會購買并產生大量的廢置衣服,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多,騰出空間處理廢置衣物就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目前很多消費者會選擇“贈與”或是“改造”的方式來實現廢置衣物的再利用[2]。針對消費者的處理方式我們可以參考下圖2。

圖2 消費者的處理方式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看出,消費者的“贈與”過程實際就是一個傳遞的過程,他們將自己不用的廢置衣物傳遞給有需要的人。而改造則是消費者親自參與到廢置衣物再利用的真實過程中,整個過程不需要任何企業或是機構的參與。所以如果能夠通過大眾來對廢置衣物進行改造便可以有效地分散廢置衣物帶來的壓力。
和個體消費者相比,企業的處理能力更強、更專業而且選擇方式更多。2005年,國家出臺了《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將資源的回收再利用以及帶動社會發展的責任作為一項任務和企業責任對進行監督和管理。所以每年企業也會提交相應的報告。
(1)加強意識宣傳認知。首先提升消費者對廢置服裝的認知,讓他們認識到廢置服裝對環境所帶來的危害,避免他們盲目的進行廢置服裝的處理。指導他們學會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處置。只有從意識上改變了才能真正的使消費者養成良好的習慣。
(2)設計改造。對服裝的設計在改造是消費者唯一能夠成功參與廢置衣物再利用的一項工作。通過改造增加消費者的參與度,可以從源頭出發杜絕廢置衣物數量增加的問題。而且消費者可以依據自身喜好和當下最流行的款式進行改造,繼而提升服裝的利用效率[3]。
(3)拓寬“贈與”途徑。很多消費者一旦有廢置衣物,第一個想到的處理方式就是送人或是投入到廢舊二手回收站中。目前隨著信息渠道的增多,人們可以通過二手交易平臺來提升二手交易的效率,也可以選擇捐贈網點進行處理。
(1)發展企業的自有優勢。服裝企業自身具有服裝團隊,可以對目前現有的庫存進行二次設計。結合當下最流行的服裝元素對庫存衣物進行改造,不僅可以提升現有服裝的使用效率,同時也能夠降低企業目前的庫存壓力,實現廢置服裝再利用的目標。
(2)強強聯手。以前很多服裝企業都是以一種元素作為主打產品,比如我國的李寧就是以運動服為主的服裝企業,但是隨著人們對流行認知要求的不斷提升,單一的運動服裝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造成市場銷量降低。服裝企業可以進行轉型,在設計過程中將運動元素與時尚元素結合起來,不僅可以有效地提升服裝的美感,而且也是進行衣物循環設計的主要處理方式。通過企業之間的強強聯手可以實現彼此優勢互補的目的,結合服裝回收循環再利用的技術應用,達到雙方“合作共贏”的目的,最終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帶動企業在市場競爭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大的優勢。而對于社會來說,不僅能夠有效地降低廢置產品帶來的環境壓力,而且可以有效地加大人工使用需求,是一個一舉兩得的好方法。
“升級利用”能夠避免資源的浪費。目前我國對廢置衣服的回收再利用的處理方式仍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尤其是進行再次利用的時候主要只針對一些外國品牌和時尚品牌。這樣的方式會降低企業參與回收利用的水平,而且對于服裝企業和消費者來說這種再利用的意愿度并不高,如何通過相互合作的方式發揮彼此各自的優勢也是目前我們需要尋找的出路。在開展廢置衣物回收再利用的過程中,也要發動政府、企業、學校的優勢,建立更加有利于廢置衣物處理的生態圈,實現節約環保,降低資源浪費的良性循環。
[1]王倩,任美琪,陳容.我國廢舊服裝回收再利用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J].山東紡織科技,2018,59(06):43-47.
[2]劉翔.探析廢舊服裝的再利用[J].山東工業技術,2015(20):217.
[3]王洋,王小雷.廢置服裝再利用現狀及對策的研究[J].服飾導刊,2018,7(3):31-38.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4.47
TS941.12
C
2095-1205(2019)04-81-02